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咏柳 贺知章古诗原文_咏柳贺知章古诗原文及翻译
zmhk 2024-06-02 人已围观
简介咏柳 贺知章古诗原文_咏柳贺知章古诗原文及翻译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回答大家关于咏柳 贺知章古诗原文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回答大家关于咏柳 贺知章古诗原文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咏柳 贺知章古诗原文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
1.贺知章《咏柳》赞美杨柳咏物诗
2.贺知章《咏柳》全诗是什么?释义是什么
3.咏柳古诗原文及翻译
4.贺知章《咏柳》的古诗
5.咏柳唐贺知章的古诗
贺知章《咏柳》赞美杨柳咏物诗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题解
贺知章(659-744),字秀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一作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书法家。少年时以文词知名。性格豪放开朗,以“清谈风流”为时人所倾羡。武则天证圣年间进士。官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官至秘书监。他秉性旷达无羁,晚年更为放诞,与李白、张旭等七人友善,时称“醉中八仙”。工于书法,尤擅草隶。天宝三年(744),上疏求为道士,告老还乡,归隐镜湖。
《全唐诗》存其诗一卷,仅十九首,多为祭神乐章和应制诗,其中六首是绝句。其诗以绝句见长,富有感情,自成一家。贺知章写景诗作,清新畅达,不尚华彩,常用俗语入诗,无意求工,朴实流畅,却颇见新意。《回乡偶书》、《咏柳》为传世名作。
解读
这是一首咏物诗,赞美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初春的杨柳,宛若妙龄少女碧玉,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身姿,楚楚动人。她那万千枝条,舒展展地垂下来,轻轻地拂动着,活像碧玉身上飘下来的绿色丝带,那么轻盈,那么柔和。〕
“碧玉”,在我国古代是美貌女子的泛称。《咏柳》诗别出新意,一反传统的用杨柳的形象美来比拟美貌女子,而把杨柳化身为美人来写。“碧玉”这个名字,使人联想:那未丰的美貌,那轻盈盈的步态,那柳翠色的妆饰;那早春的稚柳,给人以满目春光的美好印象。“玉”前冠一“碧”字,使“玉”色泽倍增,表现“碧玉”之女纯真,稚气,无邪,这是一个令人尤生倾慕之情的可爱形象。把初春的柳化为这样一个美丽的女郎来写,使静态的柳呈现出了人格化的动态美,使人联想出柳的种种美妙的形态。“妆成”,打扮成。“一树高”,比拟美人婷婷玉立,苗苗条条,婀娜多姿的迷人体态。“高”,将美貌女子的细挑身段,纤弱腰肢,写得极为形象,极为传神。诗的首句暗点了题目,将柳和美人都写得惟妙惟肖。
“万条”,明点了题中的“柳”。“万条”托接“妆成”,即用“万条”来打扮,这在形象和意义上都与杨柳化身美女“碧玉”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垂”,颇有韵味,它扣合着首句的“高”,万千枝条由高处而下,微风掠过,轻柔地拂动,缓缓地摇曳,宛若美女纤腰款摆,漫步轻舞,这种形象美的意味,只能神会而难以语达。“绿丝绦”又承接着“万条”,万条柳枝,万条绿色的丝带,随风拂动,荡着绿波细浪,溢着融融春光,给人以向上的力量。“绿”和“碧”相映成趣,味更醇厚。在感 *** 彩上,柳的“绿”和玉的“碧”使柳和美女“碧玉”合为一体,使柳具有了人格化的形象美,这在众多的咏柳诗中确为佼佼者。“绿丝绦”和“一树高”相应,“一树”的“丝绦”,满身满树的绿色的丝织绸带,通过“垂”的动态描写,把柳的妩媚动人的姿色活化了。诗的开篇冠以“碧玉”,之后句句扣着“碧玉”,使柳的形象神韵俱生。“碧玉”唯指妙龄美女,才能将贺知章的《咏柳》诗真正读到家,品尝到其中的芬芳浓郁的韵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真不知晓,这无数娇嫩玲珑的细叶儿,是哪位能工巧匠裁剪出来的。原来是早春二月湿润温柔的轻风,犹如一把剪刀裁出了满树的嫩叶。〕
第三句紧承“万条”“绿丝绦”的描绘,通过“不知”的设问,从另一个侧面写了杨柳如碧玉般的姣好可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细叶”承接着“万条”。言“叶”为“细”,可见春早。“细”字异常传神地写出了春寒才退,绿叶初吐,大地萌发着盎盎生机的美好时节。丝丝柳枝,缀以“细叶”,其形态其神韵是含有多么美的甘味儿。“谁”应着“不知”,那么美的形象,有谁知道,是哪位能工巧匠“裁”出来的?句中的“裁”字用活了,把大自然的造化功力,形象化了,人格化了。“裁”字别具意味。“谁裁出”,字字铿锵,神味俱佳。“谁裁出”呼应着“绿丝绦”。“谁裁出”的“绿丝绦”?这种意义上的内在相联,不仅使“柳”的形象刻画步步加深,也使“柳”的描写笔笔伴着“碧玉”,处处使“碧玉”“杨柳”交融在一起,足见贺知章《咏柳》诗的艺术造诣高超。诗的第三句承上启下,使上下联串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月”,言春之早,乍暖还寒,杨柳返青,一派生机。“春风”,温柔,和煦,湿润,捕之无形,视之无影,然而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春风剪”应前句的“谁裁出”,“春风”应“谁”,“剪”对“裁”,回答第三句所问是那样的贴切,形象。诗人将一个十分抽象的问题,出人意外地作出了如此深刻艺术的回答,耐人寻味。特别是“春风——剪裁”,这种拟人化的写法,将人们习见的“剪”“裁”入诗,使“春风”成了实实在在的“剪刀”,剪出了春华大地上的花香鸟语,蜂飞蝶舞,烂漫春光。诗的结句提携着全诗,是最为精妙的一笔。“二月春风”承接着“细叶”和“绿丝绦”,“绿丝绦”的妆扮,“细叶”的初吐,都是从“二月春风”中化来的。“二月春风”又照应首句的“碧玉”,“碧玉”绿柳一体同“春”。杨柳的秀丽形象,婷婷然立于我们的眼前,给了我们春的温柔,柳的赏心,翠绿的悦目。总之,诗人笔下的柳,给了我们杨柳胜“碧玉”的美好感受,与对美好春天的向往。
综述
诗人对春柳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尽情地歌咏赞美春柳。诗人咏柳意在咏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热爱与向往。因为春是生命的源泉,春给大自然以无穷的活力与勃勃的生机。
诗句精巧,比喻贴切。第一句写美女“碧玉”,喻春柳;第二句写柳条,比作“绿丝绦”;第三句设问,问柳叶谁裁出;第四句作答,将“春风”比为“剪刀”,“春风”裁出。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早春二月的美好,表现了大自然造化工巧。
贺知章《咏柳》全诗是什么?释义是什么
1、《咏柳》——唐代贺知章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3、《回乡偶书·其二》——唐代贺知章
原文: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4、《采莲曲》——唐代贺知章
原文: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译文:会稽山上的雾气散了,显露出高峻的山体和葱郁的草木,明净的水面上没有风也起了水波。别说春天已经结束花草都凋谢完了,另有人在水流中央采摘菱叶和荷叶呢。
5、《题袁氏别业 》——唐代贺知章
原文: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译文:别墅主人和我没有见过面,偶来坐坐赏那林木和石泉。主人哪,不要发愁去买酒,口袋鼓囊囊,不缺打酒钱。
百度百科-回乡偶书二首
百度百科-咏柳
百度百科-采莲曲
百度百科-题袁氏别业
咏柳古诗原文及翻译
咏 柳 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①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②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③妆成:装饰,打扮。
④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⑤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⑥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⑦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⑧似:好像,如同,似乎 译文 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集中笔墨描写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妩媚飘逸的柳树。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从整体上写柳树,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妆扮起来的,用“碧玉”形容柳树的晶莹翠绿,突出了柳树的色彩美。俨然妙龄少女,亭亭玉立,妩媚婀娜,魅力无限。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写柳枝,诗人将垂挂披拂的柳枝比喻为少女盛装垂挂的千万条精美的丝带,巧妙地写出了柳树的轻柔婀娜的盛装之美。
在第三句中,诗人以疑问的形式巧妙地写了柳叶儿。“不知细叶谁裁出”,从形态上突出了柳叶精巧细致匀称的美。这一句同时又与第四句构成一种设问关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诗人自问自答,这一问一答,再加上一句形象化的比喻,将诗作由描写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描写春风。春风是大自然力量的象征,也是大自然创造力的象征。它既然能裁剪出细致匀称碧绿的柳叶,自然也就能裁出嫩绿鲜红的满园春色,裁出繁花似锦的整个春天,这就为读者想象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拂堤杨柳醉春烟”那般万紫千红的烂漫春天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咏唱了柳树,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贺知章《咏柳》的古诗
古诗《咏柳》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作品赏析: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看似写生机勃勃的柳树,实际上是通过赞美柳树,表达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全诗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咏柳》
咏柳唐贺知章的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我整理的贺知章《咏柳》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贺知章《咏柳》古诗1《咏柳》
碧玉1妆2成一树3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4。
不知细叶谁裁5出,
二月春风似6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写作背景
唐天宝三载,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官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
《咏柳》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贺知章《咏柳》古诗2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咏柳:一作《柳枝词》。
碧玉:形容柳树枝叶的颜色。这句说春天的新柳碧绿婆娑,如同玉树一般。
妆:装饰,打扮。
丝绦:丝带。这里借以形容柳条的.柔嫩轻盈。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译诗、诗意
春柳如同碧玉妆扮分外娇娆,
垂下的万千枝条好象绿色的丝绦。
是谁把这柳叶裁得如此精致,
原来二月春风——它恰似一把灵巧的剪刀。
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细 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着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C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咏柳唐贺知章的古诗如下: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咏柳:一作《柳枝词》。
碧玉:形容柳树枝叶的颜色。这句说春天的新柳碧绿婆娑,如同玉树一般。
妆:装饰,打扮。
丝绦:丝带。这里借以形容柳条的.柔嫩轻盈。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好了,今天关于“咏柳 贺知章古诗原文”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咏柳 贺知章古诗原文”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