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释迦牟尼_释迦牟尼画像

zmhk 2024-05-13 人已围观

简介释迦牟尼_释迦牟尼画像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释迦牟尼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1.释迦摩尼的出身来历故事2.释迦牟尼的来历3.释迦牟

释迦牟尼_释迦牟尼画像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释迦牟尼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释迦摩尼的出身来历故事

2.释迦牟尼的来历

3.释迦牟尼是什么意思?

4.佛陀释迦牟尼,他的人生经历到底怎样呢?

5.释迦牟尼的生日和出家日是哪一天?

6.释迦牟尼十大名句

释迦牟尼_释迦牟尼画像

释迦摩尼的出身来历故事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这大概和我国的至圣先人孔子在同一个时代,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释迦牟尼出生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大概是今天的尼泊尔境内,是这个国家的王子。

       他的出生也和所有的圣人有一个同样的神话故事,据说王子母亲摩耶夫人怀孕时候是在睡眠之际,梦见一头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身体。后来占卜师说夫人怀孕了,必生王子,这王子是个千古圣人。

       悉达多王子刚生下来就能说话,无人扶持即能行走。他身上发出光明,目光注射四方,举足行了七步,每步地上都出现一朵莲花。一时间,香风四散,花雨缤纷,仙乐和奏,诸天神人齐声赞颂。地上也自然涌出二泉,一冷一暖香冽清净。

       释迦牟尼是一个异于常人的人,青年时期的悉达多王子,性喜清净。他对于宫廷中的声色喧嚣生活,甚感厌烦,常思出门游赏大自然景物。他思考的不是一般王子关心的继位,治理国家的事情,他总在思考,人类为什么又生老病死的苦恼?

       于是,在29岁时,一天,悉达多出门游玩,看见一出家之人,圆顶缁袍,相貌不俗,精神朗澈,威仪有度。那出家人告诉他修行解脱之道,王子听后,决计弃绝富贵享乐,刻意修行,以求解脱“老”“病”“死”苦,他毅然决然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在他35岁那年,悉达多在菩提树下顿悟,逐创立佛教。

释迦牟尼的相关事迹

       释迦牟尼一日坐在尼连禅河边菩提树下静思,一只猕猴手捧蜜果,一头大象鼻卷竹筒甘泉悄悄跪伏于前。佛祖睁慧眼询问其故。

       猕猴答道:“我原居住山麓林中,有亲眷数百,每日攀树摘果自在生活。但王子游猎射杀我辈,伙伴尽皆丧身,我幸攀树枝荡过溪流而免。今剩一身,求佛祖救度。

       大象也说:“我所居处附近有一恶人,对我象群十分凶狠,陷阱捕捉,刀箭杀伤,我为避灭祸逃匿于此,幸遇佛祖,祈求庇护。

       释迦牟尼听后,对象猴说道:“伤生害命是佛门第一大戒,滥施强暴的人终将受惩。你们欲要解脱苦厄,须精修磨炼。”说罢遂与象猴同饮甘泉,分食蜜果。象猴大喜,叩拜佛祖,投入尼连禅河,溺水而死,待转世为人,再出家修行,以求解脱。

       今河畔林中,佛度象猴处,仍有遗迹可寻。

释迦牟尼的来历

       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槃

       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十五日:佛吉祥日——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槃三期同一庆(即南传佛教国家的卫塞节)

       腊月初八日:释迦如来成道日

扩展资料: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余生的岁月,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他对外道思想所做的扬弃,纠正了时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维护了刹帝利的阶级利益,使他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

       百度百科-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什么意思?

       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首长之一;母亲是摩耶夫人,她回娘家天臂城待产途中,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生悉达多。释迦诞生多有神话:他从兜率天下凡,摩耶梦见白象投胎;他从摩耶右胁生下,空中涌泉,一凉一温浇灌母子;他站立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相士进宫预言他将来成佛等等。

       摩耶夫人生子七天后去世,他由净饭王续妃波阇波提抚育(大乘佛教传她是姨母;另说由乳母抚养 )。七岁开始受学,包括吠陀、五明、武术等。十六岁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为妃(另说有三夫人),生一子名罗睺。释迦自述那时生活奢侈,有暖凉雨三时宫殿轮换居住,这是当时贵族阶层惯常的奢侈情况;但他因深深困扰于生死问题而出家。

扩展资料

       传说佛陀在成道后,首先赶往婆罗奈城郊的鹿野苑,寻找曾随他一道出家的五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四谛”之理。由于从不同角度讲了三遍,佛史称作“三转法轮”。

       佛陀还主张要坚持“中道”原则,即既要避免极端苦行,又反对性情纵欲,只有“中道”才是解脱的“正道”。这是佛陀首次宣讲佛法,所以也称为“初转法轮”。盘陈如等五人信仰了佛陀教义,成为他的首批僧侣,号“五比丘”。

       佛陀一天的活动似乎很有规律,他黎明起床,坐禅静思,近中午时,外出乞食。有时在午饭前访问某些沙门。中午饭后,到聚落外的静寂处坐禅沉思。黄昏为弟子宣法,或到聚落里向俗人传教,一直到晚上。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漫游、布道,雨季停止旅行3个月,称为“伐沙”(坐夏)。

       佛陀的这种生活方式,当是早期僧侣的生活缩影,后来就形成了佛教的某些生活规则、戒律的雏型。

       百度百科-释迦摩尼

佛陀释迦牟尼,他的人生经历到底怎样呢?

       释迦牟尼佛是这个世界的教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真实人物。如来佛祖,本身是对于佛的一种称呼。

       因为“如来”正是佛陀十种称号里面的其中一种。称其为祖,是因为佛是佛教的创始人,开山鼻祖也。故称之为祖。

       民间常以如来、如来佛专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佛,释尊,即当时的悉达多太子。实际上这称呼是不精确的。如来是佛的德号之一,如来的意思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所以如来与佛,二者只能称其中一种。

       如来佛一般是指释迦牟尼佛。如来,在佛的世界里,可通俗的理解为一种职称,如当今世界各国的总统、主席等。如释迦牟尼如来,燃灯如来等。通常所说的如来,指的是释迦牟尼如来,它不是某个个人的专用名字,而是一种对大能者的尊称。

       释迦牟尼建立僧团

       释迦牟尼在悟道后,就为创建“僧伽”制度的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僧伽”即是僧团,是出家佛教徒的组织形式。起初只准男性加入,后来妇女也被允许出家。释迦牟尼所建立的僧团吸纳了社会上各行业的人,如商人、猎人、理发师等,甚至杀人犯也可入教。

       虽然没有首陀罗加入佛教的记载,但是相对于其他宗教来说,佛教僧团是平等的,没有种姓歧视的。创教初期,释迦牟尼并没有为僧团制订任何制度。

       僧团的戒律是根据所发生的事件逐渐创建形成的。遇到事件发生时,僧人们就请释迦牟尼做出裁决,他的决定被认为是关于处理此事的“法律”,也就是“戒律”。释迦牟尼所制订的戒律,涉及到个人品德行为,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的一系列禁忌。

       除此之外,释迦牟尼还为僧伽规定了云游乞食、雨季安居和犯过忏悔等制度。这些建制构成了信徒们的宗教实践,也成为维护僧团组织和秩序的有力保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释迦牟尼;百度百科-如来

释迦牟尼的生日和出家日是哪一天?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他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

梦象受孕

       2500多年前,古印度境内诸国林立,其东北部恒河边有个迦毗罗卫国,国王叫净饭, 王后叫摩耶。

       一日,摩耶夫人在睡眠之际,梦见一头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身体,她顿时觉得体安快乐如服甘露,反视自身如日月光照,醒来后她就去见净饭王,告诉他梦中之事。

       净饭王立即召集大臣们询问王后之梦是何预兆,一名婆罗门占卜者回答说:?此梦甚佳!王后已怀孕,必生王子,这王子是个千古圣人,定能光显释迦族?净饭王听后,不胜欢喜。

       摩耶夫人自梦白象受孕后,百病不染,身体十分健康〔《杂宝藏经?卷第二》、《大壮严论经?卷第十四》载,释迦牟尼前生曾为六牙白象。〕

七步莲花

       摩耶王后怀孕已满10月,一日率众宫女漫游兰毗尼花园。那时正是四月初旬,风和日丽,生机畅达。花园里芳草萋萋,百花争妍,行树耸翠,莲蕖送香,充满吉祥喜庆的气氛。

       游历花园一周后,摩耶王后在一棵无尤树的绿荫下休息。她见这无尤树枝叶茂盛,柔软低垂,树上花果鲜丽,芬芳可爱,便举手攀摘花果,于是,王子就生了下来。

       佛经上说,王子刚生下来就能说话,无人扶持即能行走。他身上发出光明,目光注射四方,举足行了七步,每步地上都出现一朵莲花。一时间,香风四散,花雨缤纷,仙乐和奏,诸天神人齐声赞颂。地上也自然涌出二泉,一冷一暖香冽清净。

       净饭王得子后,喜悦非常,替他取名悉达多,就是说他生时即有许多奇异祥瑞的意思。

?姨母抚育

       释迦牟尼诞生刚七天,他母亲摩 耶王后就因病去世了。净饭王悲从中来,悼痛不已,回顾年幼的王子,更是怆恻。于是他把摩耶王后的妹妹摩诃波闍波提接进宫中,托付她抚养王子。

       摩诃波闍波提贤淑仁慈,视王子悉达多为己出,十分钟爱。净饭王又令三十二名宫女协助抚育,八女抱持,八女洗浴,八女喂乳,八女带领玩耍。后来摩诃波闍波提与净饭王结婚,抚养王子更为尽心。

       童年时代的悉达多王子,聪明伶俐,无出其右。他得到了姨母的小心将护,寒暖得时,饮食得时,饮食有节,身体异常健康,发育也非常迅速,就如同尼拘陀树,得种肥沃之土,正与日俱长。

出游感苦

       青年时期的悉达多王子,性喜清净。他对于宫庭中的声色喧嚣生活,甚感厌烦,常思出门游赏大自然景物。

       一日,他乘坐七宝轮车,从东门出游,看见一老人,伛偻曲背,手扶竹杖,举步艰难,有如蚁行。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老苦,心生尤郁。

       又一日,他从南门出游,见一病人,面色痿黄,形容枯槁,气喘呻吟,痛苦万状。悉达多王子怜悯病人,心自尤怖。

       又一日从西门出游,见一死者,直挺僵卧,淤血流溢,臭积难闻,一家老小,号哭送之。悉达多王子又有感于心,惶恐苦闷。

       又一日,悉达多王子出北门游玩,看见一出家之人,圆顶缁袍,相貌不俗,精神朗澈,威仪有度。那出家人告诉他修行解脱之道,王子听后,决计弃绝富贵享乐,刻意修行,以求解脱?老?、?病?、?死?苦。

?夜别妻儿

        悉达多王子请求父母允许出家修行,净饭王和摩诃波闍波提夫人涕泣不许。他又向父母请求四愿:一不老,二不病,三不死,四不别。说若能满四愿,便不出家。净饭王一听,知其意仍要出家,重增尤戚。

       无奈之下,净饭王苦心孤诣,令人建造春夏秋三时都百花盛开的宫殿,增设诸般妙乐歌舞,以悦王子耳目,又令人警戒守护,不许稍离,想使王子去掉出家之念。

       释迦牟尼丝毫不为五欲的享乐所打动。二月八日的半夜,月色明朗。他消消起身,凝望着熟睡的妻子耶轮陀罗和儿了罗睺罗,默默地向他们告别,然后便出了房间。他看见宫女们和守卫之人都呼呼熟睡,犹如木石,又生感慨。

夜渡凡尘

       悉达多王子别了妻儿,唤起马夫车匿备马。车匿高声泣谏,想惊醒宫中之人,不料却都鼾睡不醒,他只得替王子备马。

       王子跨上白马,取道北门逾墙而出,车匿也紧随其后。佛经上说,马初举步,大地震动,四大天王捧承马足,梵天帝释执幡引路。

       王子出城之际,发下誓愿:?我若不了生死,终不还宫;我若不成佛道,终不还见父王;我若不尽恩爱之情,终不还见姨母妻儿。?

       于是,悉达多王子与马夫车匿,一骑一步,乘着茫茫夜色,横渡清溪。到天明的时候,已达百里之外,走到了阿拔弥河边的深林,就是古跋伽仙人修苦行的地方。

?削发更衣

       悉达多王子见这里山林繁茂,寂静无哗,心中欢喜,便命车匿牵马回宫,车匿不肯,涕泣相劝道:?王子生长宫中,安享尊荣,今到山林,伴随荆棘虫兽,怎经得住这诸多苦患险难呢??王子回答说:?你不必多言,须知我在宫中,虽能免有形的荆棘虫兽,却不能免无形的荆棘虫兽,我现在正欲解除老病死苦,而得永久真实的安乐。?

       说罢,悉达多王子心中思忖;若不剃除须发乃非出家,即拔金刀,手自削发,且发誓言:?我今剃除须发,愿与一切众生断除烦恼习障。?这时来了一个猎人,身著袈裟,王子就以身上的华丽服饰相换,完全成了僧人形象。

       马夫车匿见此情形,知不能挽回,只好牵马拜辞,寻路回宫。

面壁静心

       释迦牟尼出家后,曾多方寻访明师,以求大道。他见众多修行之人,或以草为衣,或不食自饿,或翘一足,或卧尘土荆棘之中,或拜日月,或事奉水火,心中大不以为然,知其皆为外道。

       后来,释迦牟尼从师隐居山洞的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学习禅定。前者教他?追随沉思默想步骤?,就能得到?空寂王国?;后者对他宣读?既非心理作用也非心理作用的状态?。

       于是释迦牟尼独处一山洞之中,盘膝趺坐,面壁静心,以求觉悟。春去秋来,终无所得,他明白了这不可能得到启迪,于是改变主意,决定去体验禁欲苦行,以求解脱。

       释迦摩尼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

释迦牟尼十大名句

       释迦牟尼佛的生日是四月初八、出家日是二月初八、成道日是十二月初八,但涅槃日是二月十五。

       关于释迦牟尼佛的生日、出家日和成道日都为初八的原因,有两说:

       一说,佛的生、死、涅槃同一日,表示不生不死,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二说,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关系,而且释迦牟尼的涅槃日是在二月十五,在佛教上并没有特别的解释这三者的关系。

       二

扩展资料:

       释迦牟尼出生:

       释迦牟尼出生在二千四五百年前,西元前511年 的农历四月八日 。 有关佛陀出生之年,至今尚无定论。印顺导师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中,认为《异部精释》之佛陀生于西元前511年,灭于西元前431年的说法,较近于事实。前印传说,佛陀是在吠舍伽月的月圆日诞生的 (吠舍伽月是前印的第二个月),换算为阳历的五月十五日。前印及南传国家认为佛陀的出生、入道及入灭都是这一天。北传的汉译佛典中,也有认为是在二月八日的。出生地点:中印迦毘罗卫城的蓝毗尼园。

       释迦摩尼出家:

       农历二月初八(2018年3月24日),是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出家乃成佛必由之路,十方诸佛皆示现出家而成佛道。释尊降生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印度,一生示现,目睹老病死,舍弃王位、妻子,及后宫六万婇女,种种上妙伎乐,夜半逾城出家,苦行六年,成无上道。

       《方广大庄严经》中记载:太子出北门,遇到天人所化的比丘,便下车作礼问出家利益。

       比丘答言:“我见在家生老病死一切无常,皆是败坏不安之法,故舍亲族处于空闲,勤求方便得免斯苦。我所修习无漏圣道,行于正法调伏诸根,起大慈悲能施无畏,心行平等护念众生,不染世间永得解脱,是故名为出家之法。”

       太子闻后欣喜,赞言:“善哉!天、人之中唯此为上,我当决定修学此道。”

       释迦摩尼成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道,曾到伽耶城南优娄频罗村的苦行林,修习苦行。经过六年苦修,经常是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以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释迦牟尼认识到如此苦修不是通往解脱的正确道路,决定放弃苦行,另辟蹊径。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献乳糜供养。

       他吃了之后,体力有所恢复,来到岸边一棵毕波罗树下,静坐沉思,发誓“今若不证无上菩提道,宁可碎此身而终不起于座”!经过七天七夜的思考,释迦牟尼终于豁然大悟,认识了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灭除痛苦的方法等真谛,得到对宇宙人生真实的彻底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佛”或“成道”。后世把释迦牟尼成佛的这一天,称为“佛成道日”,为了纪念这一天而举行庆祝活动,就称为“成道节”、“成道会”。

       释迦牟尼佛涅槃:

       释迦牟尼佛八十岁时,佛陀在毗舍离城坐雨安居,宣布将在三个月后般涅槃,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后食用铁匠纯陀(周那)奉献的世间奇珍栴檀树耳(Sukara-maddava),重病发作(南传记载为痢疾,北传记载为背痛)。

       释迦牟尼口渴,让阿难去给他打水喝。释迦牟尼佛喝完,同弟子们继续向前走。走到拘尸那醯连尼耶跋提河的岸边,佛告知弟子们将入涅槃,命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中间铺下卧具(《杂阿含经》记载为“绳床”),头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侧偃卧,左足置右足上,弟子们都守候在身边,聆听佛陀的最后教诲。夜里须跋陀罗(Subhadra)去求佛开示,成为佛陀的最后弟子,佛于此拘尸那罗城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入灭。火化后的舍利由摩揭陀国王阿闍世和释迦族等八王带回建塔(即舍利塔)供养。

参考链接:

       释迦牟尼(佛陀)-百度百科

       

       释迦如来成道日-百度百科

       

       释迦牟尼涅槃-百度百科

释迦牟尼诞生时间

       1、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3、所有人类的不幸都源于不能直面现实。

       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5、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6、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7、恨永远无法止恨,只有爱才可以止恨。

       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扩展资料

       释迦牟尼生平

       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母亲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天臂国王之女。摩耶夫人在回父国途中,于蓝毗尼分娩后7天去世,太子因此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成人。

       关于释迦牟尼生卒年代,南传和北传的佛教有不同说法。据汉译《善见律毗婆沙》“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5年。南传佛教或认为是公元前623年至公元前544年,一说是公元前622至公元前543年。

       释迦牟尼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29岁(一说是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加上释迦族姓面临灭族的战争威胁,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开始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跟随“数论”先驱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

       后到尼连禅河附近树木中单独修苦行6年。认为苦行不是达到解脱的道路,转而到伽耶(菩提伽耶)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最后达到觉悟。时年35(一说30)岁。

       先在波罗奈城鹿野苑向其侍从阿若憍陈如等5人说法,此后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进行传教,并组成传教的僧团,奠定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在王舍城先后受到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及其子阿阇世王的皈依,在舍卫城受到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的皈依。弟子很多,传有500人,其中著名者有10人,被称为十大弟子。80岁时于拘尸那迦城逝世。

       公元前566年四月初八,释迦牟尼出生于今尼泊尔。过了十五年,公元前551年八月二十七,孔子出生于山东曲埠。

       释迦牟尼 是佛教创始人。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周书异记》记载: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年,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灭度于周穆王五十二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

       好了,今天关于“释迦牟尼”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释迦牟尼”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