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_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的注音版

zmhk 2024-05-13 人已围观

简介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_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的注音版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_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的注音版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看看吧。

1.与诸子登岘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3.与诸子登岘山赏析

4.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作者见碑落泪的原因

5.“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6.与诸子登岘山与哪些诗的情感主旨最接近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_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的注音版

与诸子登岘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与诸子登岘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山水诗。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1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

        唐代: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蒙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城以南。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

        代谢:交替变化。

        往来:旧的去,新的来。

        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登临:登山观看。

        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字:一作“尚”。

        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67而建。羊67祜67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简析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发了感时伤怀的这一古老主题。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茫茫、无限惆怅,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登临岘山,首先看到的就是羊祜庙和堕泪碑。羊祜镇守襄阳颇有政绩,深得民心,他死后,襄阳人民怀念他,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诗人望碑而感慨万分,想到了前人的留芳千古,也想到了自己的默默无闻,不免黯然伤情。

        颈联写登山所见。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看到鱼梁洲,自然会联想到曾与司马徽、诸葛亮为友,数次拒绝刘表延请的隐士高贤庞德公。“深”指更远处,一望无际、辽阔广远的云梦泽展现在眼前。天寒水清,冷气阴森,更感湖泊之“深”。古代“云梦”并称,在湖北省的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淤积成陆地,今洪湖、梁子湖等数十湖泊,皆为云梦遗迹。在岘山看不到梦泽,这里是用来借指一般湖泊和沼泽地。这两句诗写的是一种萧条荒落的情调,用来陪衬上下文。诗人登临岘山,深秋的凋零,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眨眼又是一年过去,空怀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慨叹。

        尾联将题目中“岘山”二字扣实。“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蕴含了诗人极其复杂的情感。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自伤不能如羊公那样遗爱人间,与江山同不朽,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纵观全诗,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这首诗感情真挚,平淡中见深远。该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诗的前四句,就是概括羊祜的话。“人事”,人物及其事迹,是有新陈代谢的。一代的人去了,一代的人接上了。这就成为古今。山水今天依然是一个名胜,却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来游玩。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湮灭无闻”正是对诗人自己遭遇的真实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感生命之短促,表达怀才不遇之悲伤。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2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译文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词语解释

        ①人事:指人世间事。

        ②代谢:更迭变化。

        ③往:指已成过去的。

        ④来:指后来的。

        ⑤留胜迹:前人留下的古迹。这里指岘山(在今湖北襄阳南)上纪念西晋羊祜的“堕泪碑”。《晋书 ·羊祜传》载:羊祜镇荆襄时,常到岘山上饮酒赋诗,曾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死后,襄阳百姓怀念他的德政,在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这四句是说,社会不断更替变化,寒来暑往,时间流逝,构成了从古到今的历史;羊祜还给江山留下了胜迹,而我辈登临,徒感岁月流逝,给后人能留下什么呢?诗人睹物伤情,吊古及今,抒发自己沉沦不遇的悲愤。这四句诗具一定的哲理性。语言通俗,感情真挚,以平淡深远见长。

        诗文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山水诗。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羊公碑,在今湖北襄阳南的岘首山上。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淹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处境伤怀,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这首诗感情真挚,平淡中见深远。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有谁没有感觉到呢?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又有谁没有感觉到呢?首联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

        第二联紧承第一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

        第三联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3

原文: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也没有谁没有感觉到。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两句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此处所说的“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

        颈联两句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尾联两句将“岘山”扣实。“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4

        诗句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出处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意思水落石出,鱼梁洲清浅;天寒木落,云梦泽广袤无边。

        全诗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全诗鉴赏

        岘山又称岘首山,在湖北省襄阳县南。《晋书·羊祜传》载,羊祜镇荆襄时,常登此山,曾对同游者慨叹: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辈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孟浩然作此诗,实际上是再度发挥了羊祜当年感叹江山依旧、人生短暂的主题。

        诗的前四句即暗寓了当年羊祜的故事,并且不拘泥于故实本身,而是借以生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即羊祜当年对宇宙人生之感叹。三、四句“胜迹”,当指岘山上“堕泪碑”等。相传羊祜死后,襄阳父老感念其德,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继任者杜预因名之为“堕泪碑”。诗人登临岘山,自不免受其感染,但他的感情已不同如羊祜,不是那么简单,其中包含了一些新的因素。随后两句“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鱼梁,洲名,在汉水上游。梦泽,即古代云、梦二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因并称云梦泽。这两句当写登岘山放眼所见荆楚一带景状,极为壮观。然殷璠尝谓,浩然之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河岳英灵集》)。这里说的兴象,无非是作者即景生情,借景抒情,而故实则成为更深一层的意义指向。因此,可以说这二句不惟在于景象之描绘,其间还浸透了作者的思想认识。据《水经注》记: “沔水中有鱼梁州,庞德公所居。”庞德公系东汉高士,《后汉书·逸民传》: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荆州刺使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这里特指鱼梁,或许还牵扯到其欣慕高士的隐逸情怀。最后两句“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羊祜贵为晋朝一方督帅,受命经略平吴大计,虽然他曾有宇宙人生之感叹,但他毕竟与隐者风马牛不相及。而孟浩然则不同,他登上岘山,在感慨人世古今的同时,自己的情感也陷于一种复杂的纠葛之中——他羡慕古时隐者,但他自己却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隐逸者,所以其中注入了作者个人的伤感情绪。

        宋代严羽说孟浩然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孟浩然能够从自然生活中获得直接感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发为声诗,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却又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与诸子登岘山》流荡洒落,来去浑然无迹,与严羽所说正合。

        (“我辈”句)“我辈”二字,浩然何等自负,却在登临上说,尤妙。

        (“水落”二句)既登山矣,从上望下,见江水落而捕鱼之梁浅,浅言其露出;从近望远,时天方寒,寒则泽竭,而觉梦泽之深,深又言其杳冥也。

        (“羊公”二句)浩然谓羊公爱登此山,身后百姓建碑。我辈今日在此登临,转盼间便为陈迹,后世亦有知我辈登临者否?读其碑文,亦不免泪落矣。(徐增《说唐诗》卷十三)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5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在 一作:字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暑往寒来,时间流逝,形成了从古到今的 历史。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水落石出,鱼梁洲清浅;天寒木落,云梦泽广袤无边。

        晋人羊祜纪念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城以南。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

        代谢:交替变化。

        往来:旧的去,新的来。

        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登临:登山观看。

        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字:一作“尚”。

        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赏析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发了感时伤怀的这一古老主题。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茫茫、无限惆怅,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登临岘山,首先看到的就是羊祜庙和堕泪碑。羊祜镇守襄阳颇有政绩,深得民心,他死后,襄阳人民怀念他,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诗人望碑而感慨万分,想到了前人的留芳千古,也想到了自己的默默无闻,不免黯然伤情。

        颈联写登山所见。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看到鱼梁洲,自然会联想到曾与司马徽、诸葛亮为友,数次拒绝刘表延请的隐士高贤庞德公。“深”指更远处,一望无际、辽阔广远的云梦泽展现在眼前。天寒水清,冷气阴森,更感湖泊之“深”。古代“云梦”并称,在湖北省的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淤积成陆地,今洪湖、梁子湖等数十湖泊,皆为云梦遗迹。在岘山看不到梦泽,这里是用来借指一般湖泊和沼泽地。这两句诗写的是一种萧条荒落的情调,用来陪衬上下文。诗人登临岘山,深秋的凋零,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眨眼又是一年过去,空怀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慨叹。

        尾联中“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该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诗的前四句,就是概括羊祜的话。“人事”,人物及其事迹,是有新陈代谢的。一代的人去了,一代的人接上了。这就成为古今。山水今天依然是一个名胜,却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来游玩。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湮灭无闻”正是对诗人自己遭遇的真实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感生命之短促,表达怀才不遇之悲伤。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创作背景

        该诗即创作于诗人在家乡隐居读书、写诗自娱期间,具体时间不详。诗人与几个朋友登上岘山游玩,凭吊羊公碑,想起羊祜说过的“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的话,正与诗人的处境正相吻合。由此借古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6

        诗句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出处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意思晋人羊祜纪念碑尚在,读后令人涕泪涟涟。

        注释

        羊祜之碑。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十年,有德政。及卒,襄阳百姓为立碑于岘山。凡见其碑,无不流泪。南朝梁·刘孝绰《栖隐寺碑铭》:“召棠且思,羊碑犹泣。”亦作“羊公碑”。借指官吏政德。

        全诗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全诗鉴赏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此诗借登山远眺,吊古伤今,抒发了自己身世不 遇、无所作为的伤感之情。晋代羊祐,镇守荆襄,政绩卓著,百姓立庙建碑,岁时祭祀。 孟浩然携诸子登上岘山,见羊公碑在,流芳至今,内心能无振荡乎?首联言人有生老病 死,家有悲欢离合,人事在不断地消亡变化;春去秋来,时光流逝,朝代也在不断循环更 替。此联概括了自然、人生、社会及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具有极强的哲理性。次联紧 承上联“古”“今”二字,江山胜迹在,我辈来登临,其心事浩茫,能不怅然! 颈联抓住时 令特点,描写远望寒冬之景象:冬水下落,鱼梁高露,溪水更清浅;寒天萧森,云梦广阔, 大泽益深远。此境清寒空阔,以冬景衬心境,愈显心情之悲凉也。尾联因景生情,抒发 感慨:四百余年过去,诗人读罢碑文,为何如此伤悲?诗人想到人事变迁,羊公能与山 河同在,能无景仰之意?再想想自己,一介布衣,一事无成,死后湮没,能无悲伤之情? 此诗“俯仰古今,寄慨苍凉”(俞陛云《诗境浅说》);写清空之景,静悟哲理,抒发真情,颇 有意趣,乃上乘之作。

与诸子登岘山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

        作者: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注释:

        1、代谢:交替,轮换。

        2、胜迹:指上述堕泪碑。

        3、鱼梁:鱼梁洲,其地也在襄阳。

        译文: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

        一代接一代永远今来古往。

        江山保留着历代有名胜迹,

        而今我们又重新登临观赏。

        冬末水位降低了渔塘很浅,

        天寒云梦泽更加深湛浩荡。

        羊祜堕泪碑依然巍峨矗立,

        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

        赏析:

        诗意在吊古感今,开首二句揭题。第三句的江山胜迹照应人事代谢;第四句的我辈登临照应往来古今极为粘合;五、六两句写登临所见;最后二句扣实,真有千里来龙,到此结穴之妙。诗的前半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半描写景物,富有形象,充满激情。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

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

        1、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林的细小。

        2、重阳节:旧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

        译文: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译文及注释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1、万山:襄阳西北十里,又称方山、蔓山、汉皋山等。一作兰山,误。

        2、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

        3、北山:万山在襄阳以北。

        4、试:一作始。心随一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5、薄暮:傍晚。

        6、清秋:一作清境。

        7、平沙:又作沙行。

        8、舟:又作洲。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张五名子容,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因登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并写诗寄意。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为孟诗代表作之一。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孟浩然这首诗开头两句就从陶诗脱化而来。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啊,似乎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沈德潜评孟诗为语淡而味终不薄,这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这四句诗里,作者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这同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的意境,是颇为近似的。正所谓每诵之,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这代表了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孟浩然诗集

        孟浩然诗集

        1、《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3、《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4、《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5、《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入峡寄弟》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鶺鴒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8、《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

        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

        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

        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9、《大堤行寄万七》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10、《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11、《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

        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

        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

        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

        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

        远怀伫应接,卑位徒劳安。

        白云日夕滞,沧海去来观。

        故国眇天末,良朋在朝端。

        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

        12、《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

        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13、《书怀贻京邑同好》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14、《还山贻湛法师》

        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

        心迹罕兼遂,崎岖多在尘。

        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

        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

        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殷。

        朝来问疑义,夕话得清真。

        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

        禅房闭虚静,花药连冬春。

        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

        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15、《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16、《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

        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堕游,田园失归计。

        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

        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枻。

        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17、《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

        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

        故人今在位,岐路莫迟回。

        18、《送吴悦游韶阳》

        五色怜凤雏,南飞适鹧鸪。

        楚人不相识,何处求椅梧。

        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

        安能与斥鷃,决起但枪榆。

        19、《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朝乘汴河流,夕次谯县界。

        幸值西风吹,得与故人会。

        君学梅福隐,余从伯鸾迈。

        别后能相思,浮云在吴会。

        20、《送陈七赴西军》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作者见碑落泪的原因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发了感时伤怀的这一古老主题。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茫茫、无限惆怅,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登临岘山,首先看到的就是羊祜庙和堕泪碑。羊祜镇守襄阳颇有政绩,深得民心,他死后,襄阳人民怀念他,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诗人望碑而感慨万分,想到了前人的留芳千古,也想到了自己的默默无闻,不免黯然伤情。

       颈联写登山所见。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看到鱼梁洲,自然会联想到曾与司马徽、诸葛亮为友,数次拒绝刘表延请的隐士高贤庞德公。“深”指更远处,一望无际、辽阔广远的云梦泽展现在眼前。天寒水清,冷气阴森,更感湖泊之“深”。古代“云梦”并称,在湖北省的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淤积成陆地,今洪湖、梁子湖等数十湖泊,皆为云梦遗迹。在岘山看不到梦泽,这里是用来借指一般湖泊和沼泽地。这两句诗写的是一种萧条荒落的情调,用来陪衬上下文。诗人登临岘山,深秋的凋零,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眨眼又是一年过去,空怀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慨叹。

       尾联中“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该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诗的前四句,就是概括羊祜的话。“人事”,人物及其事迹,是有新陈代谢的。一代的人去了,一代的人接上了。这就成为古今。山水今天依然是一个名胜,却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来游玩。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湮灭无闻”正是对诗人自己遭遇的真实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感生命之短促,表达怀才不遇之悲伤。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诗人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该诗即创作于诗人在家乡隐居读书、写诗自娱期间。诗人求仕不遇,心情苦闷,在极不得意的时候,与几个朋友登上岘山游玩,凭吊羊公碑,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的话,正与诗人的处境正相吻合,故此落泪。

与诸子登岘山与哪些诗的情感主旨最接近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无论是朝代更替、一家兴衰,还是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地进行新旧交替,过去的事情成为了历史,而未来也不断地变成现在。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这是一首描绘人生变迁和历史流转的诗篇,诗句中的往来成古今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积累,过去的一切已经成为历史,而现在的一切也终将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这是一种无法逆转的自然法则。

       这首诗不仅是对人事代谢和历史流转的深刻描绘,也是孟浩然个人情感的抒发,他在吊古伤今的过程中感叹自己的身世,流露出深深的沧桑之感,这种感慨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深感叹。

孟浩然的生平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的古诗是什么意思?

       与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主旨比较接近的诗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写的是: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其感情与本诗情感比较接近。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释岘(xian现)山:在今湖裹阳县南。

       鱼粱:地名,指鱼巢州,其地也在襄阳。

       羊公碑:襄阳百姓在岘山为羊祜所立的碑。

       解释人事变换,新旧常交替,春去秋来,往复延古今。江山依旧,长留胜景古迹。前人故去,我辈又登临。天干水落,鱼梁露浅滩,天寒地冻,梦泽更深邃。羊公碑依然矗立在山间,读罢碑文不由泪湿襟前。

       解析晋人羊祜镇守襄阳时,爱“襄阳好风日”,“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孟浩然曾隐居鹿门山、岘山,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自然十分钟情,也常与友人登岘山而赏景。

       在孟浩然以前,岘山的名字是与羊祜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浩然与友人登岘山时,要咏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语,古人曾经登临之处,今人复又登临,人世的更替就是这样。

       孟浩然此次与友人登岘山之时,当在秋末冬初。登山下瞰,但见水落之后,露出了鱼梁州,寒冷的天气里云梦大泽显得尤其深澈。

       观景之后,孟浩然生发的是与羊祜一样的感慨。羊祜登岘山瞩望之后,曾泣然下泪而叹:“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孟浩然如今抚碑而生的也正是江山风物依旧,而人事代谢,不能永远鉴赏此佳山胜水的悲慨。遂使此诗不止是登览写景之作,诗中也寄寓了深沉的人生感慨。

       好了,今天关于“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