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留侯论文言文翻译_留侯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zmhk 2024-05-24 人已围观

简介留侯论文言文翻译_留侯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好的,现在我来为大家谈一谈留侯论文言文翻译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关于留侯论文言文翻译的话题,我们开始说说吧。1.求苏轼《留侯论》的翻译、谢谢2.古之所谓豪之士者文言文

留侯论文言文翻译_留侯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好的,现在我来为大家谈一谈留侯论文言文翻译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关于留侯论文言文翻译的话题,我们开始说说吧。

1.求苏轼《留侯论》的翻译、谢谢

2.古之所谓豪之士者文言文译文

3.留侯论-----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此是什么意思啊

4.留侯论文言文

5.文言文挂科论

留侯论文言文翻译_留侯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求苏轼《留侯论》的翻译、谢谢

       作品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⑵。人情有所不能忍者⑶,匹夫见⑷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⑸然临⑹之而不惊,无故加⑺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⑻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⑼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⑽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⑾待天下之士。其平居⑿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⒀,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⒁,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⒂。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注释  ①本文为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制科”时所上《进论》之一。留侯即张良,字子房,他是“汉初三杰”之一,辅刘邦定天下,封为留侯。 ②节:操守。③这句话的意思是:常人在情感上总有不能忍耐的时候。④见:被。⑤卒:同“猝”。 ⑥临:逼近。⑦加:侵凌。⑧挟持者:指怀抱的理想。⑨圯:yí桥。⑩隐君子者:隐居逃避尘世的人。⑾刀锯鼎镬:四者皆古代刑具。借指酷刑。⑿平居:平日。⒀贲、育:战国时勇士。周代时著名勇士,卫人,传说能力举千钧。⒁《史记·留侯世家》:“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此语即说张良暗杀秦始皇的事。⒂伊尹、太公之谋:用智慧化解危机的谋略。伊尹,商之贤相,名挚。太公,太公望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周文王时太师。整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秦始皇当然不能使他惊怕,而项羽也不能使他暴怒了。 [1] 作品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以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故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很强盛,秦王嬴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末余之势可以驾驭(连上句意思是:在锋芒之势上,是没有可乘之机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 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本是秦始皇所不能惊惧他和项羽所不能激怒他的原因。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因此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对对方疲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外柔内刚,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吧(言外之意:正因为张良有能忍之大度,所以,尽管他状貌如妇人,却能成就大业,远比外表魁梧的人奇伟万倍)![1] 作品赏析  该文系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作者为答御试策而写的一批论策中的一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 “孺子可教”的典故即源于张良圯上受兵书之事。这个故事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以司马迁的才华慧识,以神怪入史且于篇末加以评注,常令后人对太史公秉笔直录产生怀疑。其实,早在宋代就有苏轼写了一篇《留侯论》,对此作了合乎情理的解释和发挥。 苏轼在文中独辟蹊径,化腐朽为神奇。依苏轼之意,圯上老人并非司马迁之所谓鬼物,而是秦代有远见卓识的隐君子,他的出现其意也不在授书,而是有意试一试张良的隐忍度的。张良曾在博浪沙行刺秦皇。事败之后隐姓埋名逃至下邳,圯上老人对此深为惋惜,特意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地挫折他。结果他能够忍耐,说明还是有可能成就大事的,所以圯上老人称他“孺子可教矣”。经苏轼这么解释,此事就具有了可信性。相比之下,司马迁对这段轶闻也是十分厚爱的,但他没有破除其封建迷信的神秘光环。苏轼之高明,终于使这段佳话点石成金。 这篇散文是苏轼早年所作,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博闻才识和独具匠心。文章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项羽、刘邦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发挥。作者引证史实层层递进,流转变化,不离其宗,抓住留侯能忍这一主线,进一步阐明张良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帝王大业。这篇文章能开能合,气势俊逸奔放,虽只有短短七百字,但言简意赅,分析透彻,鞭辟入里,显示了青年苏轼杰出的文学才华,千百年来成为立论文章的典范。 诗有诗眼,文也有文眼,尤其是立论文章,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即亮出了“文眼”:“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句话凝结了青年苏轼对世事人生波折的经验,有意无意之中为以后的奋斗撰写了座右铭。苏轼当年,屡遭贬谪,正是以忍为大德,才造就一个词、文、诗、书、画多方面的全才;也正由于此,才为宋代文坛上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豪放派。因此可以说,作者明写留侯之忍,实际上是以古喻今,告诫自己不能锋芒太露,面对复杂人生只有以忍才能成就大业。 苏轼这篇论文还给读者一个启示,好的素材还要善于运用,即使是文学大家也不能等闲视之,也需要有一个深入分析反复提炼的过程。[1]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诗与黄庭坚并称,词语辛弃疾并称,书法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的人物。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相关链接  东坡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以名状,而尤长于陈述叙事。留侯一论,其立论超卓如此。(明)杨慎 《三苏文范》 此文若断若续,变幻不羁,曲尽操纵之妙。(明)茅坤 《唐宋八大家文钞·苏文忠工文钞》卷十四引王慎中评语 此文得意在”且其意不在书“一句起,掀翻尽变,如广陵秋涛之排空而起也。(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四 编辑本段魏禧散文《留侯论》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留侯论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魏禧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留侯论(1) 客问魏子曰:“或曰:‘子房弟死不葬(2),以求报韩。’既击始皇搏浪沙中(3),终辅汉灭秦,似矣。韩王成既杀(4),郦生说汉立六国后(5),而子房沮之(6),何也?故以为子房忠韩者,非也。” 魏子曰:“噫,是乌足知子房哉(7)!人有力能为人报父仇者,其子父事之,而助之以灭其仇,岂得为非孝子哉?子房知韩下能以必兴也,则报韩之仇而已矣。天下之能报韩仇者,莫如汉,汉既灭秦,而羽杀韩王,是子房之仇,昔在秦而今又在楚也。六国立则汉不兴,汉不兴则楚不灭,楚不灭则六国终灭于楚。夫立六国,损于汉,无益于韩。不立六国,则汉可兴,楚可灭,而韩之仇以报。故子房之地决矣。” “子房之说项梁立横阳君也,意固亦欲得韩之主而事之,然韩卒以夷灭(8)。韩之为国与汉之为天下,子房辨之明矣。范增以沛公有天子气(9),劝羽急击之,非不忠于所事,而人或笑以为愚。且夫天下公器非一人一姓之私也(10),天为民而立君,故能救生民于水火(11),则天以为子,而天下戴之以为父。子房欲遂其报韩之志,而得能定天下祸乱之君,故汉必不可以不辅。夫盂子,学孔子者也,孔子尊周,而孟子游说列国,惓惓于齐梁之君(12),教之以王(13)。夫孟子岂不欲周之子孙王天下而朝诸侯?周卒不能;两天下之生民,不可以不救。天生子房以为天下也,顾欲责子房以匹夫之谅(14)、为范增之所为乎?亦已过矣![2] 作品注释  (1)留侯:张良,字子房,其祖先为韩人,祖父与父亲皆在韩为官。秦灭韩后,张良为刘邦谋臣,辅助汉朝灭项羽,定天下,受封为留侯。 (2)子房弟死不葬:《史记·留侯世家》载,韩国被秦吞灭后,张良连弟弟死了都不办丧事,用全部家财来求客刺秦始皇,为韩报仇。 (3)博浪沙:地名,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秦始皇东游,张良和刺客埋伏在博浪沙,用大铁锤击始皇,误中副车。始皇大怒,搜捕天下十日,但没有捉住张良。 (4)韩王成:韩国的诸公子,名成,人称横阳君。张良曾经游说项梁立横阳君为韩王,项梁依从,后为项羽所杀。 (5)郦生:郦食其(yì jī),刘邦的策士。他曾经向刘邦献策,要刘邦分封土地给六国后代,并授予他们王印,这样天下就会臣服,楚国也会来朝拜,恰好张良有事来谒见刘邦,知道刘邦已同意郦生的建议,当即劝阻刘邦,说:“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刘邦大骂郦生,急忙派人销毁已刻好的封印。 (6)沮:阻止。 (7)乌:何。 (8)夷灭:消灭。夷,平,诛锄。 (9)范增:项羽的谋臣,被尊为亚父,他屡次劝项羽杀刘邦,项羽不听,后郁愤病死。沛公:刘邦。 (10)公器:指名位、爵禄等。 (11)水火:喻困苦患难。 (12)惓惓:同“拳拳”,诚恳深切之意。 (13)王(wàng):成就王业。 (14)顾:却,反而。匹夫:庶人,平民。谅:忠诚守信。[2] 作品赏析  张良是韩国人,却做了汉朝的谋臣。这篇文章的论说中心表面上是:张良仕汉是否忠韩。共分两层论述:一、张良仕汉以报韩仇;二、张良仕汉以救天下之民。第二层是第一层的深化,尤其“天下公器非一人一姓之私”、“天下之生民不可以不救”等观点,实际上推倒了所谓忠韩的匹夫之见。 此篇是魏禧议论文的名篇,气势踔厉风发,层层推进,表现了他长于见识和议论的写作特色。[2] 作者简介  魏禧(1624—1681),字叔子,一字冰叔,号裕斋,又号勺庭,江西宁都人,明末诸生,入清朝后不做官,举家隐居在故乡翠微峰。从四十岁开始游历大江南北,所结交的都是明朝遗民。在清初文坛上很有地位,与兄魏际端、弟魏礼,均有文名,时称“宁都三魏”,又和侯方域、汪琬齐名,号“国初三家”。散文长于见识议论,各体风格不同,都能纵横变化,文随意尽。有《魏叔子文集》。[2]

古之所谓豪之士者文言文译文

        留侯论

        留侯论

        北宋·苏轼

        题解

        留侯即张良,字子房,其家族五世相韩,韩为秦灭,张良力求为韩复仇,力图反秦。张良是刘邦的重要谋士,后人将其作为智谋之士的代表。本文并非评论张良的一生功绩,而是从他当初的“不忍”转变为“忍”的事实,说明“忍小忿而就大谋”的道理。

       

        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54],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55],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56],而其志甚远也。

        注释

        [54]过:超出。节:志节,指志向和气概。

        [55]卒然:突然。卒,同“猝”。

        [56]挟持:指志向,抱负。

        译文

        古代所谓的英雄豪杰人物,必定有超出凡人的志向,能容忍一般人无法容忍的事情。普通人一旦受到侮辱,就会拔出刀剑,挺身去搏斗,这称不上是勇敢。天下那些真正勇敢的人,当面临意外时不会惊慌失措,当无缘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会发怒,这是由于他们的抱负很大,而他们的志向又很高远。

        原文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57],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58]。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注释

        [57]圯(yí):即桥,古代楚方言成桥为圯。

        [58]鼎镬(huò):古代残酷的刑具,借喻以暴力待人。

        译文

        张良从桥上老人那里得到兵书,这件事非常怪异;但是又怎能断定这位老人不是秦时隐居的高士,特意出来试探张良的呢?观察老人用以含蓄地表达自己意见的,都是圣贤相互警告劝诫之意;但世人却不明白这些,以为那老人是鬼怪,这是不对的。况且老人的用意并不在那本兵书上。当韩国灭亡的时候,而秦国正强盛,秦国用各种酷刑迫害天下贤士,那些平白无故被杀戮的人多不胜数。这时即使有孟贲、夏育这样的勇士,也都无能为力。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发锋是不好硬碰的。他的威势是不可随便凭借的。

        原文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59],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60]。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注释

        [59]间不容发:比喻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60]鲜腆:这里指没有恭维的言辞。腆,丰厚,美好。

        译文

        但张良忍耐不住愤怒之气,想凭借一个人的力量逞强于一次狙击之中。当时,张良与死亡的距离只有毫发之微,真的是太危险了。拥有家财万贯的富家子弟,绝对不会死于盗贼之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知道生命的可贵,而不值得为盗贼之类的事而去死。张良凭着他超群的才干,不去策划伊尹、太公之类安邦定国的谋略,而只想采取荆轲、聂政这种行刺的小计策,完全因为侥幸才得以不死,这正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感惋惜的事。所以,老人在他面前故意摆出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地挫伤他。让他有忍耐之心,然后才可以去完成伟大的事业,所以老人说:“这年轻人是可以教诲的。”

        原文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61]。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62],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63],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注释

        [61]肉袒:解开衣襟,露出肩头胸口的皮肤,表示情愿受责罚。

        [62]报人:向人报仇。

        [63]油然:顺从的样子。

        译文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伯袒露着胸脯,牵着羊去迎接他。楚庄王说:“郑国的国君能够屈居人下,必定会得到百姓的信任并为他所用。”于是就撤兵而去。越王勾践被围困于会稽山上,就率臣下妻子投降吴国,做吴王的奴仆侍妾,长达三年也未表倦意。如果只有报仇的志向,却又不能屈居人下,那不过是普通人的刚烈。至于那桥上老人认为张良才华有余,又担忧他度量不足,所以才狠狠地挫伤他年轻人的刚强锐利之气,使他能够忍住小愤怒而成就大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与张良素昧平生,突然在乡野之间相遇,却又命令张良去做捡鞋穿鞋这种奴仆做的事情,而张良也自然而然地顺从去做而不以为怪,这也正是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慌,而项羽不能使他暴怒的原因。

        原文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64]!

        注释

        [64]“此其”一句:意思是说,张良相貌柔弱,而志节过人,经桥上老人指点,能够忍人之所不能忍,这正是张良的长处。欤:句尾叹词。

        译文

        考察汉高祖之所以取胜而项羽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能忍和不能忍的区别罢了。项羽正因为不能忍耐,所以百战百胜而轻易出兵。而汉高祖刘邦能够忍耐,善于保存实力,蓄养他的全部精锐等待对方疲惫之机,这正是张良教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立为王时,刘邦大怒,表现在言词和神情上。由此看来,刘邦还有刚强而不能忍耐的习气,如果不是张良,又有谁能成全他兴汉呢?太史公司马迁曾猜测张良一定是体材魁梧壮伟的人,但实际上他的体态、容貌竟像女子一样,与他的志气很不相称。唉,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是张良的缘故吧!

        评析

        本文是苏轼的名作之一。名为论诸侯之忍,实则以古喻今,告诫自己不能锋芒太露,面对复杂人生,只有以忍才能成就大业。

        文章首句即立论:豪杰之士贵在能“忍”,全文以“忍”字为纲。立论之后则引出张良,先以“张良遇圯上老人”这一事件展开评论,后回顾其以匹夫之力击秦王的“不忍忿忿之心”,对传统的神秘观点进行了批判。

        同时,文章还采用“类比”的手段,拿匹夫之勇与天下大勇作比,拿伊尹、太公之谋与荆轲、聂政之计作比,又从浩瀚的史料中列举古人郑伯、勾践能忍辱负重之史实,将刘邦、项羽的忍与不忍作对比,以说明“小不忍则乱大谋”,从而确立“忍小忿而就大谋”这一论点。

        自古至今就有“忍一时风平浪静”的说法,可是一到关键时刻,人们往往控制不住情绪而做出冲动的事情来。本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道理:小事要忍才有可能成就大事。激动往往会断送自己的退路,而陷入无法挽回的地步。

        全文以严肃的议论开始,以“闲笔”作收尾,含蓄深刻,饶有趣味。

留侯论-----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此是什么意思啊

       1. 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 爱问

        留侯论〔宋〕苏轼 原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译文古代所谓的豪杰之士,必定有超过常人的节操,以及常人在情感上不能忍耐的气度。普通人一旦受到侮辱,就拔出宝剑跳起来,挺身去决斗,这可谈不上勇敢。

        世界上有堪称“大勇”的人,当突然面临意外时不惊慌失措,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的抱负很大,而他们的志向又很远。

2. 英语翻译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

        留侯论〔宋〕苏轼 原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译文古代所谓的豪杰之士,必定有超过常人的节操,以及常人在情感上不能忍耐的气度.普通人一旦受到侮辱,就拔出宝剑跳起来,挺身去决斗,这可谈不上勇敢.世界上有堪称“大勇”的人,当突然面临意外时不惊慌失措,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的抱负很大,而他们的志向又很远.。

       

3. 古文《大勇》译文

        大勇

        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 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 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译文 在古代称得上豪杰之士的人,一定具有超越常人的气度和节操。普通人遇到了 难以忍受的事情时,就会拨出剑来,冲上去捞斗,这算不上真正的勇敢。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对于意外事件的突然降临一点也不惊慌,无缘无故对他加以侮辱能够 不被激怒,这就是因为他的抱负十分宏大,志向特别高远的缘故。

留侯论文言文

       此:这。

       整句意思是: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

       出自北宋苏轼《留侯论》,原文节选: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

       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宋仁宗嘉佑五年,苏轼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今河南伊阳西主簿属正九品。苏轼未赴任,经欧阳修、杨畋等推荐,寓居怀远驿,精心准备制科考试。试前,苏轼上杨畋、富弼等人二十五篇《进策》、二十五篇《进论》,《留侯论》就是《进论》中的一篇。

       主旨赏析:

       此文并不全面评论张良的生平和功业,而只论述他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的过人之节。这个问题过去未有人道及,是作者的创见。

       开头这一段是立论,提出能忍、不能忍这个命题。“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是泛言,举凡忠勇、坚毅等等超乎常人的节操,全都包括在内。以下则扣住《留侯论》本题,加以申说,将“过人之节”具体到“忍”字。

       说“忍”,又是从“勇”字来说,提出匹夫之勇不算勇,也就是说,能忍,才是大勇;而其所以能忍,又是因为抱负甚大,志向甚远的缘故。

       表面看来,勇和忍似乎是对立的,作者却指出了它们的统一性,充满辩证法,非常精警深刻。这是作者的基本论点,也是全篇的主意。虽然这里并未指名,实际是对张良而言。

       百度百科-留侯论

文言文挂科论

       1. 留侯论的文言文翻译和答案

        留侯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⑵。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⑶,匹夫见⑷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⑸然临⑹之而不惊,无故加⑺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⑻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⑼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⑽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⑾待天下之士。其平居⑿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⒀,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⒁,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⒂。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注释 ①本文为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制科”时所上《进论》之一。

        留侯即张良,字子房,他是“汉初三杰”之一,辅刘邦定天下,封为留侯。②节:操守。

        ③这句话的意思是:常人在情感上总有不能忍耐的时候。④见:被。

        ⑤卒:同“猝”。突然,仓猝⑥临:逼近。

        ⑦加:侵凌。⑧挟持者:指怀抱的理想。

        ⑨圯:yí桥。⑩隐君子者:隐居逃避尘世的人。

        ⑾刀锯鼎镬:四者皆古代刑具。借指酷刑。

        ⑿平居:平日。⒀贲、育:战国时勇士。

        周代时著名勇士,卫人,传说能力举千钧。⒁《史记·留侯世家》:“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此语即说张良暗杀秦始皇的事。⒂伊尹、太公之谋:用智慧化解危机的谋略。

        伊尹,商之贤相,名挚。太公,太公望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周文王时太师。

        整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秦始皇当然不能使他惊怕,而项羽也不能使他暴怒了。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

        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

        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

        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

        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很强盛,秦王嬴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

        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末余之势可以驾驭(连上句意思是:在锋芒之势上,是没有可乘之机的)。

        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 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

        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 *** 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

        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

        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

2. 古文《留侯论》翻译

        留侯论全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圮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圮上之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做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困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毙。

        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人,不称其志气。

        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留侯论》译文 在古代称得上豪杰之士的人,一定具有超越常人的气度和节操。普通人遇到了难以忍受的事情时,就会拨出剑来,冲上去捞斗,这算不上真正的勇敢。

        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对于意外事件的突然降临一点也不惊慌,无缘无故对他加以侮辱能够不被激怒,这就是因为他的抱负十分宏大,志向特别高远的缘故。 张良在圮上接受一位老人赠兵书的传说,这件事确实太怪诞不经了。

        那怎么能知道不是秦代隐居的君子,特意出来考验张良的呢?看他们各自都有不便道破的深意,是有大智者在相互进行着揣摩和试探。世俗之见把圮上老人看作鬼神本来就已经错了,还把老人的用意看作是向张良授书就更不对了。

        当韩国灭亡,秦国正处在强盛的时候,秦国用刀、锯、鼎、镬等种种酷刑,来对付天下有才能的人。平白无故道到杀戮的人,真是难以计其数。

        那时即使有古代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无法施展他们的本领。像秦始皇那样施行严刑峻法非常急切的人,他的锋芒的确势不可挡,但是等到他疲惫的时候却有机可乘。

        然而少年张良却不能忍耐一时的激愤,想用个人的力量,在一次阻击之中逞强。张良虽然侥幸没有死,但实际上生死之间连一根头发也容不下,那是何等危险呵!贵族子弟,不愿死于盗贼之中,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不屑于在同盗贼相斗中死去。

        像张良这样出类拔萃的人才,不像伊尹和姜太公那样去深谋远虑,却只想采用荆轲与聂政那样行刺的小计谋,企图在侥幸中保存性命,这正是圮上那位老人为他感到深深惋惜的地方。正因为如此,老人才故意在他面前摆出高傲无礼的姿态,让他受到狠狠地 *** ,如果能够忍受下去,他才可能真正成就一番大事业。

        (他真的忍受下来了)所以老人才说:“这小子是可以教好的!” 楚庄正在宣公十二年讨伐郑国时,郑襄公曾袒露着上身,牵着羊去迎接他以表示臣服。楚庄王说:“一国之君能这般屈己尊人,他的百姓必定信服他并为他卖命。”

        于是他下令退兵言和。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困于会稽山上,被迫带着臣妾到吴国去做人质,在那里整整三年没有流露出任何厌倦与不满。

        少时张良虽有复仇大志,却不能屈己尊人,这不过是凡夫俗子的勇猛。那位圮上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但担心他缺乏度量,所以才无情地挫伤他那年轻气盛的刚 *** 躁的脾气,让他能够忍受那些微不足道的愤怒,而去实现他远大的谋略。

        圮上老人与张良平生素不相识,突然在荒野相遇,却傲慢地命令张良去替他干奴仆所做的事,而张良却十分坦然地去做了,一点也没有惊诧愤怒的情绪,这就说明张良已经成熟了,秦始皇已经不能惊扰他的谋略而使其盲动,项羽也无法使他激怒而去冒险了。 现在来看刘邦、项羽争夺天下,最后刘邦之所以能胜,项羽之所以失败,完全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

        项羽正因为不能忍耐,虽然所向无敌,但他滥用武力任性暴怒终归失败。刘邦却能够忍耐,保存实力发展壮大,等待时机而最后消灭项羽。

        这完全是张良给他谋划的结果。后来当淮阴侯韩信夺取齐地之后请求刘邦封他为假王时,刘邦大怒,立刻从言语和面部表现出来。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还是不善于忍耐,要不是张良及时劝阻他能最终获得胜利么? 司马。

3. 文言文留侯论原文是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圮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圮上之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做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困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毙。

        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人,不称其志气。

        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4. 文言文《留侯论》的翻译

        客问魏子曰:“或曰:‘子房弟死不葬[2],以求报韩。’既击始皇搏浪沙中[3],终辅汉灭秦,似矣。韩王成既杀[4],郦生说汉立六国后[5],而子房沮之[6],何也?故以为子房忠韩者,非也。”

        魏子曰:“噫,是乌足知子房哉[7]!人有力能为人报父仇者,其子父事之,而助之以灭其仇,岂得为非孝子哉?子房知韩下能以必兴也,则报韩之仇而已矣。天下之能报韩仇者,莫如汉,汉既灭秦,而羽杀韩王,是子房之仇,昔在秦而今又在楚也。 六国立则汉不兴,汉不兴则楚不灭,楚不灭则六国终灭于楚。夫立六国,损于汉,无益于韩。不立六国,则汉可兴,楚可灭,而韩之仇以报。故子房之地决矣。”

        “子房之说项梁立横阳君也,意固亦欲得韩之主而事之,然韩卒以夷灭[8]。韩之为国与汉之为天下,子房辨之明矣。范增以沛公有天子气[9],劝羽急击之,非不忠于所事,而人或笑以为愚。且夫天下公器非一人一姓之私也[10],天为民而立君,故能救生民于水火[11],则天以为子,而天下戴之以为父。子房欲遂其报韩之志,而得能定天下祸乱之君,故汉必不可以不辅。夫盂子,学孔子者也,孔子尊周,而孟子游说列国,惓惓于齐梁之君[12],教之以王[13]。夫孟子岂不欲周之子孙王天下而朝诸侯?周卒不能;两天下之生民,不可以不救。天生子房以为天下也,顾欲责子房以匹夫之谅[14]、为范增之所为乎?亦已过矣!

        注释:

        [1]留侯: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祖、父皆仕韩。秦灭韩后,张良为汉刘邦谋臣,辅汉灭项羽,定天下,受封为留侯。[2]《史记留侯世家》载,韩国被秦吞灭后,张良连弟弟死了都不办丧事,用全部家财来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3]博浪沙:地名,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秦始皇东游,张良和刺客埋伏在博浪沙,用大铁锤击始皇,误中副车。始皇大怒,大索天下十日,没有捉住张良。[4]韩王成:韩国的诸公子,名成,人称横阳君。张良曾经游说项梁立横阳君为韩王,项梁乃从,后为项羽所杀。[5]郦生:郦食其(yì jī),刘邦的策士。他曾经向刘邦献策,要刘邦分封土地给六国后代,并授予他们王印,这样天下就会臣服,楚国也会来朝拜,恰好张良有事来谒见刘邦,知道刘邦已同意郦生的建议,当即劝阻刘邦,说:“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刘邦大骂郦生,急忙派人销毁已刻好的封印。[6]沮:阻止。[7]乌:何。[8]夷灭:消灭。夷,平,诛锄。[9]范增:项羽的谋臣,被尊为亚父,他屡次劝项羽杀刘邦,项羽不听,后郁愤病死。沛公:刘邦。[10]公器:指名位、爵禄等。[11]水火:喻困苦患难。[12]惓惓:同“拳拳”,诚恳深切之意。[13]王(wàng):成就王业。[14]顾:却,反而。匹夫:庶人,平民。谅:忠诚守信。

        ===================================================

        我再口头翻译一下:

        客人问魏子说:"有的人说:'张子房的弟弟死了,但不下葬,是为了报答韩国'既然在搏浪沙打击秦始皇(PS.这里插段故事:[秦灭韩。当时

        子房还很年轻,没有来得及做韩国的官,但国破家亡却让他尝到了切

        肤之痛,于是不惜倾家荡产而谋求刺客,以灭暴秦,报家国之仇。后

        来,他终于访得一位力士,认为可堪重托,便铸铁为椎,重一百二十

        斤,趁始皇东巡之际,让那位力士潜伏道旁,待始皇车队驶过,力士

        借风沙作掩护,奋力抛出铁椎,却误中了副车,没有成功。])最后辅佐大汉消灭了秦国,好象是这样.韩王成既然被杀了,郦食其游说汉(指刘邦)分封土地给六国后代,而张子房阻止了了这种做法.为什么呢?所以认为张子房是忠与韩国的,不是这样的."

        魏子说:“呵呵(我翻译的,有特色吧?),是多么了解张子房啊!别人有能力帮人报父仇,那个人辅佐他,而帮助他以报自己的仇,这不是孝子吗?子房知道韩国的后人能够凭自己的力量复兴,只报灭韩大仇就够了.天下能报韩国被灭大仇的,只有大汉.汉既然已经灭了秦,而韩王被杀,是张子房的个人仇恨,以前是秦国现在有是楚国了.继续留着六国的话则大汉不能兴盛强大,大汉不能强大就无法消灭楚国.楚国不能消灭则六国终将会被楚国所消灭.宗上所述留着六国,对大汉没有好处,对韩国也没好处.不留着六国,大汉可以兴盛强大,可以消灭楚国,而且韩国的仇也可以报,所以张子房这样决定."

       1. 文言文留侯论译文

        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值得算作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为什麽能够这样呢?因为他胸怀大志,目标高远(的缘故)啊。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麽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於授给张良兵书(而在於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在韩国已灭亡时,秦朝正很强盛,秦王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末余之势可以驾驭(连上句意思是:在锋芒之势上,是没有可乘之机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麽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藉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 *** 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耽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麽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自然,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恐,项羽不能使他发怒。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於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因此随随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养那完整的刀锋(把自己的精锐实力保养得很好,等待对方的衰弊),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吧(言外之意:正因为张良有能忍之大度,所以,尽管他状貌如妇人,却能成就大业,远比外表魁梧的人奇伟万倍)!

2. 文言文仿写

        挂科论六科破灭,非笔不利,战不善,弊在座位。

        位差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五科互挂,率位差耶?曰:不抄者以抄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位差也。

        君以自写之外,小则选择,大则证明。较君之自写,与抄袭而得者,其实百倍;老师之所抓,与君之自投,其实亦百倍。

        则君之所大欲,师之所大患,故不在抄矣。思厥学姐,曝霜露,斩荆棘,以有几题之利。

        尔等视之不甚惜,自投罗网,如弃草芥。高数抓几个,代数抓几个,然后赴教导处训之。

        回班再看,而抄者又至矣。然则抄题之人有限,老师之欲无厌,抄之弥繁,抓之愈急。

        故不抄则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补考,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抄为主,以蒙为辅,蒙抄结合,肯定及格。”此言差矣。

        英语未尝抄袭,终继四科迁灭,何哉?自写而不抄袭也。英语既丧,C语言亦不免矣。

        开学之初,始有远略,能守及格,义不抄袭。是故逃课虽繁而后学也,斯恐补考之效也。

        至考试以抄袭为计,始速祸焉。高数尝五战于室,五败而零胜。

        后击高数再,信心连却之。自微观以失败,宏观又失意,惜其看书而不终也。

        然体育处五科革灭殆尽之际,可谓体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考前各爱其科,求爱勿附于人,逛街不行,决心犹在,则胜负之数,及格之理,当与教授相较,或未易量。

        悲夫!以抄袭之心,盖平时之努力,以求抄之心,靠班上之奇才,并力考场,则吾恐看之也不清晰也。呜呼!有如此之闲,而为补考积威之所劫,日怕月怕,以趋于亡。

        为学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大学与中学皆学习,其势弱于中学,而犹有可以不抄而过之之势。苟以大学之大,下而从学长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学长下矣。

3. 文言文《深虑论》翻译

        译文: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亚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

        唐丈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丈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利天道啊!

        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法术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限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迅速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天心,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希望危亡,这从道理上是讲不过去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

4. 挂科理由,求作一首诗,搞笑内容的,求大神

        拿到试卷透心凉,一紧张,词汇忘。

        似曾相识,解释却不详。

        语法阅读两茫茫,看作文,泪千行。

        两小时后出考场,见同窗,共悲伤。

        如此成绩,无脸见爹娘。

        待到成绩发榜日,楼顶上,富士康。

        挂科诗

        高中挂科并无妨,大专挂科心慌慌。

        年年挂科年年瘦,怎去骗过咱爹娘?

        如梦令 挂科词

        去年嬉戏无度,

        上网不知归路,

        学习不抓紧,

        引来挂科有数。

        何故?何故?

        刻苦意志当树!

        挂科名言

        鲁迅:世界上本没人挂科,只是上网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挂科。

        臧克家:有的人作弊,他已经挂了,有的人学了,他就没挂。

        徐志摩:轻轻的,我挂了,正如我轻轻的被抓。

        我轻轻的招手:“第三题答案是啥?”

        青梅煮酒论挂科

        操曰:“玄德久学四方,必知当世挂科之人。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备肉眼安识挂科之人?”

        操曰:“休得过谦。”

        玄德曰:“备叨恩庇,得学于此。天下挂科之人,实有未知。”

        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玄德曰:“淮南袁术,可能挂科?”

        操笑曰:“学习刻苦,我早晚赶上之”

        玄德曰:“河北袁绍, 可能挂科?”

        操笑曰:“ 袁绍能够作弊,非挂科之人也”

        玄德曰:“荆州刘表可能挂科?”

        操曰:“刘表贿赂老师,未挂科也。”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六班班长——孙伯符可曾挂科乎?”

        操曰:“孙策有好父亲,未挂科也。”

        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曾挂科乎?”

        操曰:“刘璋虽刚刚及格,何足挂科!”

        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

        操鼓掌大笑曰:“蒙混过关,何足挂科!”

        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操曰:“夫挂科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 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挂科者,惟使君与操耳!”

        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操笑曰:“丈夫亦畏挂科乎?”

        玄德曰:“圣人闻挂科必补考,安得不畏?”

       今天关于“留侯论文言文翻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