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_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是谁的诗句

zmhk 2024-05-28 人已围观

简介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_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是谁的诗句       大家好,我很乐意和大家探讨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的相关问题。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的各个方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_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是谁的诗句

       大家好,我很乐意和大家探讨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的相关问题。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的各个方面,我会尽力回答您的疑问,并为您带来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1."独自莫凭栏"是什么意思

2.表达离乡游子心情的诗句句子

3.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表达的是怎么样的感情

4.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谁的诗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_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是谁的诗句

"独自莫凭栏"是什么意思

       独自莫凭栏的意思是:不该独自一人登楼凭栏远望。

       这句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开宝八年(975年)二月,宋师攻克金陵关城。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力战而死,右内史侍郎陈乔自缢,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不该独自一人登楼凭栏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和感慨,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

       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恋。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二、作品鉴赏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婉转凄苦的哀歌。囚居之人,独自流年,已是无言的况味;落花时节,风雨飘零;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像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百度百科-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表达离乡游子心情的诗句句子

       窗外虽有雨,但已经小的快要停止了,阑珊有凄凉、凄楚、凋零的含义。

       出自《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作者:李煜

       原词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喜欢。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象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扩展资料?

       李煜这首《浪淘沙》,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李煜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写出一个落魄帝王内心的无奈和凄清,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人生经历,和他敏锐细腻的性情,让他得以占尽五代风华。

       也许、人生总要等到失去以后,才知拥有的宝贵。那些曾经不屑一顾的人,那些过往不愿翻起的旧事,多年以后,又重新进入你的生命,陪你走过最艰难的旅途。所有人都曾期盼,先失去再拥有,以为这样便是过来人,哪知世事苍茫,有的人,擦肩便是结局。

       李煜给了大周幸福,给了小周生命,却没能给南唐的百姓一份安定。不是他负了天下百姓,而是岁月欠了他一身帝王风范,他有掌握天下苍生的权利,他却把所有的权利都给了她和姐姐。

       百度百科-浪淘沙令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表达的是怎么样的感情

       1、五代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释义: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不该独自一人登楼凭栏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和感慨。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2、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释义: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3、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释义: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4、唐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释义: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在这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5、唐代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释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谁的诗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出自李煜的《浪淘沙》。原诗是: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的,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莫”一作“暮”。“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无限往事,“暮”也暗指词人人生之暮。两说都可通。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是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此诗虽说是李煜这个既是一代才子又是失败的君主最终走上灭亡的绝命词,但也可用来形容悲伤的情爱和亲人之间的相思之苦。为什么要说“独自莫凭栏”呢?这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即指那个让你感伤的人,或是你想念的家人,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可谓触景生情。“别时容易见时难”,并不仅仅指亲人之间,也可以是与旧情人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离开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或是不能与旧爱重新来过,这也就是不敢凭栏的原因。“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情已逝,人亦去,然绵绵相思亦无尽处,呜呼哀哉! 一直很喜欢这首词,特别是“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也许有些情感是失败的,是因为有些人太多情太怯弱太多愁善感,但却又在尽情地追忆那遗失的美好。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这样矛盾的生命个体,在这样一个现实的社会中,没有勇气、决心和努力,我想,是追逐不到心中那真挚的情感,亦保护不了自己所拥有的,还有自己的亲人。

       不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情历程,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对这首诗的独到见解吧?希望楼主看完后,也会更加喜爱此诗和加深对它和理解 :o)

       1、“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南唐后主李煜词作《浪淘沙》中的一句,原词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写作背景: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九《西清话》:“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赏析: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2、“相见时难别亦难”是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作《无题》中的句子,原诗如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今天关于“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