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诗经》原文_诗经原文全篇

zmhk 2024-05-29 人已围观

简介《诗经》原文_诗经原文全篇       《诗经》原文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重要的话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将尽力为您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1.��ʫ����ԭ��2.《诗经·周南·关雎》原文及赏析3.诗经《关雎》的原文。4.

《诗经》原文_诗经原文全篇

       《诗经》原文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重要的话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将尽力为您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1.��ʫ����ԭ��

2.《诗经·周南·关雎》原文及赏析

3.诗经《关雎》的原文。

4.关雎出自哪里,是谁写的?

5.《诗经·郑风·子衿》全文

6.《诗经·采薇》的原文

《诗经》原文_诗经原文全篇

��ʫ����ԭ��

       《诗经·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子理想的对象.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宠爱.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诗经·周南·关雎》原文及赏析

       《关雎》

       作者:《诗经》?(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3、《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蒹葭》

       [ 唐 ] 杜甫

       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4、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5、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经《关雎》的原文。

        《国风?周南?关雎》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是《诗经》中的第一篇诗歌,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诗经?周南?关雎》原文及赏析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诗经?周南?关雎》原文及赏析

        原文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ju)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yaotia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逑(qiu):配偶。

        ⑤参差(cenci):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ing)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寤(wu):睡醒。寐(mei):睡着。

        ⑧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服:思念。

        ⑨悠:忧思的样子。

        ⑩辗转:转动。反侧:翻来覆去。

        (11)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 乐器 。友:友好交往,亲近。

        ⑿芼:芼(音帽):拔取。有选择之意。

        赏析一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但《关雎》究竟如何呢?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应作流动讲。这是以荇菜流动从而比喻淑女的难求。?求?字是全篇的中心,通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分析最为精当。应当补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 论文 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 自然 ,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 节奏感 和音乐美。

        对《关雎》,我们应当从诗义和音乐两方面去理解。就诗义而言,它是? 民俗 歌谣?,所写的男女爱情是作为民俗反映出来的。相传古人在仲春之月有会合男女的习俗。《周礼?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万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关雎》所咏未必就是这段史事的记实,但这段史实却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男女相会、互相爱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尚。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对社会风俗习尚的描写能更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使社会生活融汇于社会风习的画面中,从而就更有真实感。《关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云:?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郑樵特别强调声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气的诗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视声调的和谐。《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当然,《关雎》是把表达诗义和疾徐声调结合起来,以声调传达诗义。郑玄《诗谱序》云:?《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选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 教育 出版社1995年版)

        (聂石樵)

        赏析二

        诗文欣赏说《诗经?关雎》

        吴小如

        1

        近年赏析之风颇为流行,但我认为这类文章并不好作。尤其是讲《诗三百篇》中的作品,首先须通训诂,其次还要明诗旨。因为风、雅、颂距今已远,其可赏析处往往即在字、词的训诂之中。加以旧时奉三百篇为经典,古人说诗每多附会;不明诗旨便如皓天白日为云霾笼罩,必须拨云见日,始能领会诗情。这里姑以《关雎》为例而申说之,惟不免贻人以老生常谈之讥耳。

        时至今日,大约没有人再相信《毛诗序》所谓?《关雎》,后妃之德也?一类的话了。说《关雎》大约是经过加工的一首民间恋歌,恐怕不会去事实太远。但《齐》、《鲁》、《韩》三家(包括司马迁、刘向)说此诗,都以为它意存讽刺。这又该作何解释?另外,古人很强调?四始?说(即《关雎》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认为把《关雎》列为十五国风的第一篇,是有意义的,并非编排上偶然形成的结果。这些都需要我们作出说明。

        我以为,无论今文学派的《齐》、《鲁》、《韩》三家诗也好,古文学派的《毛诗》也好,他们解诗,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理解绝大多数?国风?是民歌,把每一首诗都拉到帝王、后妃或列国诸侯的君、夫人身上;二是把作诗的本意和后来的引申意混同起来。三家诗看到《关雎》中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展转反侧?的话,便扯到周康王身上,说诗意是讽刺他?失德晏起?,正如司马迁在《十二诸侯年表序》中所说:?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而后来的《毛诗》为了同三家诗唱对台戏,于是一反今文家法,大讲?后妃之德?云云,目的在于说它不是刺诗而是赞美之辞。如果我们认识到十五国风中确有不少民歌,并排除了断章取义的方式方法,则三家诗也好,《毛诗》也好,他们人为地加给此诗的迷雾都可一扫而空,诗的真面目也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至于把《关雎》列为?国风?之始,我以为这倒是人情之常。古人原有这样的说法,认为《三百篇》所以被保存下来,乃由于它们是能歌唱的乐章而于诗义无涉,故有些讽刺诗或大胆泼辣的爱情诗也没有被统治阶级删除淘汰。我则以为,从《三百篇》的内容看,总还是先把各地的诗歌搜集起来然后为它们配乐,所配之乐,必不能丝毫不关涉诗的内容,而任意用不相干的 乐谱 去牵合。《关雎》之所以为?风?之始,恐怕同内容仍有关联。由于诗中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词句,很适合结婚时歌唱,于是就把它配上始而缠绵悱恻、终则喜气洋洋的乐调,而沿用为结婚时的奏鸣曲。盖因恋爱而?寤寐思服?、?展转反侧?乃人之常情,故虽哀而不伤(?哀?有动听感人的意思);夫妇结婚原属正理,君子淑女相配并不违反封建伦常,故虽乐而不*。这样,自然就把它列为?国风?之首了。直到今日,我们遇到喜庆 节日 ,也还是要唱一些欢快热闹的歌,奏一些鼓舞人心的曲子,取其顺心如意。这并不是什么迷信,而是同喜庆节日的气氛相适应。如果办喜事时奏哀乐唱悼亡诗,撇开吉利与否的迷信观点不谈,至少产生败兴和杀风景的反效果,总是招人憎厌的。《三百篇》的乐章既为统治阶级所制定,当然要图个吉利,把体现喜庆气氛的作品列于篇首。这不仅符合他们本阶级的利益,即从人情之常来讲,也是理当如此。

        2

        从古以来,《关雎》就有两种分章的方式。一种是每四句为一章,全诗共五章。另一种是分为三章,第一章四句,第二、第三章各八句。从文义看,我倾向于第二种分法。第一章是总述,态度比较客观;第二、三章则从男主人公方面落笔,先说他在未得淑女时思念之苦,连觉也睡不着;然后再说他求得淑女与之成婚以后,他将千方百计同她鱼水和谐,使她心情欢乐舒畅。如果说第二章近于现实主义的描写,那么第三章便带有浪漫主义情调,抒情主人公乃为爱情获得 成功 的美好前景而陶醉了。

        讲到这首诗的表现形式,历来也有两种 意见 。即在赋、比、兴几种表现手法中,有人认为?关关雎鸠?两句和?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等描写是比兴,由河洲的禽鸟和水中的荇菜?兴?起君子求淑女的愿望,这就是诗的主题。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此诗干脆自始至终都是?赋?。而说它的手法是?赋?的,又有两种解释。一是古人旧说,认为采荇菜的活动本是贵族妇女(包括后妃以及嫔妾)应做的?本职工作?,所以是?赋?;二是今人新说,认为这是一首写实的情歌,小伙子看上了河上采荇菜的劳动少女,于是表示了爱慕之情,无论?雎鸠?的鸣声也好,采荇菜的场面也好,都是?君子?身临其境耳闻目见的,当然属于?直陈其事?的?赋?了。这些说法都能言之成理,读者不妨互参。

        不过如让我讲这首诗,我倒比较倾向于?比兴?说。所谓比兴手法,特别是?兴?,并不是诗人在实际生活之外凭空找来点什么填塞入诗,而是以即目所见、倾耳所闻的当前实际景物做为抒发思想感情的媒介,顺带着产生了联想。我们可以承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人眼前实景,但这一对在河洲上互相依偎着一唱一和的水鸟,自然会引起未婚青年男子迫切寻找淑女以为配偶的强烈意愿。诗人在选择诗料时单单看中了?关关雎鸠?,这本身就体现了?比兴?的作用。否则诗人为什么不写别的呢?换言之,也只有写互相鸣和的一对水禽才与这首诗的主题合拍,才算得上典型化。如果硬把它限制在?赋?的框框里,反倒近于自然主义的解释了。

        我把?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以及?采之?、?芼之?也讲成比兴手法,是以字、词的训诂为依据的。古人大都把?流?、?采?、?芼?讲成同义词,即都有?寻求?、?采摘?和?择取?的意思。?流?之训?求?,从西汉的刘向(他是治《鲁诗》的),东汉的高诱(说详《吕氏春秋注》),到清代的马瑞辰(著有《毛诗传笺通释》),都有考证,而且比较可信。比如《说苑》中《越人歌》的汉译就有一句?搴流中洲?(这一句是经过校订的),这里的?搴流?即为同义复合词,?搴?和?流?都作采摘讲。可是朱熹的《诗集传》则兼用?流?字本义,认为这句是指顺着流水去择取荇菜。此说虽遭清人(如姚际恒)非议,我倒觉得朱熹的讲法是从实际生活出发的。至于?芼?,旧注亦训?择?,朱熹却据董逌《广川诗故》解?芼?为?熟而荐之?。我觉得此解亦近理。在现代汉语中,特别是北京方言,我们经常还听到用沸滚水把菜蔬?芼?(m?o)一下的说法。即等水烧开后把生的菜放进去,?芼?之使熟,随即捞出。由此可见,荇菜的从?流?到?采?,从?采?到?芼?,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左右?本指人的左右手,引申为左右两边。人们劳动,大抵双手兼用,尤其是采摘或捧掬菜蔬的时候,总是左右手同时并举。这也属生活常识,无劳辞费。

        训诂既明,然后讲诗。荇菜之被采摘,犹淑女之被君子所选中。开始采时,在水中左一把右一把,顺水捞来捞去,方向无定;一似男之求女,一上来还没有找到明确目标,只能慢慢物色,宛如在水中寻求中意的荇菜。及至?采?时,则目标已明,看准后便采到手了。既采之后,就要?芼?它一下,使之成为可食之物,亦即是说只等婚期一到,共同生活便将开始了。我所以把它讲成比兴,正是从字、词的训诂上体会出来的。

        3

        下面简单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此诗言切而意婉,尤其是第三章,男主人公对所思女子真是设想得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第一章?窈窕淑女?二句,直往直来,连个小弯儿也不拐。但从第二章起,细节描写增多了,小伙子由于?寤寐思服?,彻夜翻来覆去,睡不踏实,这确是真情流露。越睡不安稳,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恋爱时总是好往乐观处想,于是他想到将来结婚时场面多么热闹,婚后感情多么融洽和谐,生活多么美满幸福。这一切遐想,都是从?悠哉悠哉,展转反侧?的失眠中幻化出来的。虽说是主观的一厢情愿,却并非可望而不可即。后来的剧作家代剧中人立言,说?愿 天下 有情人终成眷属?,反嫌说得太露;而《关雎》的作者却以丰富而圆满的想象来填充眼前无可排遣的相思,这真是?乐而不*,哀而不伤?了。难得的是这乃属于典型的东方式的、我国传统的正常恋爱观,即他所盼望的是同淑女成为夫妇(用?好逑?字样可证),而不仅仅是做为情侣(这同《郑风》里的作品就不同了!),这固然有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却也体现了汉民族的传统特色。

        1950年我曾在大学里教过一年《毛诗》专题课,承废名师(冯文炳先生)把他的讲义手稿惠借给我,其中讲《关雎》的一段居然幸存至今,谨转录于下即做为这篇小文的结束:

        ?兴?是现实主义的技巧,是不错的。这首诗即河洲之物而起兴,显见为民间产物;采荇尤见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可能是女性)。我们对于采荇不免陌生,但采莲蓬、采藕、采菱的生活我们能体会。先是顺流而取,再则采到手,再则煮熟了端上来。表示虽然一件小小事情也不容易做(正是劳动的真精神),这就象征了君子求淑女的心情与周折。等到生米煮成熟饭,正是?钟鼓乐之?的时候了,意味该多么深长!同时这种工作是眼前事实,并非虚拟幻想,一面写实一面又象征,此所以为比兴之正格,这才是中国诗的长处。后妃固然主德,但后妃哪里梦见?采荇?的乐趣,也未必看得见?雎鸠?的比翼双飞。不过采诗入乐,?太师?的眼光总算够好的。可惜古人不懂得?向人民学习?罢了。(小如按:此段文字乃转摘自我的一份劫后残存的讲稿中,当时是把先生的意思做为自己的话写下来的,因此可能与原文略有出入,读者鉴之。)

        《诗经?周南?关雎》读解

        民间的歌,唱出的是百姓的心声,唱出的是对生活真实体验的实实在在的道理。它的动人之处是道出了凡胎肉身的我们都能体验到的人生经历和道理,它的光辉使文人的矫柔造作和酸腐之气显得苍白 贫血 和令人作呕。

        老百姓的歌跟老百姓的话一样,朴实、真切,一针见血,有血有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自然的法则。好男儿见到好姑娘砰然心动,好姑娘见到好男儿倾慕不已,这是最合乎自然,最合乎人性的冲动,才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怪事。

        妙龄少女怀春,翩翩少年钟情,大概应该算作人间永恒的主题。真挚动人的情歌,也可以说是千古绝唱。男欢女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有人偏要就此去考证发掘,钻进牛角尖去寻找微言大义,也有人扳起面孔做论文说废话,还有人意在此而故意言彼,更有人无病呻吟故作多情。人这个怪物,总要无事生非地造出一些鬼来吓唬自己,总是造些枷锁来给自己套上,就是不愿意对着镜子正面地、里里外外地看着自己。

        时代在变,莫非人性也真地在变?男的不男,不长胡子,不骑马打枪,浑身奶油,手无缚鸡之力,不称?男人?而称?男孩?。女的不女,粗声大气,膀大腰粗,男孩不敢做的敢做,男孩不敢说的敢说,姑娘能做的不能做,姑娘会唱会说的不会唱不会说。工业化不仅把人变成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把男欢女爱的真情实感变成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罐头、方便面、巧克力、 化妆 品、洗发香波、泡泡糖......

        和古人相比,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关雎出自哪里,是谁写的?

       诗经《关雎》的原文是这样的

关雎

       诗经·国风·周南〔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挑选它。贤良美好的女子,用钟鼓奏乐来使她快乐。

注释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样子。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女:善良美好的女子。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求取。之:指荇菜。

       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悠哉(yōu zāi)悠哉: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思念深长的样子 。悠,忧思的样子。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芼(mào):挑选。

       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写作手法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诗经·郑风·子衿》全文

       《周南·关雎》

       先秦 《诗经》

       原文:

       guān guān jū jiū ,zài hé zhī zhōu 。yǎo tiǎo shū nǚ,jūn zǐ hǎo qiú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líu zhī 。yǎo tiǎo shū nǚ ,wù mèi qiú zhī 。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qiú zhī bù dé ,wù mèi sī fú 。yōu zāi yōu zāi ,zhǎn zhuǎn fǎn cè。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cēn cī xìng cài ,zuǒ yoù cǎi zhī。yǎo tiǎo shū nǚ ,qín sè yǒu zhī。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ēn cī xìng cài ,zuǒ yoù mào zhī 。yǎo tiǎo shū nǚ ,zhōng gǔ yào zhī。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

       文学赏析:

       《周南·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

       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

       《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

       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诗经·采薇》的原文

       《诗经·郑风·子衿》原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白话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扩展资料: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他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此诗由三章构成。第二章是第一章的重复。也就是说,在第一章中把“青衿”作为春天颜色的象征,用呼唤的口吻表达少女盼望春神来临的心情。这种心情是全篇的主题。第二章以重复第一章的形式写成,但期待的心情比第一章更为强烈。

       第三章是个转折,表示春神终于来到城门之上。这里综合表明了少女相思之情。尤其前两句是少女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欢呼声。而且起着由前半部的静态转为后半部的动态的中继作用,从而使诗歌变得更加生动感人。

       由此可见,这是一首对春神的恋歌,也可以说是一首迎春神歌。

       北国的冬天寒冷而漫长,春日姗姗来迟。从当地人的心理出发,这个少女的心情是很有代表性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国风·郑风·子衿》

《诗经·大序》 原文是什么?

       1、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玁(xiǎn)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盬(gǔ)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注释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经发了芽。说归家啊道归家,一年又快过完啦。没有妻子没成家,只因和玁狁把仗打。没有空闲难休息,要和玁狁(xian yun)去厮杀。

       采薇菜啊采薇菜,采那薇菜柔嫩芽。说归家啊道归家,愁思不已乱如麻。忧心忡忡如火烧,又饥又渴日难熬。驻地不停长调动,让谁来把书信捎。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枝芽已变老。说归家啊道归家,转眼又过半年了。公家差事没个完,想要休息难上难。心情痛苦似油煎,不知能否把家还?

       那盛开的是何花?是美丽的棠棣(di)花。那辆战车是谁的?将军作战坐着它。战车驾起要出发,四匹壮马把车拉。出征岂敢图安定?一月多胜把敌杀。

       驾车四匹大公马,马儿强壮又高大。将军指挥立车上,士兵隐蔽也靠它。四匹壮马向前行,士兵持箭拿雕弓。无时无刻不戒备,军情紧急抗玁狁。

       昔日从军上战场,杨柳依依好春光。今日归来路途上,大雪纷纷漫天扬。道路泥泞走得慢,又饥又渴苦难当。我心伤感悲满腔,谁人知我痛断肠!

       3、赏析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诗经》里的四首诗+意思

       《诗经·大序》 原文: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情发於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jué) 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於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於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译文:

       说话不足以表达意思就用感慨,如果感叹也不足以表达那么就歌咏,歌咏也有不行,不能表达出身体形态所具有的感染力。

       凡是音,都是在人心中生成的。感情在心里冲动,表现为声,片片段段的声组合变化为有一定结构的整体称为音。所以世道太平时的音中充满安适与欢乐,其政治必平和;乱世时候的音里充满了怨恨与愤怒,其政治必是倒行逆施的;灭亡及濒于灭亡的国家其音充满哀和愁思,百姓困苦无望。声音的道理,是与政治相通的。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1]关雎:指雎鸠的叫声。雎鸠是一种水鸟,又名“王雎”,常常与配偶结伴同游。

       [2]窈窕:据古书记载,美心为窈,美状为窕,这里指女子娴静美好。

       [3]好逑:理想的配偶。逑指配偶。

       [4]参差荇菜:参差,长短不齐。荇菜,一种可以食用的多年生水草。

       [5]流:指顺着水流采摘荇菜。

       [6]寤寐(wù mèi):醒来和睡着。

       [7]服:思念。

       [8]悠:形容忧思的样子。

       [9]芼(mào):选择、采摘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教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静女——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①静女:文雅的姑娘。静:娴静。②邶(bèi):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

       ③其姝(shū):姝,美丽。其,形容词词头。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

       ④俟(sì):等待,等候。

       ⑤城隅(yú):城上的角楼。一说是城边的角落。

       ⑥爱:通“薆(ài)”隐藏,遮掩。

       ⑦见(xiàn):通“现”,出现。一说是看见。

       ⑧踟蹰(chíchú):双声连绵词,亦作“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⑨娈(luán):美好。

       ⑩贻(yí):赠送。

彤(tóng)管:红色的管萧。管,管萧,有人说是带有红色色泽的茅草根部。

炜(wěi):鲜明有光的样子。

说怿(yuèyì):喜爱。说,通“悦”,和“怿”一样,都是喜爱的意思。

女(rǔ):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

牧:野外放牧的地方。

归荑(kuìtí):赠送荑草。归,通“馈”,赠送。荑,初生的茅草。

洵(xún):通“恂”,的确,确实。

异:与众不同

匪(fēi)女(rǔ):不是你(荑草)。匪,通“非”。

搔首:用手挠头

美人:指赠送荑草给自己的姑娘。

       译文:

       文雅的姑娘真美丽,约好在城边的角落里等我。却故意躲藏起来,惹我挠头又徘徊。美丽姑娘真好看,送我一支小彤管。彤管红红的发出闪闪的亮光,喜爱你的美丽。从郊外采来茅荑相赠送,确实又美丽又出奇。不是荑草真的美,(而是)美人送我含爱意。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注释

       ①本诗选自《诗经·秦风》。秦风,秦地(在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一带)民歌。蒹葭(jiān jiā):芦荻,芦苇。

       ②苍苍:深青色,此译为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③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为,凝结成。

       ④所谓:所说、所念,这里指所怀念的。伊人:那个人或这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意中人。

       ⑤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一方,那一边,即水的彼岸。方,边。

       ⑥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之:追寻他。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⑦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⑧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仿佛,好像,。

       ⑨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

       ⑩晞(xī):晒干。

       ⑾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⑿跻(jī):登,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⒀坻(chí):水中的小洲、高地、小岛。

       ⒁未已:未止,还没有完,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⒂涘(sì):水边。

       ⒃右:迂回曲折,意思是道路弯曲。

       ⒄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译文: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子衿——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子:男子的美称。

       衿:衣领

       悠悠:此指忧思深长不断。

       宁:难道。

       嗣音:传音讯。嗣,通“贻”,音yí,给,寄的意思。

       挑达:音táo tà,独自来回走动。

       城阙:城门楼。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

       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

       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

       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诗经》原文”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