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游褒禅山记特殊句式_游褒禅山记特殊句式归纳
zmhk 2024-05-28 人已围观
简介游褒禅山记特殊句式_游褒禅山记特殊句式归纳 现在,我将着重为大家解答有关游褒禅山记特殊句式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游褒禅山记特殊句式的话题,我们开始讨论吧。1.文言文中,有哪些特殊句式 求详解
现在,我将着重为大家解答有关游褒禅山记特殊句式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游褒禅山记特殊句式的话题,我们开始讨论吧。
1.文言文中,有哪些特殊句式 求详解
2.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集锦
3.游褒禅山记一词多义
4.文言文宾语前置举例
5.文言文的几种句式详解,尤其是倒装句的几种形式
6.文言文判断句的3种类型
文言文中,有哪些特殊句式 求详解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 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如果以这个常规语序为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这是古人说话的习惯。这就像广州方言“我走先”与普通话“我先走”一样,没有修辞或强调的意义。但为了方便我们学习,就称它为“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做“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编辑本段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用“者……也”表判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北朝民歌《木兰诗》) 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① “臣本布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且相如素贱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庄子《鱼我所欲也》) (6)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例如: ①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划线的这个句子同样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啊。 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 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编辑本段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一)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 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就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这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来判别。例如: 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②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就是此种用法。“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其中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还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理解掌握。 编辑本段省略句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 1、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 (2)蒙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例如: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例如: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荀子》) 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例如: ①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肴之战》) ②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左传.肴之战》) ③屠惧,投(之)以骨。 (蒲松龄《狼》) 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 ①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战国策.千金市马)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 ③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蒲松龄《促织》) ④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6、分句的省略 例如: 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讨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编辑本段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有的书也称状语后置) “于”为标志。例如:“青,取之于蓝,胜于蓝。”《劝学》 ···以···为标志。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主谓倒装 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 渺渺兮余怀。 《赤壁赋》——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 快哉此风! 《黄州快哉亭记》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举例: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例如:“沛公安在?”(《鸿门宴》)(应为“沛公在安”) 3、以“是”、“之”为标志。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应为“有何陋之”)定语后置 1、“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中心词+数量词。 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集锦
关于游褒禅山记的教案(通用14篇)游褒禅山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下面是我精选的关于游褒禅山记的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关于游褒禅山记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名”“进”“观”“道”“以” “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和文言特殊句式。
2、鉴赏叙议结合、因事明理、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认识治学与处世都必须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诵读的要领,积累文言字、词、句,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句中的含义和用法。
2、鉴赏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三、书目推荐
苏轼的《石钟山记》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古典文学中具有哲理性的姊妹篇。两文都采用了叙议结合的写法,但在思想内容上又各异其趣,在行文构思上又各呈其妙。你想知道“其趣”在哪里?又“妙”在何处吗?那就去看看《石钟山记》,去品品蕴藏在文中的跨跃千年时空而不衰的道理吧。
四、文本教学
(一)导入新课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 “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主要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三)字词整理。
1、正音。
庐冢( zhǒng ) 盖音谬( miù)也 有穴窈(yǎo )然 咎( jiù )其欲出者
无物以相( xiàng )之 何可胜(shēng)道 王回深父(fǔ ) 仆(pu`)道
2、文言知识整理
(1)找出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2)指明加点的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①始舍于其址。 (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禅。 (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③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④而其见愈奇。 (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⑥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⑦火尚足以明也。 (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⑧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含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程度副词,十分,很。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代词,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⑤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对这件事。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4)辨析下列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①以: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介词)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c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用来,介词)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e山以上五六里。(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f无物以相之。(连词,用来、来)
②其: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那,代词,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b距其院东五里。 (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代“穴”;后“其”,代词,代那些)
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前一个“其”,我们,人称代词;后一个“其”,那个,指示代词)
e而余亦悔其随之。 (自己,代词,指作者)
f既其出。 (助词,无实义。)
g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③夫:a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指示代词,那)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句首语气词)
④然:a有洞窈然。( 形容词词尾) b然视其左右。(连词,然而)
⑤焉:a于是余有叹焉(语气助词,可译为“了”或不译)b而人之所罕至焉(代词,那里,指险远的地方)
(5)、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句)
②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 判断句)
③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宾语省略句)
④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介宾省略句)
⑤有碑仆(于)道 (介词省略句, “仆”后省略“于”)
⑥其孰能讥之乎? (固定句式,难道……吗?)
(四)文意理解。
全文共5段,可分几层,每段段意与层意是什么?每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介绍褒禅山的概况及名称的来历,并由碑文考证出山名误读的原因。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并写出洞后的心情。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
第三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
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
第五段:补叙同游者与写作时间。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介绍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
(五)语言品析。
1、为文中复杂的句子断句并说明理由,从而弄懂吃透这些句子。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 :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3、鉴赏第2段文字,回答:本段的材料是如何安排的?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略写前洞(19个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运用对比手法。 (1)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2)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3)“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4)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赏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做铺垫
五、课堂探究
(一)重点、难点探究。
1、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第3段议论由第2段的记游生发而来,第4段的议论由第1段的记游生发而来。
2、这篇游记与我们读过的其他游记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明确: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先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有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拓展探究。
探究话题:王安石认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志”在一个人的行为中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你认为“力”“志”“物”这三个条件哪一个起决定性的作用呢?
明确: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六、课堂总结
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的道理,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本文的写作方法与人生思考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七、教后反思。
本文篇幅适中,文脉清晰,教学难度不大,因此,教学过程中主要实施了“质疑”“示疑”“解疑”三步教学法。“质疑”主要是要求学生在诵读完后,从“字、词、句释义”和“内容、思路和写法”两个大方面来提问,来实现完成对词类活用、句式和文言实词、虚词的整理;“示疑”教学,主要设计了断句评点和归纳总结环节,成效不错。“解疑”时主要是学生积极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本人认为,这种三步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游褒禅山记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
1、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文言字词。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1、重点积累“名”、“舍”、“谬”、“穷”“明”“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在于”“至于”“于是”“学者”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策略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课文、参看本课注释、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推断等方法逐步扫除。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化、心理的距离,学习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可采取设疑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以前所学课文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
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
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的主旨句分别是什么?岳阳楼景区和醉翁亭景区分别美在哪里?
(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展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男生读一、四段,女生读二、三段,齐读第五段。),并思考:
A. 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提问 )
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点名提问 )
明确:A. 第1段——山名考证; 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 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B. “有泉侧出”“其见愈奇”
3、多媒体展示褒禅山的风光。
4、小结。
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
三、研读探究
(一) 研读第一、四两段
1、研读探讨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提问 )
明确: 褒禅山 华山 花山
②③ ④ ⑤
① ⑥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提问 )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媒体展示华阳洞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3)请学生翻译第4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以”“名”的用法、意义和“阳”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中“舍”“名”“之”“以”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媒体展示这两句并点名提问学生。 )
明确:
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
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习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习第四段
(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独立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 ……的原因;“学者”, 求学的人。
(二) 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
明确:
A.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 “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 “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 “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
(4)多媒体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毛泽东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①有志气 ②有能力 ③有外物帮助 ④有主见
B. 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课文总结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告诉学生,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游历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学习和生活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
(3)完成文后练习二、三题。
(4)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设计意图:强化诵读,增强语感,突出学习重点,强化学习目标,学以致用。
;游褒禅山记一词多义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集锦,希望大家喜欢!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集锦一
一、概述
《游褒禅山记》是高 一年级语文 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编选的三篇写景状物类文言文,以景物为依托,说理抒情,线路了深厚的 文化 底蕴和极大的民族智慧。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 文章 内容,了解古代文人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态度;领略主要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梳理和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通过一次十分扫兴的游历来阐发道理的说理性 散文 。作者借游褒禅山,阐发了人要有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和治学处事必须“深思慎取”的道理。文章记游,目的却是为了说理。记游时,语言朴素简洁,为说理留下伏笔;说理时,因事而发,生动自然,具有 很强的说服二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吸取教益的启示。《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设计拟探讨以下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通过读懂内容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二是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 方法 。本课用两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体味《游褒禅山记》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形式美。
2、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3、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串讲翻译:通过文本的疏通,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2、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煽情激趣,导入新课。
播放褒禅山的相关,教师作简要介绍:登泰山而翻阅历史长卷,游桂林而观看水墨山水,攀黄山坐叹造化神工,览九华心熏佛国烟香。褒禅山无此佳境,褒禅山也是一座相当平淡的山。幸而由于历史的偶然,宋王安石到此一游,留有一记——《游褒禅山记》(板书),山遂以文名。这篇游记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大量的和简要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虚词、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标注出疑难字句。
(2)听录音,有感情地小声读,读完之后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直觉感受和原初体验。
(3)师生交流,质疑释疑,完成对课文的翻译,熟悉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要重视作品的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诵读的指导,从内容理解到作者情感的把握,从 语言 的品味到思想内容的品评,都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
3、研读文本,探究赏析。
(1)、速读全文,概括每段大意。(整体把握内容)
明确:第1段——山名考证;
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
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文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集锦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音、句读,并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疏通文意。
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解决文中重点的文言字词、特殊句式及疑难 句子 的翻译等问题。
3、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中心,分析文章结构。
4、了解本文叙议结合、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5、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2、5
教学难点:
文中重点虚词“其”“以”的用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学法、合作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想
1.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2课,属于略读课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因此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自主完成《导学案》,遇到疑难词句可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再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
2.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文体、作者及写作背景;理清思路,分析层次;检查重点字词的把握。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初中时,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也是一篇山水游记这篇游记的散文,但它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生介绍,教师点评补充)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北宋 临川人(今 江西 省 东乡县 黎圩镇 上池村 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 典故 ,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三、检查预习
(一)、给三个长句划分停顿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庐冢( ) 2、今言“华( )”如“华( ) 实”之“华( )”者
3、盖音谬( )也 4、有穴窈( )然 5、则或咎( )其欲出者
6、无物以相( )之 7、何可胜( )道也哉 8、王回深父( )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照应关系?
(设计说明:《导学案》中,前三个问题很简单,这一问题可以点带面)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
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2、1段的记游部分。
五、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导学案》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重要词语的掌握情况。
于是予有叹 对于/这件事
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名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因为 / 并且,连词
夷以近…险以远 而且,表并列,连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动词
非常之观 不平常 / 景观,名词
常在于险远 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到达 / 帮助
9、至于幽暗昏惑 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
10、于人为可讥 对于 / 是,算得上,动词
11、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二
12、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 名→动,筑舍定居。
13、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动,命名,起名。
14、距其院东五里 名→状,往东 。
1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表判断,为,是 阳:山南水北
16、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17、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18、问其深 形→名,深度
1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20、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表修饰
21、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2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23、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24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25、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
27、后世之谬其传 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28、而莫能名者 没有人 / 名→动,识其本名
29、何可胜道也哉 尽,完 / 说,动词
3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求学的人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一、二题。
2.自主翻译课文,勾画出疑难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解决《导学案》中的重点词句及疑难问题。
2.学生读课文交流疑难词句,教师点拨。
3.合作交流,探讨本课的重点问题。
〖教学步骤〗
一、检查《导学案》中的重点词句。
(一)解释重点词句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于是余有叹焉
(二)分析 总结 句式特点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3)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4)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集锦三
一、概述
《游褒禅山记》是高一年级语文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编选的四篇写景状物类文言文,以景物为依托,说理抒情,线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大的民族智慧。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古代文人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态度;领略主要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梳理和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通过一次十分扫兴的游历来阐发道理的说理性散文。作者借游褒禅山,阐发了人要有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和治学处事必须“深思慎取”的道理。文章记游,目的却是为了说理。记游时,语言朴素简洁,为说理留下伏笔;说理时,因事而发,生动自然,具有 很强的说服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吸取教益的启示。《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设计拟探讨以下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通过读懂内容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二是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本课用两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体味《游褒禅山记》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形式美。
2、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3、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串讲翻译:通过文本的疏通,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理清“志”、“力”、“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2、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是通过疏通文本,学习文中文言文知识,从而领会作者阐述的“深思慎取”的道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自己的习作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引导学生利用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培养自学能力。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煽情激趣,导入新课。
播放褒禅山的相关,教师作简要介绍:登泰山而翻阅历史长卷,游桂林而观看水墨山水,攀黄山坐叹造化神工,览九华心熏佛国烟香。褒禅山无此佳境,褒禅山也是一座相当平淡的山。幸而由于历史的偶然,宋王安石到此一游,留有一记——《游褒禅山记》(板书),山遂以文名。这篇游记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大量的和简要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虚词、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标注出疑难字句。
(2)听录音,有感情地小声读,读完之后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直觉感受和原初体验。
(3)师生交流,质疑释疑,完成对课文的翻译,熟悉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要重视作品的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诵读的指导,从内容理解到作者情感的把握,从 语言 的品味到思想内容的品评,都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
3、研读文本,探究赏析。
(1)、速读全文,概括每段大意。(整体把握内容)
明确:第1段——山名考证;
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
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文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①登山游洞的感受——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对于仆碑的感受——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华山前后洞各有什么特点,游人的情况怎样?
(4)、朗读第3段,想一想要想领略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其中最为重要和可贵的是哪一点?
明确:有志,有力,有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志”
(5)、结合你读这一段的启发,谈谈怎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6)、课文的第一段和第四段有什么关联?
(7)、有人认为王安石针对“仆碑”提出“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游离于主题之外。结合王安石的处境,谈谈你的观点。
明确:表面上看好像冲淡了文章的主题,细细琢磨,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仆碑”虽“仆”,毕竟是“碑”,但“其文漫灭”,谬种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危险,中国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有人称王安石为“奸人”吗?王安石壮志未酬,他成了后世毁誉交织、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盖棺难定论的人物。仇视王安石的人极尽诬蔑栽赃之能事,欲“漫灭其文”。由此看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话语啊!由此而知王安石洞悉人生。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内容和找出理解作者思想内涵的关键句子的能力,领悟作者透过记游,重在议论,以小见大景的写作手法。
4. 整理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词类活用,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有泉侧出……
(3)、一词多义,见课后练习二。
(4)、特殊句式,如: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判断句)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判断句)
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状语后置)
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状语后置
设计意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文言文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积累,掌握一些文言文特殊句式等,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5.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设计意图:强化诵读,增强语感,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突出学习重点,强化学习目标。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记叙 记山(山 → 院 → 洞 → 碑)仆碑
游洞(前洞 → 后洞) 后洞
议论 怠出而悔 有志、力、物
漫灭谬传 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六、帮助和总结
文言文是高一学生不感兴趣并且颇为头疼的,课堂上容易出现教师满堂灌,机械填鸭,学生却觉得枯燥无味,死学死记,教学容易流于空泛和形式化。回首本课教学,借助多媒体通过大量的导入新课,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将学生带入了作者当时记游的情境当中,从而获得了那份独特的情感体验。“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只有在反复诵读之中才能增强语感,读出味道来,我用了常用的方法“以读带品,以品促悟”, 在反复的诵读当中,学生能较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产生情感上共鸣。教学过程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做到学完一课有一个收获。但在引导过程中,往往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对自主式课堂教学方式还不很适应,师生始终有隔;本人对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精神理解还不够,尤其是在具体教学中的贯彻实施上还有不明了的地方;自主、探究、合作是有层次的,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步骤,确立难易高低程度不同的标准来安排教学步骤,达成教学目的。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够,这有待于以后的培养。学生对自主角色的认同感还待于实践的磨砺才能明晰。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这一单元我们所学习的古文大都是实用类文言文,其中有史传(《鸿门宴》、《郑伯克段于鄢》)、行状(《段太尉逸事状》)、奏表(《陈情表》)、书信(《报任安书》),那《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什么?(游记)。人们常说游记是:“纸上山水”,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意,对这篇“纸上山水”有了一些初步感受。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王安石一起来继续欣赏褒禅山的风景并一同感悟风景之外的人生体验。
课文分析:
1 、第一段:这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都写了褒禅山的什么?
明确: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2 、第二段:这一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按照游踪可以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华山洞分为前后两洞,前洞什么样?后洞什么样?着重哪一部分?为什么?
明确:前洞平旷,记游者甚众。后洞窈、寒、深,记游者少。着重写后洞。为下一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作者游洞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明确:兴致盎然--有人怠,与之俱出—悔。
3、第三段:这一段主要写游华山洞的心得,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和精华部分。
层次划分: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具体分析志、力、物之间的关系。
文言文宾语前置举例
①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河山。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②而:连词,并且。卒:死,去世。之:指褒禅山麓。③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④慧空禅院:寺院名。庐(zhǒng)冢: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⑤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名:命名,动词。⑥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⑦其文漫灭:碑文模糊,磨灭。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⑧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⑨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①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②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③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虽:即使。穷:穷尽。④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⑤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⑥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⑦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⑧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⑨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⑩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⑾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⑿既:已经,……以后。其:助词。⒀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⒁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
①于是:对于这种情况。焉:句末语气词。②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③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④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⑤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⑥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⑦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⑧怠:懈怠。⑨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⑩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⑾于人:在比如人(看来)。为:是。⑿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⒀得:心得,收获。
①于:对于。②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③悲:感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以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④后世:后代的人,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以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错,弄错。其:指“古书”。传:动词活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而:因而。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没有任何人。名:动词,说出,说明,指识其本名。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⑤何可胜道:那能说得完。胜:尽。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的固定格式,在这里表示原因。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学者:做学问的人。现在说“学者”是指学有专长的人,古今不同。慎取:谨慎地采取。
文言文的几种句式详解,尤其是倒装句的几种形式
1. 初中古文中宾语前置的例子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忌不自信”,“自”前置;
2、《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3、《师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4、《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5、《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孰与徐公美?“孰”前置;
6、《鸿门宴》沛公安在? “安”前置;
7、《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8、《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2. 古文特殊句式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并举出课内的例句.中学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动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及物动词+宾语(名词性语言单位)=动宾短语,及物动词与后面的宾语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可是,在文言文中,时有将宾语放在动词前面的语言现象,即“宾语前置”.现将常见的几种类型归纳于下.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面.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恶、何、奚、曷、胡、恶、安、焉“等.(1).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2). 沛公安在?《鸿门宴》(3).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就是表示否定意义的句子,即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如果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1).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离骚》(2). 不吾知其已矣兮.《离骚》(3).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3、借助“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之”“是”在这类句型中作结构助词,无实义,只作宾语前置的标志.(1).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2).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4). 惟命是听 (成语)(5). 惟利是图 (成语)(6).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7).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l 介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宾语(名词性语言单位)=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它经常放在谓语前充当状语,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放在谓语后充当补语,对谓语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要注意的是,它的结构是介词在前,宾语在后.可是,在文言文中,这种介宾短语时有将后面宾语提前到介词前面的现象,即介词宾语前置.常见情况有以下几种.(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1、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恶、何、奚、曷、胡、恶、安、焉“等.(1).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岳阳楼记》(2).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4).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5).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史记〉(6).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7). 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8).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2、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宾语,也可以将宾语前置.(1). “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是”是一般代词.)(2). 一言以蔽之(“一言”是名词短语)(3).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诗经〉(“秋”是名词.)3、方位名词作介词宾语时,有时也将宾语前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者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3. 初中古文中宾语前置的例子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忌不自信”,“自”前置;2、《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3、《师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4、《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5、《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孰与徐公美?“孰”前置;6、《鸿门宴》沛公安在? “安”前置;7、《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8、《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4. 在文言文中,什么叫做宾语前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5. 文言文介词宾语前置有介词"于","以","为","与",介词宾语前置句举例:说明:用介词“于”的暂时没有想到例句.抱歉!1、用介词“于”的:2、用介词“以”的:《老子》:“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史记·项羽本纪》:“不然,籍何以至此?”《叶公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是以记之.”《论语》:“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勾践灭吴》:“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3、用介词“为”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孟子》:“许子奚为不自织?”4、用介词“与”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5、用介词“从”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见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乱者,何从而得之?6、用介词“自”的:明文徵明《叙陈氏家乘》:“不知姓之所自,而昧昭穆之叙.”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快雪堂》肥瘦两刻皆佳,而瘦本神理,绝似伯衡相公.虽为至戚,询其后人,莫知所自.”7、用介词“向”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6. 古文中的宾语前置有4种情况,谁知道是哪4种啊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文言文判断句的3种类型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语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
唯利是图(图利)
总结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1. 古文,判断句,有哪几种类型
一、用“者……也”表判断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二、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三、用“者”表判断
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
四、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1、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3、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北朝民歌《木兰诗》)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五、用“为”表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六、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3、且相如素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陶渊明《桃花源记》)
七、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1、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扩展资料:
古文判断句的作用: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文言文判断句与现代文判断句,以及其他语种的判断句作用相同。判断句是一种逻辑关系,在于明确关系、属性,与形容、夸张、比喻不同。
百度百科-文言特殊句式
2.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多少种类型1. “者也”句式
南冥者 ,天池也 。
2. “皆”“乃”句式
吾乃常山赵子龙。
3. “为”“是”句式
余为伯儵。
4. “非”“否”“莫”否定判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5. 语意判断句
刘备天下枭雄。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否定判断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但它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
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范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余为伯儵”
3.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怎么看,有多少种类型的,带例句一、判断句的定义: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夫执舆者为谁?”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这是一种误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还是叙述句.
2、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但是很显然,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因此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 不同,一般不用系词“是”,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语气词“也”加强判断句的肯定确认语气.
例如:
“南冥者,天池也.”
“是社稷之臣也.”
后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语,而不是判断词.
“是”在古代汉语里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意思是“此”(这).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等.
“是”充当主语的如上句.
“是”充当谓语的如: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是”的意思是“认为……是对的”,即认为汲黯的意见是对的.
“是”充当定语的如:
“是岁,元和四年也.”
作为系词的“是”,是后来发展而成的.判断“是”成为系词的标准是,在“是”的前面另有名词性(或代词)成分存在.
“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是战国时期的用例.
“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这是汉代的用例.
很显然,这两句的“是”已经成为系词.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这样,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主语,谓语.(“兵,凶器.”)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否定判断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但它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
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范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余为伯儵”
四、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表示类属关系.
“滕,小国也.”
2、表示等同关系.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3、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4、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
“夫战,勇气也.”“曹公,豺虎也.”
5、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4. 什么是判断句,判断句的基本类型原发布者:MENINGYIN
专题复习文言句式1、判断句2、被动句3、省略句4、倒装句5、固定结构一、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如下几种表示法:1、“。。者,。。也。”。。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陈涉者阳城人也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史记.陈涉世家》)2、“。。,。。也。”。。,。。也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项脊轩志》)3、“。。者,。。。”。。者。。。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者也。”。。者也。者也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战国策.齐策》)5、无标志判断句。无标志判断句。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名词,名
5.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几种形式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非死,则徙尔。
3、采用否定副词“非”、“弗”、“莫”等表示否定判断。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6. 文言文判断句详细判断句是古汉语中的常见句型,这种句子常用来表示判断,且是指在归类、原因、评价等方面作出判断。
这些判断主要不是在陈述事实,而主要是在表述一种认识的结果。一、判断句的特点 判断句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判断句的主语,并不是行为、变化等陈述的对象,而是论断的对象,即是一种认识的对象。
这种认识的对象既可以是人、物等事体,也可以是行为、事实等,所以句子的主语既可以是体词性词语,也可以是谓词性词语、主谓短语等。2、判断句的谓语是判断的结果,即认识的结论。
这个结论既可以用体词性词语来表述,也可以用谓词性词语来表述,所以论断句的谓语同样既可以是体词性词语,也可以是谓词性词语、主谓短语,乃至于介词短语和副词加“也”构成。3、为了表示是判断,而不是客观的叙述,这种句子最常在句末使用助词“也”,有时还可以在句首使用“夫”等助词。
4、否定性的论断句中常用副词“非”,肯定性的论断句中,有时可以用“必”等副词。二、判断句的分类 根据主语、谓语的不同,判断句可以分为三类:归类句、释因句和评议句。
以下例句的翻译和分析均为个人意见,仅供学习参考!!(一)归类句 归类句主要是从归类、等同等方面对前项加以介绍、解释,表示比喻、列举和词语的释义等也归入此类。注意1:在表示归类或等同时,主语常由体词性词语充当,谓语则常由具体名词性词语充当。
例如:○《礼记·明堂位》: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本例中的体词性联合短语“越棘、大弓”做主语,定中短语“天子之戎器”,加决断词“也”组合充当谓语,对主语所述事物的不同例举,作出归类介绍,并构成归类句。
其中:主语“越棘、大弓”是体词性词语,而谓语“天子之戎器”是具体句词性词语。○《史记·河渠书》:四渎者,江、河、淮、济也。
本例中的数量短语“四渎”加助词“者”组合充当主语,体词性联合短语“江、河、淮、济”加决断词“也”充当谓语,对主语所述的事体作出等同介绍,并构成归类句。注意2:有些归类句表示某种关系,很难简单地从逻辑关系上说明。
例如:○《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作战:凭的是勇气。)
本例中的主语和谓语间很难简单从逻辑关系上说明,但它们间存在一种联系。而谓语则是对主语所述之事,进行归类解释。
○《左传·昭公四年》:《七月》之卒章,藏冰之道也。(《七月》最后一章,讲的是藏冰之道。)
本例中的主语和谓语间很难简单从逻辑关系上说明,但它们间存在着一种联系。而谓语则是对主语所述之事,进行归类解释。
注意3:在判断句表示比喻、例举及释义时,充当主语和谓语的词语可以是多种实词性词语。例如:○《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
(赵衰,是冬天的太阳) 本例中定中短语“冬日之日”加决断词“也”充当谓语并表示比喻,主语和谓语的词语都是名词性词语。则谓语则是对主语所述之事,进行等同比喻,并构成判断句。
○《礼记·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本例是例举。
谓语是形容词,加决断词“也”。而谓语则对主语所述之事作出六个方面的归类例举,并构成判断句。
(二)释因句 释因句主要用来说明原因、目的,这种句子主语所表示的前项是解释的对象,常由主谓短语、谓词性词语或之字短语充当,这样的主语主要是表述事实、变化或事件。谓语所表示的后项是评释的内容,主要由抽象名词性词语、谓词性词语、主谓短语或介宾短语等构成。
以下从解释原因和说明目的的两个方面说明释因句。1、解释原因 释因句常用来解释原因,这种句子的谓语,常由四种形式构成,主语常见的形式一种,以下分别说明。
注意1:谓语常用由抽象名词“故”作中心词构成的定中短语充当。例如:○《左传·成公九年》:秦人、白狄伐晋,诸侯贰故也。
(秦军、白狄攻打晋国,由于诸侯对晋国有了二心的缘故。) 本例中的抽象名词“故”作中心词,构成定中短语“诸侯贰故”,加决断词“也”后充当谓语,对主谓短语“秦人、白狄伐晋”,充当主语所述之事的原因作出解释,并构成判断句。
(注意:主语“秦人、白狄伐晋”是主谓短语,并没有加结构助词“者”来改变词性。) 注意2:谓语还常用由“为”、“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充当。
介宾短语的宾语之中,可以用“故”,也可以不用“故”。例如:○《史记·刺客列传》: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
(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 本例中以宾短语“以太子丹”后,用抽象名词“故”,加决断词“也”组合成谓语,对所字短语“秦所以尤追燕急”充当主语,所述之事的原因作出解释,并构成判断句。
(注意:本例中的主语“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中所宾短语“秦所以尤追燕”充当小主语,而形容词“急”充当小谓语,与结构助词“者”构成复指短语充当主语。其中主语中有“所以”一词,已经构成释因判断句。
同时还应该注意:以宾短语“以太子丹”作谓语“故也”的状语,表示原因的范围。) 注意3:谓语前加用助词“盖”,也可以用来说明原因。
例如:○《史记·外戚世家》:孔子罕言命,盖难言之。
7. 文言文判断句详细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MENINGYIN 专题复习文言句式1、判断句2、被动句3、省略句4、倒装句5、固定结构一、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如下几种表示法:1、“。
者,。
也。”
者。
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陈涉者阳城人也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史记.陈涉世家》)2、“。
,。
也。”
也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项脊轩志》)3、“。
者,。
”
者。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
者也。”
者也。者也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战国策.齐策》)5、无标志判断句。
无标志判断句。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名词,名。
8. 文言文句式的判断句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MENINGYIN 专题复习文言句式1、判断句2、被动句3、省略句4、倒装句5、固定结构一、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如下几种表示法:1、“。
者,。
也。”
者。
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陈涉者阳城人也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史记.陈涉世家》)2、“。
,。
也。”
也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项脊轩志》)3、“。
者,。
”
者。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
者也。”
者也。者也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战国策.齐策》)5、无标志判断句。
无标志判断句。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名词,名。
9.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哪几种原发布者:lax0032
第四章古代汉语中的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来联系,并帮助表示判断,否定判断就在是的前面加上否定副词“不”。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很不相同,尤其是秦汉以前,它不用判断词,而是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如:制,岩邑也。 《郑伯克段于鄢》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郑伯克段于鄢》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有时候,主语后面还可以加上“者”字复指,引出谓语,这也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另一常见形式。如: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五蠹》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起义》这种句中用“也”字煞尾,并且“者”与“也”前后照应,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有时候,可以不用“也”字。如: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陈轸者,游说之士。 《史记·张仪列传》有时“者”“也”都不用。如: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哀公八年》荀卿,赵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两例的主语和谓语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的结构,这是判断句最核心的部分。否定判断是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如: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论语·宪问》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战国策·魏策》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李斯《谏逐客
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赤壁之战》) 译为: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四、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
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 (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
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
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例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
2. 语文1、文言文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的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①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二.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②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函: 用匣子装。
上次讲“函梁君臣之首”也是这样的解释。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⑥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⑦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⑩质于秦。 质: 做人质三.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使天下之主臣服。)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③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④汗马功劳⑤齐威王欲将孙膑 任命……为将四.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②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③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不仅仅把亲人当作亲人,不仅仅把孩子当作孩子。”⑤友风而子雨 以……为友;以……为子女⑥幕天席地 以……为幕布;以……为席子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五.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收获、心得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饮:饮料、汤食⑧少仲尼之闻 闻:见识六.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弯腰③以夭梅病梅为业 夭、病:使……弯曲,使……生病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⑤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⑥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⑦生死而肉骨 使……复生⑧惊天动地 使……惊奇;使……感动⑨可烧而走也 使……逃走⑩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使……灭亡?既来之,则安之。
使……来归七.动词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为他而死”八、动词活用作状语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2、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否定句、疑问句、固定句式等。
详细分析如下:一、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语—谓语—宾语”,“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①主谓倒装(谓语前置);②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③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3. 急求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一)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如……何 若……何 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如:①其如土石何? ②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 ③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 例如: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何如”,相当于“怎样”“哪个”。
“陛下以降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史记·张释之列传》) ——“陛下以降侯周勃是个怎样的人?”皇上说:“忠厚长者。”
又如:因问明帝:“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愿》) ——因此问明帝:“长安与太阳哪个远?” “乎哉”,如侧重“乎”,则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如侧重“哉”,则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比如我这样的人,可以保护百姓吗? 董生勉乎哉!(韩愈《送董邵南序》) ——董生自勉啊! “何……为”,表疑问语气,译为“为什么……呢”。
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史记·孙吴列传》) ——有人说:“你儿子,只是个小兵,但将军亲自为他吮吸疽脓,你为什么哭呢?” (二)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 ……何如…… ……孰若…… ……何若…… 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都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
例如: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③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④救赵孰与勿救? (三)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1、不亦……乎? 可译为“不是……吗?”或“难道不……吗?” 例如: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今吾之优越,犹人只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 2、何(以)……为?何……焉为? 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 例如:①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何……之有 可译为:“有……呢?” 例如: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②夫晋,何厌之有? 4、何有 可根据上下文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
例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5、“无乃……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难道不是该怪罪你吗? 6、“如之何”“奈何”,相当于“怎么”。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君子于役》) ——君子服役去了,教我怎么不想他?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平民不怕死,怎么用死来威吓他们? 7、“得非……与”“岂非……与”,表反反问,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与?(柳宗元《封建论》) ——难道不是强盛的诸侯,好像尾巴太大不便随意支配似的过错吗? (四)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1、何其…… 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例如: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 ②赐,汝来何其晚也? 2、何……之…… 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例如:①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 ②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 3、“焉哉”,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吧”,“焉”不起作用。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过去了的事不去想,也就算了吧! (五)表示强调的习惯说法 1、唯(惟)……为…… 可译为“只”“只有”“惟独”。
例如: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②唯谨慎为得久。
2、唯(惟)……所…… 可译为“任凭……”“随便……”。 例如:①臣有三剑,唯王所用。
②太祖常赐良,唯其所择。 (六)表示假设的习惯说法 有……于此(斯) 翻译时只需在有关句子前加一“假设”“假如”之类的词语即可。
例如: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若其”相当于“假如”。
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甚。(《晋书·周浚传》) ——现在违背命令,打了胜仗也不算什么;假如没有胜利,罪过就太大了。
(七)表示指代的习惯说法 1、有所 无所 何所(安所、奚所) 可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所……的”“是什么”。 例如: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②女亦无所思。 ③二者可容,何所不容? ④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2、有以 无以(有所以 无所以) 可译为“有什么(可以)用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
例如:①项王未有以应。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无以……为 可译为“没有必要用(要)……”。 例如: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4、“之类”“之属”,相当于“这一类”。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所以大。
4.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
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
(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
于。
”
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
于。
”表被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
所。
..。”表被动。
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
5. 急求《庖丁解牛》的文言文整理文言知识归纳1.归纳“为”、“乎”、“然”、“于”等虚词的用法.(1)为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③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因为.)(2)乎①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②进乎技矣(相当于“于”,表比较.)③依乎天理(相当于“于”,句中音节助词)④而况大軱乎!(表感叹语气,呢.)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用于形容词后面的助词.)(3)然①奏刀騞然(象声词词尾.)②因其固然(副词词尾,表“……的样子”.)③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④怵然为戒(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4)于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④虽然,每至于族(动词后缀.2、古今异义天理:古义——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依乎天理.)今义——(1)宋代的理学家认为封建伦理是客观存在的道德法则,把它叫做“天理”.(2)天然的道理.(天理难容)固然:古义——本来的结构.(因其固然)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3、通假字向——响(砉然响然.)盖——盍,何,怎样.(技盖至此乎?)善——缮,修治.文中指拭擦.(善刀而藏之.)4、词类活用“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名次作状语,每年,每月.)5、特殊句式(1)“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2)“技经肯綮之未尝”(宾语前置)(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6、成语解释庖丁解牛:比喻技术纯熟高妙,做事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熟练的地步.踌躇满志: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好了,关于“游褒禅山记特殊句式”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游褒禅山记特殊句式”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