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宋之问年年岁岁花相似_宋之问年年岁岁花相似全诗

zmhk 2024-06-01 人已围观

简介宋之问年年岁岁花相似_宋之问年年岁岁花相似全诗       谢谢大家给我提供关于宋之问年年岁岁花相似的问题集合。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回答每个问题,并提供一些相关资源和参考资料,以便大家进一步学习和了解。1.??֮

宋之问年年岁岁花相似_宋之问年年岁岁花相似全诗

       谢谢大家给我提供关于宋之问年年岁岁花相似的问题集合。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回答每个问题,并提供一些相关资源和参考资料,以便大家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1.??֮?????????껨????

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出自:.

3.年年岁岁诗相似 唐朝诗人宋之问抄袭疑案

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意思

5.唐诗里的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6.请问“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什么意思?

宋之问年年岁岁花相似_宋之问年年岁岁花相似全诗

??֮?????????껨????

       这个诗人就是宋之问,历史上对于宋之问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很多人觉得他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竟然为了一句诗杀死了自己的侄子。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宋之问看到外甥刘希夷的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同意,于是宋之问用一个装满土的袋子把刘希夷压死了。

宋之问的父亲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受父亲的影响,宋之问从小就勤奋好学。他擅长写作和词,生来能说会道,他特别擅长辩论,他20岁时很有名。

       后来,武则天在掌握皇权后,为了继续“贞观之治”,从全国各地选拔人才。宋之问和杨炯被召如文学馆主要负责宫廷教育。不久,他们被授予洛阳参军的地位。之后他和杨炯加入崇文馆成为学士。

武则天继位后,宋之问和杨炯深的武则天的喜欢,他们经常陪着武则天巡游和宴请。武则天的喜爱使他不自觉地陷入了内部争权夺利的政治漩涡。历史上对于宋之问的评价不是太好,他作为一个文人,宋之问的作品有着深厚的功力,在服侍皇帝和反省人生方面都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但作为一名官员,他的素质低下,投机炒作。

       在武则天时期,宋之文由于与武则天最喜爱的大臣张易之有着密切的联系,经常给张易之作诗。后来,他看到张易之和一些大臣的权利非常高,于是他也想要加官进爵。于是主动要求武则天封自己为北方学士,但是武则天没有同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出自:.

       《代悲白头吟》

       唐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生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白发乱如丝。

       但看旧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刘希夷是唐初著名诗人宋之问的外甥,上元二年进士,是一个年轻有为的诗人。

        一天,刘希夷写了一首新诗《代悲白头吟》,刘希夷把诗拿去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当宋之问读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不禁连声称好。便问“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着实令人喜爱,若他人不曾看过,就让于我吧。”刘希夷忙说道:“此二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便索然无味,万万不可。”宋之问心中暗想:此诗一旦面世,便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把它据为己有。于是命手下人将刘希夷害死,当时刘希夷才不满三十岁。

        宋之问后因参与朝庭政治斗争而获罪,先是被流放到钦州,不久后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拍手称快。

年年岁岁诗相似 唐朝诗人宋之问抄袭疑案

       一、出自

       《代悲白头翁》

       作者:刘希夷 唐代

       二、《代悲白头翁》 原文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三、《代悲白头翁》赏析

       题一作《白头吟》,就此相传为卓文君因司马相如聘茂陵女子为妾,自叹白头而作。古辞主旨多不离青春已逝,而恩爱不在的感慨。刘希夷的这首诗,虽然是由此旧题入手,但却注入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本诗开头营造了一副美景。春天,明媚的阳光,嫩嫩的绿草,身后是古色古香的楼阁,倚在桥上的亭子里,望着对岸的桃李树,微风轻轻的吹过,树上的桃李花纷纷坠落,有的飘向远际。洛阳女儿看着落花,不知落花将飞入谁家,不由得感到岁月已逝,而发出长长的叹息。

       “洛阳女儿”一次取自梁武帝《河中水之歌》中“何种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句,现谓“洛阳女儿“为贵族少女”。“洛阳女儿”或已年长,是一个经历过岁月磨砺得人了,也许她在叹息青春已逝,而夫妻恩爱不再;或许她叹息的是青春已不再,却很怀念那逝去的美好岁月。岁月如刀,日月如梦,人啊,飘飘渺渺的,就像落花一样。也许这儿的“洛阳女儿”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子,她在叹息,不知自己将来能觅得怎样的一个如意郎君,花落谁家去。少女那种易于忧伤的情绪,惟妙惟肖的展现眼前了。这一部分诗人以落花起兴,构造全篇。

       诗人开始了议论,“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今年落花时节自己又老了一岁,明年花开的时节又有谁会陪着自己呢?对茫茫未来的不可知,充满了绝望与无奈。这句诗与后来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颇为相似。花落花开,年复一年,而人却不知所踪,不知未来。我有一腔柔情,谁能与我共享?我有一肚叹息,又有谁能听我倾诉?“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时代更替,变化是如此之大。松柏已老,可以当木柴烧了,更听说曾经的良田,经过岁月的侵蚀,已然变成了海。岁月是消磨一切的最好武器,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美好不再。“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这两句其意用自南朝宋范云《联句》诗云:“洛阳城东西,长作经年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逝去的美好岁月已经捕捉不到了,昔日的古人以不知在何方,徒留自己看着落花叹息岁月的无情,认识的无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此举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相传诗人被其舅宋之问所杀,原因就是宋看到了这两句诗,想据为己有,故害其甥。“岁岁年年”对“岁岁年年”,只是简单的将两个词调换了一下位置,看似重复,实则不然。“岁岁年年”,“岁岁年年”,时间的无情,岁月的磨练,诗人的无奈跃然纸上。“花相似”对“人不同”,鲜明的映衬出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每一年的花是相似的,只是每年看花的人都不一样。岁月如水,日复一日的流淌着。那些逝去的美好已不再,那些淹没早岁月中的人也早一没了痕迹。那份无奈,那份心酸,那份苦痛,都只化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人生,也就是如此,无论你多么留恋,那份逝去的却怎么也回不来了。人啊,只能往前看!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诗人笔锋一转,从“洛阳女儿”转向了白头翁。送句忠告给现在风光无限的年轻人,想想并可怜可怜半死的白头翁吧!曾经的他也是风光无限啊。“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现在青春已逝的白头翁真真可怜。这儿的白头翁可以是男的,也可以是女的。曾经的他也是翩翩美少年。与公子王孙同坐一堂,伴着片片落花欣赏着清歌妙舞,意气风发。也许曾经的她是青春美少女,或者说是歌女更为贴切,陪侍着公子王孙,红极一时。在片片落花中飞舞着,唱着,不知吸引了多少人。参加达官显贵的酒宴,衣袂飘飘,不知羡煞了多少人。

       诗人从盛极一时的过去又回到了现在。“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一朝病倒,却是无人问津。到了春天行乐的时节,达官显贵们身边不知又是谁?“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美丽的容貌能保持多长时间,曾经的美丽,温雅一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乱如丝的白发。意谓岁月变迁,人事两非。“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只看古往今来歌舞之地,人早已不在,只留下黄昏时,一片凄凉,鸟雀的阵阵悲叫。回顾昔日的美好,只能叹息了之。 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深远。诗的最大特点事用老说少,更添一份沧桑与无奈》老年的孤苦伶仃与少时的轰动相对比,更加鲜明的写出了白头翁的无奈。

       诗人寥寥的数笔,却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深思。

       四、作者简介

       刘希夷(约651—?)唐代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今河南临汝)人。上元(674-676)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一作《代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己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洛川怀古》和《代悲白头翁》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意思

       剽窃,指抄袭(别人的思想或言词),采用(创作出的产品)而不注明其来源,此词最早见于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辨文子》一文中:“其浑而类者少,窃取他书以合之者多。凡孟、管辈数家,皆见 剽窃 。”在《全唐诗》中,收录有两首内容高度相似的长篇古诗,一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一为宋之问的《有所思》,一场抄袭疑案,由此而生。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有所思 宋之问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须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交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

        飞。

        这两首古诗,本称不上千古之作,唯独其中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一句,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仔细对以上两首诗进行比照,不难发现,除第三句“洛阳”与“幽闺”、第十四句“应”与“须”、第十九句“开”与“交”、第二十三句“宛”与“婉”、末句“悲”与“飞”有细微差别外,其余内容完全相同。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唐朝人韦绚,曾将自己与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谈话记录进行整理,形成《刘宾客嘉话录》一文,文中提到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宋之问是刘希夷的舅父,他读过外甥这首诗作后,赞不绝口,对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更是异常钟爱,当得知刘希夷还未将此诗公之于世时,他竟觍颜开口,希望刘希夷将此诗的著作权让予自己。舅父的无耻要求,被刘希夷断然拒绝,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竟然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被拒绝后,宋之问恼羞成怒,竟指使家奴,用装满土的布袋将刘希夷活活压死,谋诗害命。

        事实上,刘希夷与宋之问之间是否为甥舅关系,刘希夷是否确实因此诗命丧黄泉,一直存在争议。?此种说法,始于《刘宾客嘉话录》,宋朝以后,不少文章提及此事时,亦沿袭此说,甚至在现代当代一些名家著作乃至一些文学史中,也采用此说。然而,此说既无确凿根据,也无有力旁证,而宋之问之所以被扣上“杀甥夺诗”的罪名,与其卑劣的人品不无关系。

        宋之问富有才学,弱冠时即进士及第,以诗闻名,尤善五言诗,一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至今仍让多少回乡的路人读之热泪盈眶。令人不齿的是,他虽有文人之才,却无文人傲骨,为求进身之道,曾党附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极尽谄媚之能事。张氏兄弟伏诛后,他身为其党羽,被贬为泷州 (今广东省罗定市——作者注) 参军,后因难以忍受岭南蛮荒之地的艰苦生活,竟然瞒着朝廷,偷偷逃回洛阳,藏匿于好友张仲之家中。

        躲在好友家中的宋之问,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如何翻身。当时,武则天虽然已死,但武姓残余势力犹在,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依然声势显赫,气焰熏天,包括张仲之在内的一些朝廷大臣,对他恨之入骨,密谋除之。张仲之等人的密谋,被宋之问得之,在他的人生观中,朋友,就是用来出卖的,他立即让侄子前去向武三思告发。靠着卖友求荣,宋之问又抱上了武三思的大腿,不但其擅自逃回洛阳一事没有被追究,反而被提拔为鸿胪主簿,后又改任考功员外郎。如此无下限无节操之人,因“杀甥夺诗”而遗臭万年,为后世所讥,自然不足为怪。

        长按下图,关注白话微历史。

        微信号:baihuaweilishi

        点击公众号首页下方“往期精彩”,阅读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转发朋友圈,留言多多指教。

唐诗里的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意思是每年的景都是一样的,一年又一年的人也是这样,这只是一句美好的祝福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意思是每年的花还是那些花,但是人却不是原来的那些人了。

       引申的意思有:

       1、时光一去不复返,提醒人要珍惜时间;

       2、事物不会因时间儿改变,而人(性格)却会因为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话却让其舅父宋之问爱不释手。宋之问寻思刘希夷尚无名,诗作也不传于市,欲占为己有。但遭拒。

请问“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什么意思?

       窗外一阵风,落花飘飞,人又老了一岁。

        刘希夷坐在洛阳城东的书房里,他怀抱琵琶,弹着一首琵琶曲,或者是《高山流水》,又或者是《广陵散》,指法出神入化,曲律穿云裂石,可达专业十级水平。尝有人跟刘希夷讲:“希夷兄,不如办个专场演奏会吧,你人又帅,肯定有很多粉丝!”刘希夷摇摇头:“我的才华,不需要任何人的肯定。”

        刘希夷二十五岁就中了进士,在唐朝,考中进士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当时有“五十少进士”这一说法。意思是五十岁考中进士,在年龄上还是年轻的。刘希夷二十五岁就中了进士,可谓幸运之极。

        考中进士以后,还要经过吏部的审核,才能做官。当时唐朝的审核不仅要“身,言,书,判”俱佳,个人的私生活也是一个评判标准。刘希夷长得一副锦绣皮囊,又做了一手锦绣文章,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自然春风得意,不免就放纵了自己。于是吏部就判了他个“私生活不检点”。从此,断送了仕途之路。

        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跟他是同科进士,仕途却比他顺畅的多。宋之问任崇文馆学士之时,武则天做了女皇,宋之问也长得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对自己非常自信,于是就自荐要做武则天的面首,不料武则天瞧不上他,他就去巴结武则天的男妾张易之,为他提尿壶,还阴魂不散地去媚谄太平公主。这种行径,被很多人鄙视,他的妻子非常苦闷。刘希夷幼年丧父,一直住在舅舅宋之问家,安慰了舅娘几句,安慰多了,舅娘也对刘希夷有了好感,此事被宋之问觉察,宋之问说,我一看他们的眼神就知道他们在搞什么鬼!于是就记恨起刘希夷来。

        这一天,刘希夷又在书房里弹起了心爱的土琵琶,哦,这琵琶不土。他弹到商调之时,忽然窗外飘进几片花瓣,于是顿起诗情,他放下琵琶,铺开纸,提笔抄了下来: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想了一下,提笔又写: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这时,他文思涌泉,提笔又写: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写到这一句的时候,他忽然脸色就变了,此句不祥,近似语谶,跟石崇“白首同所归”一样。

        当年潘安写诗给石崇,“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后来潘安竟一夜白发,与石崇一起死了,中了语谶。

        不行,刘希夷要换掉这两句诗,哪知正想着,笔下又写道: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叹道,唉!绕不出去了,这还是个诗谶!想死生有命,哪能仅凭几句话就能定生死呢?

        这时,宋之问刚刚从张易之那提尿壶回来,还碰了一鼻子灰,张易之说他倒尿壶倒得不干净,没有那谁谁谁倒得好。宋之问回到家,心下不爽。他来找刘希夷,刘希夷刚写好了诗,叫《代悲白头翁》,宋之问看了一下,对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非常喜欢,就道:“希夷啊,自从你死了父亲,你就住舅舅家,那么久了,舅舅都好酒好肉待着,没亏待过你,你看这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如让给我,好不?”

        刘希夷看了一眼宋之问,心下想,你是我舅舅,我还比你大五岁呢,你怎么照顾的我?忽转念一想,这诗横竖是个谶,不如让给他了,正忖间,宋之问就把那诗稿夺过,道:“好了,这是我的了!你不许跟我抢!”刘希夷虽说不喜欢诗里的语谶,但毕竟是自己的作品,半推半就,给宋之问拿走了。

        不久,刘希夷舍不得那首诗,又把《代悲白头翁》属上了自己的名字。宋之问知道了,勃然大怒,调戏舅母就不跟你计较了,还跟我抢诗,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宋之问就有了杀害刘希夷之心。刘希夷是怎么死的?

        那情形,就跟那《水浒传》里武松在孟州牢狱里听到的骇人手段一样:“把你来捆了,却把一个布袋,盛一袋黄沙,将来压在你身上,也不消一个更次,便是死的。”

        刘希夷遇害那年,二十九岁。他只看到今年的落花,再也看不到明年的花开了。

        真的,中了诗谶。

年年岁岁花香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直人面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是谁的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名句是出自唐代诗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里的。唐代诗人刘希夷就是因为这句传世名言而惹来杀身之祸的。这首诗蕴含了淡淡的悲伤之情,感叹时间易逝,人世间万物的变化无常。

       刘希夷当时就是因为自己的舅舅宋之问对这首名句感兴趣想要霸占这首诗的版权,也就是想用金钱来买刘希夷的这名句。但是刘希夷对自己这首传世名句十分心爱,想了想以后坚决不同意卖给自己的舅舅。结果导致舅舅宋之问心怀怨恨,指使自己的家奴用装土的袋子活活的压死了刘希夷。当时刘希夷还很年轻不到30时岁,就因为这首名句而殒命,刘希夷可以说十分的不幸和悲哀,天妒英才。

       其实刘希夷在作出这首名句以后,就感觉到了自己也许就会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里的这样境遇。果不其然,刘希夷这诗出来以后没过多久,刘希夷就因为这首传世名句而被自己的舅舅给谋害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给我们的是人生是苦短,人生是变化无常的,人的心灵变化是每时每刻,人不可能是恒久不变的。每年花开的也许相似,但是看花的人已经发生变化无常了,其实这人间世事无常,韶华易逝。

       其实这名句有点悲伤的情绪,我们也许青春不在,容貌变老,但是我们就要像花一样保持年轻时的心态,我们不要感叹时间易逝,我们不要感到人与人之间有了冷漠有了距离有了变老的心态来看这花花世界。人是随时间改变了自己,也许今朝有酒今朝醉才是人生。

       代悲白头翁 年代:唐 作者:刘希夷 体裁:乐府 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关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 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知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唯有黄昏鸟雀悲!

       另加一个典故,悲哉!:宋之问有一个外甥名叫刘希夷,与宋之问年龄相仿,中过进士但无心仕途,也是一位诗人。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题为《代悲白头翁》的诗,宋之问看到外甥这首尚未公之于众的诗后,赞不绝口,尤其喜爱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宋之问请求外甥将这首诗让给自己,刘希夷起初答应了,可不久又反悔,因为他实在难以割爱。宋之问恼羞成怒,为了将此诗据为己有,竟然命令家奴用土袋将外甥活活压死,可怜才华横溢的诗人刘希夷去世时还不到30岁。于是在《全唐诗》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刘希夷名下,收录了这首诗,题为《代悲白头翁》;在宋之问名下,也收录了这首诗,只是改了一下标题,将“洛阳女儿惜颜色”一句中的“洛阳”二字改成了“幽闺”,其余诗句一模一样。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宋之问年年岁岁花相似”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