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金鹧鸪怎么读_金鹧鸪什么意思

zmhk 2024-06-15 人已围观

简介金鹧鸪怎么读_金鹧鸪什么意思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金鹧鸪怎么读”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

金鹧鸪怎么读_金鹧鸪什么意思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金鹧鸪怎么读”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菩萨蛮原文及翻译

2.王国维《人间词话·深致乃优美》经典解读

3.金鹧鸪的意思

4.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及翻译

5.鹧鸪在古诗当中的含义是什么

6.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的意思?

金鹧鸪怎么读_金鹧鸪什么意思

菩萨蛮原文及翻译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翻译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地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 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其调原出外来舞曲,输入在唐宣宗大中元年(847)以后。但开元时人崔令钦所著《教坊记》 中已有此曲名,为词调中之最古者,属小令,共四十四字,以五七言组成:通篇两句一韵,凡四易韵,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

王国维《人间词话·深致乃优美》经典解读

       此句中的“鹧鸪”象征相思之情,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

       金鹧鸪原是衣服上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金线绣的双鹧鸪,成双成对,让形单影只的女子神伤不已。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原句语出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代表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全词原文如下: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白话文释义:画屏上重叠的小山风景,闪露出时明时暗的晨光;仿佛雪地上飘过一缕青云,乌黑的鬓发掠过她的脸庞。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照插花时前镜对着后镜,镜里镜外都是花的倩影。身穿崭新的绫罗短衣,贴绣的鹧鸪似欲飞动;那金线绣成的鹧鸪成双,又撩起她相思的柔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此词约作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后期,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相国令狐绹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大中四年(850)十月至十三年(859)十月之间,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之时。

       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词人把女子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全词成功地运用了反衬手法,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首句将眉喻为山,再将鬓喻为云,再将腮喻为雪,所写的是待起未起之情景。故第三句紧接懒起,起字一逗——虽曰懒起,并非不起,是娇懒迟迟而起。闺中晓起,必先梳妆,故“画蛾眉”三字一点题——正承“小山”而来。“弄妆”再点题,而“梳洗”二字又正承鬓之腮雪而来。

       过片两句承接上片写妆扮的具体情形:簪花时,置放前后双镜,非常细致、讲究,花容和人面交相辉映,更觉人面如花,娇俏艳丽。此处写女主人公的“细致”“认真”,与前面的“懒”“迟”,真实地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因情人不在,无人欣赏,而懒起迟妆,但**的爱美天性又使她本能地进行细致妆扮。

       最后两句写她更换衣服时,忽然看见上面绣有的双双鹧鸪,不禁更添了一段新愁。刺绣罗襦,而此新样花贴,偏偏是一双一双的的鹧鸪图纹。闺中之人,见此图纹,不禁有所感触。此处之所感所触,乃与开头之山眉深蹙,梦起迟妆者相应。由此一例足见飞卿词极工于组织联络,回互呼应之妙。

金鹧鸪的意思

        王国维《人间词话·深致乃优美》经典解读

        深致乃优美

        “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

        “画屏金鹧鸪”“弦上黄莺语”“和泪试严妆”这三句词细细读来,便会觉得三句其实有着深意蕴含在里面。“画屏金鹧鸪”,画屏上的用金丝银线绣的鹧鸪,极尽华美,却是难以展翅而飞,犹如一枝塑料花,外表好看,却是早已失去生命才换得的美丽,尽管美丽,它却是没有生机的。

        “弦上黄莺语”,鸟语花香的俏丽,声声入耳,清新自然,每一声鸣叫,都是来自生活的歌声,它是鲜活的生命。

       

        “和泪试严妆”,强颜欢笑,尽管外在极尽华美,却是内心凄苦磅礴,这样的情感又来得深重得多了,它不仅具有生命,还有浓重的情怀于此,欲笑实哀,欲舒实郁。

        “画屏金鹧鸪”是温庭筠词里的一句,王国维觉得这句话适合用来形容温词的风格;“弦上黄莺语”是韦庄诗词里的一句,王国维觉得这句话最适合来形容韦庄诗词的风格;“和泪试严妆”恰恰适合来形容冯延巳词的风格。

        不得不佩服王国维的功力,他的眼睛似乎总是能够明察秋毫地发现这些风格相似的词人不同的地方。他好像一位鉴宝大师,对每首词都能一语中的点出它的贵气。

        我之前在读这三位词人的作品之时,从来没有去这样细细比较过。在读到这一章《人间词话》的时候,也就是仅仅从这三首诗词的角度去评析感受,就能略微明其细微的差异。

        更漏子

        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纤柳细长,情丝万缕,春雨如娑,细细密密。花外的更漏声一声重过一声。雁起,城乌,这画屏上的金线所织成的金鹧鸪。燃起这熏室之香,薄薄的烟雾缭绕,透过了帘幕,青烟袅袅。这满满重重的惆怅啊,这谢家池阁啊。红烛啊,尽情地燃烧吧,而这绣帘轻轻地垂下,似乎已经在说夜已深沉,人快睡去。长长的梦中,对你的思念,君能否知晓呢?

        这首词写的是女子对郎君深沉的思念。在我初读这首词,尝试着用散文诗般的语言将它的美复制的时候,觉得里面的东西都是断的。我没有办法找到一条主要的线索来用我的文字编织出词的华美。其实词里面的意象:塞雁、城乌、画屏金鹧鸪。这三个意象的出现,是非常突兀的,也是有着巨大的跳跃性。温词所选用的意象没有按照女子的情感流露来写,反而它是率性的,堆砌的,一大堆精美绝伦的意象在你眼前,没有明确的感情的线索在其左右。他没有情感的细腻描绘,他就用一些意象,让你从这样的意象里客观地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女子在哀伤。他没办法叫你去身临其境地体味悲伤,只是隔靴搔痒地看见悲伤。

        这也是花间词的风格,华美浓丽却少真性情,温词是里面最具代表性的之一。造就温词特色的还有一个很显著的原因就是,温庭筠写词之时,正是词初起之时,那时候的词不过就是歌姬酒女的唱曲,而且作为一个外表粗犷,实质上又不愿在外人面前流露情感的人,他所写的词有这样的风格也是很正常的。

        温庭筠也写过感情外露的词,但是读起来还是觉得温词将情感隐藏起来,我们读起来感觉自然些。比如那首很受世人争议的《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朱光潜就曾批评过此首温词写情过于显。也就是说,诗词一般写景要更多地贯穿自己的情感,而如果是单独的抒情,那么情感不可过于外露,要让读者自己在字里行间细细品读出。那么温词的这首《忆江南》的最后一句“肠断白洲”就将其情感表达得过于明显,给人弄巧成拙之感。读起这首词来,前面的“过尽千帆皆不是”中的“过尽”已有惆怅之意,后面的一句点实的句子“肠断白洲”。的确有将其悲伤之韵味嚼尽之意,也确实觉得温庭筠将情感表达得过于实在,觉得失去了美感。读起来的感觉就如同一个沉默冷峻之人,突然热烈,教人回不过神来,没有感动,只是尴尬,所以温词中的抒情,还不如他的始终站在词外做一个冷眼看客般写“画屏金鹧鸪”来得自然。

        菩萨蛮

        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红楼的告别之夜哪里能够忍受这惆怅,香灯尽管点燃,半卷诗书兀自读着,这装饰着流苏的睡帘之帐也轻挽着。残月照着我的恋人出门,那么月圆的时候他便会回来了么?美人满眼斟泪,却还要向他辞行。“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昔日这美色美音,一声声地催促着这远离之人早日归家,绿窗下的等待的人儿似花。

        说实话,将这两首词对比起来读,读过温庭筠的,之后再读韦庄的,我突然觉得脑海灵动一闪,灵光一现,有种清新纯粹小女人的情怀迎面而来。并非就是说温庭筠写的就不是小女人的情怀,而是我在读韦庄词的时候,觉得这样的一个形象生动、丰满了起来,她好像变成了一个俏皮的姑娘,有血有肉地站在我的面前,我更能自然地接受她,读这首词,就好像听到一个闺中女子对着你诉其心怀。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这句与“画屏金鹧鸪”其实读起来都微微有华美之感。但是,却还是觉得前句灵动自然,清新之气教此句活了起来。金翠羽是琵琶的装饰物,后面跟着的弦上黄莺语,或许可以理解为,离别之际,美人手执琵琶,清歌一曲,如黄莺之语般地歌未完,却早已双泪垂。也或许,这柄琵琶就是两人曾经花前月下的常用之物,所以后面的“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也是接得极其自然。君需怜我似怜花,王国维就有诗云:“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再来比较“画屏金鹧鸪”也就是一句华美,一个姿势摆在那里,只得其外,不知其内,好像一件奢侈品,只能观赏,无法感受,因为它的美犹如展示厅里的摆设,只是词人外在的客观描绘。所以对比起来,我更喜欢前句:“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轻轻读一下前句便是极有感觉的,如初发芙蓉,明亮纯净,它是自然的,不做作的。

        分析了温词和韦词,我们再来细细地分析冯延巳。因为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于三者的比较,对冯延巳似乎更多赞誉。

        菩萨蛮

        冯延巳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

        娇媚的发鬟只是堆积在枕上,无心梳理,凤钗横陈。杨花一梦,溶溶春水,芳心流沛。红烛流泪,眼中难掩悲伤,看着翠屏上一片晓寒烟波。锦壶空催画箭,那个佩戴着玉佩的人远在天涯。涂上艳妆,愿能掩饰这怕人看穿的哀愁。轻落之梅恰若是纷飞的晓霜。

        读完韦词,再看冯词,似乎觉得更进一步。韦词写的是一个男女之情的别离故事,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些许情节。但是冯词,只是一读,你便知道是女子在思念男子。若说韦词是带有情节的故事,而冯词就是一个十分生动的细节刻画。冯词就是抓住这一点,女子闺怨的“怨”字。我们读韦庄的《菩萨蛮》,可以知道讲的是男女分别了,女子思念男子,并且盼望男子回去,男子回忆此前两人的恩爱,于是想到离别之时,女子对男子的叮咛,你一定要早点回来啊,等待你的人正如花一样,期待你的欣赏。而冯词里面的情节全无,就是一个内容,全是思念,由思及怨,怨而至哀,已是哀怨断肠,却还要遮掩,抚泪强欢。

        所以冯词和韦词相比起从客观的角度来抒写情感的温词来,冯词和韦词更多的是从主观的角度来抒写闺怨题材,抒写情感。所以冯词比韦词更生动,情感充沛,是活的。不像温词,虽然辞藻华丽,却无情感滋润,是干瘪的。

        同是从情感的主观角度抒写,韦词宽阔,冯词比之韦词,又更细腻,更精致,外在浓丽,却是极尽哀愁。

        然而这是王国维读这三人词后,在这三人的词中拈出一句做这三人词风格的概括。大致可以这样理解:温词华美却客观无个性;韦词清丽较为主观重写情;冯词主观外浓丽内哀愁。

        尽管他所推崇的是冯词,实质上,在我看来,我读冯词,更多的是读出了冯词的氛围。这里暂且不多谈,后文会详细分解。此时对于韦词,我却是偏爱一首,这一首韦词,我觉得针对于冯词的外浓丽内哀愁,却是有胜之而无不及。而明白了这一首,也就明白了韦词的境界,也就能够明白为何韦词会偏居冯词下位的原因了。本质上词还是跟写词人的心境是一样的,也就是跟前文的王国维先生的境界之说有着关联之处。

        菩萨蛮

        韦庄

        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此首词意思浅显,不过是喝酒的时候,主客之间劝来劝去。但是最后一句“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细细一读,也还能读出几分“和泪试严妆”之感,两句都是遮掩自己情感的意思。

        “遇酒且呵呵”就是在觥筹交错之时,也是自己情感的强颜欢笑之际。“和泪试严妆”也是用浓丽的妆饰来掩饰自己的悲伤。可是“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中的“呵呵”二字,读起来十分的口语化,更无辞藻上的精致,却是叫人心中不胜悲凉之意。整句表达的就是俗世喧嚣、内心寂寞、人生苦短、强颜欢笑。所以,但此首韦词,我觉得是能够胜却冯词的。“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中朴素的字眼,正是冯词的浓丽,即便是浓丽中的哀愁也是无法企及的。正所谓:“朴素之美,莫之与争。”而所谓的境界也是由此而出。

        注

        韦庄,字端己,五代前蜀词人。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及翻译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这里的金鹧鸪说的是刚刚熨烫过的非常平整的罗衣短袄,上面绣着一对金色的鹧鸪鸟。说明了词中的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期待,也反映了作者对仕途的向往。

鹧鸪在古诗当中的含义是什么

       原文: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唐代〕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帖 一作:贴)

       译文:

       画屏上重叠的小山风景,闪露出时明时暗的晨光;仿佛雪地上飘过一缕青云,乌黑的鬓发掠过她的脸庞。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

       照插花时前镜对着后镜,花容和人面交相辉映。身穿崭新的绫罗短衣,贴绣的鹧鸪似欲飞动;那金线绣成的鹧鸪成双,又撩起她相思的柔情。

       注释: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也用作曲牌名。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小山: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一说小山是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贴绣:苏绣中的一种工艺。罗襦(rú):丝绸短袄。襦,短上衣。

       金鹧(zhè)鸪(gū):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的意思?

       1. 关于鹧鸪的古诗句

        关于鹧鸪的古诗句 1. 求带有鹧鸪的古诗句

        和谢豫章从宋公戏马台送孔令 曹邺

        碧树杳云暮,朔风自西来。

        佳人忆山水,置酒在高台。

        不必问流水,坐来日已西。

        劝君速归去,正及鹧鸪啼。

        天仙子 皇甫松

        踯躅花开红照水,鹧鸪飞绕青山觜。行人经岁始归来,千万里,错相倚。懊恼天仙应有以。

        浣溪沙 李璟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更漏子 李煜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帏垂,梦长君不知。

        踏歌词 刘禹锡

        春江月出大堤平,

        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

        红窗映树鹧鸪鸣。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湘江曲 张籍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

        菩萨蛮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 有关鹧鸪的古诗

        湘江曲 唐 张籍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

        闻鹧鸪 清 尤侗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越中览古 唐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金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鹧鸪 唐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九子坡闻鹧鸪 唐 李群玉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輈格磔声。

        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3. 与鹧鸪有关的诗句

        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翻译:

        鹧鸪在温暖的烟雾弥漫的荒地上面嬉戏,只见它们五彩斑斓的羽毛那么整齐;看它们的行动举止,类别与平日活泼的山鸡相近。

        天空阴沉雨水淋漓的时候,从巴丘湖,洞庭湖东南湖边的青草地上经过,黄陵庙花瓣飘落,只听鹧鸪的啼叫声音。

        身在异乡的客人刚一听到鸣叫,就不由自主抬起手臂,听任泪水沾湿衣袖,美丽的女子刚一听到鸣叫,开口唱和一曲充满相思情意的歌,却不比鹧鸪悠扬的歌喉,青黑色的眉毛黯然低垂。

        宽阔的湘江上鹧鸪叫声此起彼伏,同是不幸境遇的人们的情怀相交融,茂密的竹林丛中深处鹧鸪寻找温暖的巢穴,夕阳就要落山,带来悲凉的苦意。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句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桂林路中作 李商隐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空余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喜康将军见访 刘禹锡

        谪居愁寂似幽栖,百草当门茅舍低。

        夜猎将军忽相访,鹧鸪惊起绕篱啼。

        越中 杜牧

        石城花暖鹧鸪飞,征客春帆秋不归。

        犹自保郎心似石,绫梭夜夜织寒衣。

        玉仙馆 张籍

        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

        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鹧鸪啼。

        席上贻歌者 郑谷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和谢豫章从宋公戏马台送孔令 曹邺

        碧树杳云暮,朔风自西来。

        佳人忆山水,置酒在高台。

        不必问流水,坐来日已西。

        劝君速归去,正及鹧鸪啼。

        浣溪沙 李璟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更漏子 李煜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帏垂,梦长君不知。

        踏歌词 刘禹锡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窗映树鹧鸪鸣。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湘江曲 张籍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

        菩萨蛮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梦扬州 秦观

        晚云收。

        正柳塘、烟雨初休。

        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

        小阑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

        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长记曾陪燕游。

        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

        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

        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

        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阮郎归 辛弃疾

        山前风雨欲黄昏。山头来去雪。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4. 《鹧鸪诗》的诗句是什么

        鹧鸪 唐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译文 温暖时节鹧鸪在平野嬉戏彩翼同齐,它品流之高形体之美可以接近山鸡。

        黄昏时烟雨中从青草湖边迅疾飞过,落花时节躲在凄冷的黄陵庙里哭啼。 这悲鸣声游子乍听禁不住泪湿衣袖,佳人刚一唱起鹧鸪曲就已翠眉频低。

        湘江水面广阔鹧鸪的叫声相呼相应,它们栖息在苦竹深处红日已经偏西。 《鹧鸪》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咏物诗。

        此诗描绘了鹧鸪的外形和声音,表达游子的凄苦和强烈思归之情。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深得读者好评,作者也因此诗而时誉远播,人称“郑鹧鸪”。

        整体赏析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这首诗开篇写鹧鸪的习性、羽色和形貌。

        用一“暖”字,便把鹧鸪的习性表现出来了。“锦翼”两字,又点染出鹧鸪斑斓醒目的羽色。

        在诗人的笔下,鹧鸪的高雅风致甚至可以和美丽的山鸡同列。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对鹧鸪的形象作精雕细镂的描绘,而是通过写其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从而启迪出丰富的联想。

        首联咏其形,以下各联咏其声。然而诗人并不简单地摹其声,而是着意表现由声而产生的哀怨凄切的情韵。

        颔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这一带既有黄陵庙的传说,历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迁客流人到此最易触发羁旅愁怀。

        这样的特殊环境,已足以使人产生幽思遐想,而诗人又蒙上了一层浓重伤感的气氛:潇潇暮雨、落红片片。荒江、野庙更着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消肠断的氛围。

        此时此刻,畏霜露、怕风寒的鹧鸪自是不能嬉戏自如,而只能愁苦悲鸣了。然而反复吟咏,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

        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这二句之妙,在于写出了鹧鸪的神韵。

        作者未拟其声,未绘其形,而令人似已闻其声,已睹其形,并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风韵了。

        5. 有关鹧鸪的古诗

        湘江曲 唐 张籍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闻鹧鸪 清 尤侗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越中览古 唐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金殿,只今唯有鹧鸪飞。鹧鸪 唐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九子坡闻鹧鸪 唐 李群玉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輈格磔声。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

        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意思: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出自:唐代·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翻译: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

       1、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2、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3、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4、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5、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6、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7、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8、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9、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扩展资料

       此词约作于大中后期。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相国令狐绹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据此可知《菩萨蛮》诸词乃温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进献唐宣宗之作。其时当在大中四年十月至十三年十月之间,《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编为大中六年前后,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之时。

       全篇内容是写一个女子早晨自娇卧未醒,宿妆已残而懒起梳妆,而妆毕簪花照镜,而穿上新罗襦之 过程。结构亦循此次序作直线型之描叙,极清晰明了。

       此词写闺怨之情,却不着一字点破,而是通过主人公起床前后一系列的动作、服饰,让读者由此去窥视其内心的隐秘。尤其是词的末二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不仅充分体现了温庭筠词密丽浓艳的风格,而且以咏物衬人情,更见蕴藉。

       这首词后来被谱写成歌曲,成为电视剧《甄嬛传》的插曲《菩萨蛮》,由刘欢填曲,姚贝娜演唱。

       好了,今天关于“金鹧鸪怎么读”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金鹧鸪怎么读”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