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鹊桥仙陆游诗歌鉴赏

zmhk 2024-05-20 人已围观

简介鹊桥仙陆游诗歌鉴赏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谈论鹊桥仙陆游诗歌鉴赏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常见和深入的问题,我将详细回答每一个问题,并分享我的见解和观点。1.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寄

鹊桥仙陆游诗歌鉴赏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谈论鹊桥仙陆游诗歌鉴赏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常见和深入的问题,我将详细回答每一个问题,并分享我的见解和观点。

1.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寄予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3.鹊桥仙陆游古诗原文及翻译

4.鹊桥仙·七夕翻译及赏析

鹊桥仙陆游诗歌鉴赏

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蜀,曾一度任南郑(今陕西汉中)军职,不久改调成都参议官,投闲置散,抱负难展,失意之极,因咏啼鹃以抒怀抱。通篇借物寓情,以环境冷落渲染凄凉气氛,以莺燕无声反衬杜宇啼鸣,悲凉悉苦。

        梦中还是从戎南郑的边城角声,醒来却是闻羁旅成都的杜鹃啼鸣。"千里曜戈甲"的壮景,由此破碎为茅檐孤灯的暗夜;那"气吞残虏"的雄怀,又何堪临对这春晚的"连江风雨"?杜鹃是蜀中望帝的化身,它的啼鸣,似乎总在提醒羁人"归去"。但放翁的志向,本就在"欲倾天上银河水,净洗关中胡虏尘",他也曾在诗中再三申诉:"四方男儿事,不敢恨飘零。"那么,这"故山"就不应只指故乡山阴,当还包含了半壁液沦落的故国河山。而半世飘然的"羁旅",更还伴和着"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无限悲慨了。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寄予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鹊桥仙 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

鹊桥仙 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清代 顾太清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栏干斜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

        闺中女伴、天边佳会,多事纷纷祈祷。神仙之说本虚无,便是有、也应年老。

注释

        玉绳:星名。常泛指群星。

        闺中女伴:指画中联吟赋诗的仕女们。

鉴赏

        词作于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太清三十九岁。

        这是一首题画词,画为云林所绘《闰七夕联吟图》的仕女图。七夕联吟的是画的主题,所以词人从七夕写起。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佳期,银河的鹊桥架起来了。因为作画之时时逢闰七月,有了两个佳期,桥也再次“重驾”,而人间也有了两次乞巧活动,女子们希望乞得终生幸福,找到一位如意郎君的机会也有两次。词人问,她们在斗转星移,星光也在移动的夜晚,不知乞得了多少天机。词人对此提出了疑问。因为年年有七巧节,也年年有乞巧活动,但妇女们也未必总是幸福,原因是世间总是“多事纷纷”。神话故事,本来“虚无”,“便是有”,牛郎织女“也应年老”了。词人对于男女婚姻爱情的幸福的追求寄予同情,但又做出疑惑的结论,这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幅仕女图,住在表现女性美,其中也包括了画中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美。词人舍弃了历来对于这种美的歌颂,而别出机杼地引导出了一个富有哲理性的命题,即美丽的愿望,在人间常常是难以如愿的。它启发人思考,同时也深化了词的思想主题。

鹊桥仙 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译文

        今夜是牛郎织女会面的好时光,这对相会的夫妻懒得再眉耕织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娇美的月亮姊姊蹙紧了娥眉,风阿姨兴风吹雨天地反常。

        相见匆匆忙忙,短暂的聚首真不如不见,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2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带回品尝。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传说牛郎织女此夜渡过银河相会。

        双星:指牵牛、织女二星。

        慵(yōng):懒。

        娟娟(juān juān):美好的样子。

        月姊(zǐ):月宫中的仙子。

        颦(pín):皱眉。农历初七月亮将及半圆,因言满眉颦。

        风姨:传说中司风之神。原眉风伯,后衍眉风姨。

        草草:匆匆之意。

        争如:怎么比得上。这里是还不如的意思。

        不抵:不如,比不上。

赏析:

        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人的心灵。在吟咏牛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渲染。“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岁华纪丽》卷三“七夕”引《风俗通》),与牛郎相会,故又称双星节。此时银河两岸,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绩,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了。起笔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下韵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写出,笔墨从牛女宕开,笔意隽永。“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然兴风吹雨骚骚然(风姨为青年女性风神,见《博异》)。这些仙女,都妒忌着织女呢。织女一年才得一会,有何可妒?则嫦娥悔恨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风姨之风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难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织女爱情之难能可贵更可知。不仅如此。有众仙女之妒这一喜剧式情节,虽然引出他们悲剧 * 情。词情营造,匠心独运。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下片,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相会情景一笔带过,更不写“忍顾鹊桥归路”的泪别场面,而是一步到位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的心态。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词人运笔处处不凡,但其所写,是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间化。显然,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人,才能对牛郎织女心态,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结笔三句紧承上句意脉,再进一层刻画。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负荷的新恨归去。年年岁岁,七夕似乎相同。可谁知道,岁岁年年,其情其实不同。在人们心目中,牛郎织女似乎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已。

        然而从词人心灵之体会,则牛郎织女的悲愤,乃是无限生长的,牛郎织女之悲剧,乃是一部生生不灭的悲剧,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剧。牛郎织女悲剧的这一深刻层面,这一可怕性质,终于在词中告诉人们。显然,词中牛郎织女之悲剧,有其真实的人间生活依据,即恩爱夫妻被迫长期分居。此可断言。“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曲词)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匪夷所思。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现代黑色幽默庶几近之)全词辞无丽藻,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范成大之诗,如其著名的田园诗,颇具泥土气息,从这里可以印证之。最后,应略说此词在同一题材的宋词发展中之特殊意义。宋词描写牛郎织女故事。多用《鹊桥仙》之词牌,不失“唐词多缘题”(《花庵词选》)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欧阳修,中有秦少游,后有范成大。欧词主旨在“多应天意不教长”,秦词主旨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词则旨在“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可见,欧词所写,本是人之常情。秦词所写,乃“破格之谈”(《草堂诗馀隽》),是对欧词的翻新、异化,亦可说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词则是对欧词的复归、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纵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总是人心,无限漫长之别离,生生无已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来得更为广大。故成大此词,也是对秦词的补充与发展。从揭橥悲剧深层的美学意义上说,还是是对秦词之一计算。欧、秦、范三家《鹊桥仙》词,呈现一否定之否定路向,显示了宋代词人对传统对人生之深切体味,亦体现出宋代词人艺术创造上不甘逐随他人独创精神,当称作宋代词史上富于启示性之一佳话。

鹊桥仙 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宋代:赵以夫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译文: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佳人的心事有谁能够知晓呢!与他相逢的初次是在自己的小红楼一次宴会,那是个天凉暑退、夜色沉沉的难忘之夜。竹韵荷风,多么美丽,幽僻的场所,二人初通情爱之后的再度相逢。短暂相会很快过去了,就像空中飘浮的云彩,霎那间消逝得无影无踪,一去而不复返了。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泪珠滴落,湿润了精美的信笺;小楼中仍然弥漫着珠饰的香气。然住事如过眼烟云,旧情终难以续,苦苦思恋的结果呢,却不过是徒增烦恼而已。牛郎织女银河相阻,尚有每年七夕鹊桥相会,可是自己却与情人永无相见之日。

注释:

        翠绡(xiāo)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鹊桥仙:词牌名。富沙:地名,即古建瓯县城,为词人任职所在之地。翠绡:疏而轻软的碧绿色的丝巾,古代女子多以馈赠情人。

        锦笺(jiān)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锦笺:精致华美的信纸。珠:珍珠镶嵌的首饰,是“再相逢”时的赠物。歇:消散。

赏析:

        这首词是为友人写的伤离之作,抒写作者对歌伶乐伎及其所代表的那个社会阶层不幸女性们的深切同情。全词上片写欢情,下片写离恨,中间用“又还”句过渡,铺排得体,结构紧密,笔淡而情浓,是篇较有特色的作品。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是说在初秋日,天凉暑退,夜色沉沉。在她的小楼中,在七夕的宴席上,她偷偷地赠给他一条碧色的丝巾,表述她内心的情意。依内容次序,三句应当逆读,词中这样安排,即使句子顿挫有味,亦能突出“翠绡”一语。翠绡是疏而轻软的碧绿色的丝巾,古代女子多以馈赠情人。翠绡传情,故夜宴亦倍添欢乐,天气也仿佛格外清爽。总之,那天晚上他沉浸在欢乐与幸福之中,一切都完整地、甜蜜地保留在他心上。“欢宴”二字,写场面、气氛,烘托出恋人,当时的欢乐与幸福。“欢宴”与“翠绡”句对照,说明:她在“欢宴”的大庭广众之中偷偷赠物传情,她爱得是那样深,那样急切,简直有点忘乎所以。这一句寥寥数字勾勒出情事的美好:节日、时间、地点、天气到人物,无不美好,让人难以忘怀。

        “竹边荷外再相逢”句则是说这是暗通情愫之后的一次幽会,地点在荷塘附近的丛竹旁边。前者席上初逢,只能借物传情,这回则可以尽情地互诉衷曲了。但是,作者的笔峰一转,传达的情意变了。如果说前一句是美好的幸福,这一句则是美好的惆怅,因为在苦苦盼望之后的相会是那么匆匆逝去,就像“碧云飞去”一样,不能不令人无奈、愁苦。这两句对往昔的回忆,自然引出下片的千缕闲愁,万种情思。

        “锦笺”二句,睹物怀人,叹惋无尽。锦笺,精致华美的信纸,是她捎来的信笺。珠,珍珠镶嵌的首饰,是“再相逢”时的赠物。二句写欢聚已逝只能面对她情意绵绵的信和尚带余香的赠物空自追念,低回不已。一“尚”、一“未”,写记忆犹新,前情在目,上承情事,下启愁怀。锦笺墨迹未干,珠饰还散发着她的香气,而往事浮云,旧情难续。万种愁怀,由“空惹”一句道出。说“空惹”,或许是由于信物尚存,难成眷属;或许是由于旧情未泯,人已杳然。总之,这在封建社会是常见的爱情的悲剧。悲剧已成,“锦笺”“珠香”,于事无补:“闲愁千缕”,也是自寻烦恼罢了。但是,惹出“闲愁千缕”的,不仅是她的所赠,还有七夕这个敏感的夜晚以及跟它有关的神话传说。

        韩鄂《岁华记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古人七夕词,无不提到牛郎织女,感慨他们一年才一见的刻骨相思,但秦观却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有新意也有深意。赵以夫此词也是更进一步地写,认为自已和情人还不如牛郎织女,他们尚能一年一见,而自己和情人的再见却杳杳无期。

        总之,上片写欢情,下片写离恨,中间用“又还”句过渡,铺排得体,结构紧密。上下互相映衬,中心十分突出。全词笔淡而情浓,是篇较有特色的作品。

鹊桥仙 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4

        鹊桥仙·七夕

        宋代: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译文及注释

        缑(gōu)山仙子,高清云渺(miǎo),不学痴(chī)牛騃(ái)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缑山:在今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云渺:高远貌。痴牛騃女:指牛郎织女。在这里不仅限于指牛郎织女,而是代指痴迷于俗世的芸芸众生。凤箫声: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时人: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客槎(chá)曾犯,银河微浪,尚(shàng)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槎:竹筏。银河:天河。尚:还。前缘:前世的因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注释

        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

        缑(gōu)山:在今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

        云渺(miǎo):高远貌。

        痴(chī)牛騃(ái)女:指牛郎织女。在这里不仅限于指牛郎织女,而是代指痴迷于俗世的芸芸众生。

        凤箫声: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

        时人: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槎(chá):竹筏。

        银河:天河。

        尚(shàng):还。

        前缘:前世的因缘。

创作背景

        熙宁七年(1074年),词人和陈令举坐船游玩,一边喝酒,一边快乐的畅谈,然而相聚总是要分离的,为了表达对陈令举的依依不舍,词人便写下这首词送给他。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

        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

赏析二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赞美王子乔仙心超远,若有若无,不去学习牛郎织女身陷情网,作茧自缚。“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承接前文,刻画王子乔超凡脱俗的形象。王子乔吹箫奏凤凰之鸣,挥手告别时人,乘鹤而去,令人羡慕。王子乔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弃仙位陷于情网的织女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词人渴望像王子乔一样能够遗世独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词人对陈令举离别情思的开导之语。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借用晋人遇仙的神话故事,比况几位友人曾冲破银浪泛舟而行。“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写欢乐的地方很少,很快就面临离别。“相逢一醉是前缘”,写自己和友人的相聚,“风雨散、飘然何处”,写朋友分别之后各自离去。“一醉是前缘”,含慰藉之意,“飘然何处”,蕴含无限的感慨之情。

        全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用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的超凡脱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态。

鹊桥仙陆游古诗原文及翻译

       上片是写夜闻鹃鸣的环境,着重于气氛的渲染.杜鹃本来就是一种“悲鸟”,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啼鸣,更加使人感到愁苦不堪.接着下片就写愁苦情状及内心痛楚.

        在故乡听鹃当然引不起羁愁,之所以“不堪听”,就是因为打动了岁月如流、志业未遂的心绪,而今坐客他乡更增加了一重羁愁.

        他的岁月蹉跎之感是融合了对功名的失意、对时局的忧念:“况半世、飘然羁旅!”从这痛切的语气里,可以体会出他对朝廷如此对待自己的严重不满.

鹊桥仙·七夕翻译及赏析

       下面列举出鹊桥仙陆游的古诗原文及翻译:

       鹊桥仙 华灯纵博

       原文: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官家 一作:君恩)

       翻译:当年在装饰华丽的灯台纵情地博弈,骑着骏马猎射驰骋,谁还记得我当年豪壮的军旅生活?当年一起酣饮耽乐的人如今都已封侯进爵,只有我等独自去做那隐居江边的渔翁。

       轻舟有八尺余长,撑着低低的三扇篷,独自在烟雨中享受这长满苹草的水边景色。镜湖本来就属于像我这样的闲适之人,又何必非要你“官家”赐与不可呢?

       鹊桥仙 夜闻杜鹃

       原文: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翻译: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年已半百,一畸零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园的杜鹃,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不堪听闻矣。

       鹊桥仙·七夕翻译及赏析1

鹊桥仙·七夕

        作者: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鹊桥仙·七夕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夜是牛郎织女会面的好时光,这对相会的夫妻懒得再为耕织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娇美的月亮姊姊蹙紧了娥眉,风阿姨兴风吹雨天地反常。

        相见匆匆忙忙,短暂的聚首真不如不见,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带回品尝。

注释

        1、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传说牛郎织女此夜渡过银河相会。

        2、双星:指牵牛、织女二星。

        3、慵(yōng):懒。

        4、娟娟(juān juān):美好的样子。

        5、月姊(zǐ):月宫中的仙子。

        6、颦(pín):皱眉。农历初七月亮将及半圆,因言满眉颦。

        7、风姨:传说中司风之神。原为风伯,后衍为风姨。

        8、草草:匆匆之意。

        9、争如:怎么比得上。这里是还不如的意思。

        10、不抵:不如,比不上。

鹊桥仙·七夕赏析

        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人的心灵。在吟咏牛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渲染。“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岁华纪丽》卷三“七夕”引《风俗通》),与牛郎相会,故又称双星节。此时银河两岸,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绩,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了。起笔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下韵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写出,笔墨从牛女宕开,笔意隽永。“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然兴风吹雨骚骚然(风姨为青年女性风神,见《博异》)。这些仙女,都妒忌着织女呢。织女一年才得一会,有何可妒?则嫦娥悔恨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风姨之风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难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织女爱情之难能可贵更可知。不仅如此。有众仙女之妒这一喜剧式情节,虽然引出他们悲剧性爱情。词情营造,匠心独运。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下片,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相会情景一笔带过,更不写“忍顾鹊桥归路”的泪别场面,而是一步到位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的心态。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词人运笔处处不凡,但其所写,是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间化。显然,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人,才能对牛郎织女心态,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结笔三句紧承上句意脉,再进一层刻画。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负荷的新恨归去。年年岁岁,七夕似乎相同。可谁知道,岁岁年年,其情其实不同。在人们心目中,牛郎织女似乎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已。

        然而从词人心灵之体会,则牛郎织女的悲愤,乃是无限生长的,牛郎织女之悲剧,乃是一部生生不灭的悲剧,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剧。牛郎织女悲剧的这一深刻层面,这一可怕性质,终于在词中告诉人们。显然,词中牛郎织女之悲剧,有其真实的人间生活依据,即恩爱夫妻被迫长期分居。此可断言。“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曲词)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匪夷所思。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现代黑色幽默庶几近之)全词辞无丽藻,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范成大之诗,如其著名的田园诗,颇具泥土气息,从这里可以印证之。最后,应略说此词在同一题材的宋词发展中之特殊意义。宋词描写牛郎织女故事。多用《鹊桥仙》之词牌,不失“唐词多缘题”(《花庵词选》)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欧阳修,中有秦少游,后有范成大。欧词主旨在“多应天意不教长”,秦词主旨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词则旨在“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可见,欧词所写,本是人之常情。秦词所写,乃“破格之谈”(《草堂诗馀隽》),是对欧词的翻新、异化,亦可说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词则是对欧词的复归、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纵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总是人心,无限漫长之别离,生生无已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来得更为广大。故成大此词,也是对秦词的补充与发展。从揭橥悲剧深层的美学意义上说,还是是对秦词之一计算。欧、秦、范三家《鹊桥仙》词,呈现一否定之否定路向,显示了宋代词人对传统对人生之深切体味,亦体现出宋代词人艺术创造上不甘逐随他人独创精神,当称作宋代词史上富于启示性之一佳话。

鹊桥仙·七夕翻译及赏析2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前言」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注释」

        ①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

        ②缑山:在今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

        ③云渺:高远貌。

        ④痴牛騃女:指牛郎织女。

        ⑤凤箫声: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

        ⑥时人: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⑦槎:竹筏。

        ⑧银河:天河。

        ⑨尚:还。

        ⑩前缘:前世的因缘。

「翻译」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赏析」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赞王子乔仙心超远,缥缈云天,不学牛郎织女身陷情网,作茧自缚。“痴牛骏女”不仅限于指牛郎织女,词人将其意大而化之,代指痴迷于俗世的芸芸众生。“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承接前文,刻画王子乔超凡脱俗的形象。王子乔吹箫奏凤凰之鸣,挥手告别时人,乘鹤而去,令人欣羡。王子乔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弃仙位陷于情网的织女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词人渴望像王子乔一样能够遗世独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词人对陈令举离别情思的开导之语。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借用晋人遇仙的神话故事,比况几位友人曾冲破澄澈的银浪泛舟而行。“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写欢甚少,转瞬即面临离别。“相逢一醉是前缘”,写六客之会,“风雨散、飘然何处”,写朋友分袂,各自西东。“一醉是前缘”,含慰藉之意,“飘然何处”,蕴含感慨无限。

        上阕写七夕之事,紧贴词牌之意,为友人离别之愁思开怀。下阕以晋人遇仙的典故人词,写和友人欢聚的快乐及离别的感慨。全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用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

鹊桥仙·七夕翻译及赏析3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鹊桥仙·七夕字词解释:

        1、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传说牛郎织女此夜渡过银河相会。

        2、双星:指牵牛、织女二星。

        3、慵(yōng):懒。

        4、娟娟(juān juān):美好的样子。

        5、月姊(zǐ):月宫中的仙子。

        6、颦(pín):皱眉。农历初七月亮将及半圆,因言满眉颦。

        7、风姨:传说中司风之神。原为风伯,后衍为风姨。

        8、草草:匆匆之意。

        9、争如:怎么比得上。这里是还不如的意思。

        10、不抵:不如,比不上。

鹊桥仙·七夕翻译:

        今夜是牛郎织女会面的好时光,这对相会的夫妻懒得再为耕织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娇美的月亮姊姊蹙紧了娥眉,风阿姨兴风吹雨天地反常。

        相见匆匆忙忙,短暂的聚首真不如不见,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带回品尝。

鹊桥仙·七夕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孔凡礼《范成大年谱》淳熙元年甲午,“秋末,周必大有书来。《周益国文忠公集·书稿》卷六淳熙元年《与范致能参政》第二书:‘……今在桂林矣。最后《七夕》篇,尤道尽人间情意,盖必履之而后知耳。奇绝!奇绝!……’《石湖词》有两首咏七夕者,一为《南柯子》‘银渚盈盈渡’,一为《鹊桥仙》‘双星良夜’,二首中《鹊桥仙》尤深挚,或为必大所云之篇。”

鹊桥仙·七夕赏析:

        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描写牛郎织女的诗词更是不乏佳作。范大成的这首更是以独特的视角和修辞手法来描写,也实为宋词中的代表作。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开头三句短短十几字便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夕夜景图。“双星良辰”,写七夕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良辰,日盼夜盼、盼得一年,方有此一夕之会,其情可喜复可悲。“慵懒耕织”写牛女的情态,一个是懒得耕种,另一个是懒得纺织,双方都盼望着尽快见面,以慰相思之苦。遥望星空,银河灿烂,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也无心纺织,只为这一年一次的相聚,就连天上的仙女也都嫉妒。“应被群仙相妒”,值此佳节,毕竟二人能够相见,故而惹得天上众神亦十分相妒。月宫里的嫦娥紧紧皱起了娥眉,风姨更是兴风吹雨心生妒。“娟娟月姊满眉颦”二句,实写此夕天气状况,月牙如眉,有风有雨。词人以拟人手法,说美丽的嫦娥皱着眉头,因二人的相会而想到自己的孤单,谁让自己贪心吃了不死药,故而只能呆在清冷的广寒宫与玉兔为伴。更可气的是风姨竟然吹风鼓雨。以二神女的“相妒”行为,反衬出牛女二人感情相契之深,相爱的合理和相会的艰难。词的上阕主要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鹊桥相会的画面,通过写群仙的妒忌来反衬“双心良夜”的美好以及牛郎织女爱情的难能可贵。可见神仙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渴望人间真情。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诗人在这里翻进一层,着力刻画牛女得失的心态,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格化。表面看来,“相逢草草”似乎比不上“休见”;因为这样会“重搅别离心绪”。但从实质上来看,他们都愿意为这“相逢草草”付出经年的期待,这是他们心甘意愿的,显然在他们自己看来,“相逢草草”也就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惜。什么“重搅别离心绪”也就不过小事一桩罢了。而且这也不过是旁观的局外人的猜测,他们当事者未必会这么深思熟虑。诗人如此翻进一层去设想,显然是有深意的: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的人,感到“相逢”的可贵.才能对牛友的心杰作如此深刻的刻画。既没有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委婉,也没有“忍顾鹊桥归路”的伤感。直奔主题,一年才得一次相聚,实属不易,然而匆匆相见又扰起了往日的离别情仇。只有经历过长久的离别,才会懂得此刻相聚的不易,岂止是神仙,其实人间也是这样,这里也正是用人间的离愁别绪来描述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这两句紧接上句意境而写,将牛郎织女的相会更深一层刻画。“相逢草草,争如休见”,一夕之会,对于相爱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短,实在是难以填满两颗相爱而受伤的心,正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恰似狂风掠过已平静下来的`心湖,掀起阵阵波澜,遂而发出“争如休见”的怨恨之词。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夜夜人别离,七夕一刻,相聚实属不易,却也免不了扰起往日的离别旧愁。新欢何其短暂,旧愁又何其沉重。岁岁年年同此味,今年的短暂相聚只怕又将成为明年的旧愁,真是旧愁未消,新愁又起,相见时难别亦难。

        宋词中描写描写牛郎织女故事的词多以《鹊桥仙》为题,范成大的这首采用衬托的修辞手法,用群仙相妒的情节来反衬出牛郎织女的悲剧爱情,颇有创意。全词语言平实无华,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用人间的真情描写神仙的故事。

        诗人在这首词中,描述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遭到群仙相妒,议论他们“相会草草”的得失,深刻地揭示了牛女分离这一悲剧是一部永无停止的悲剧。在这样的悲剧中,能够“相逢草草”那是非常珍贵的,这种高瞻远瞩的揭示,表明诗人对牛郎织女爱情的感知和对人生的体悟更为真实,这就自然比同情或慨叹深刻得多。较之以往的牛郎织女题材诗词,这首词在立意上也有所不同,欧阳修的《鹊桥仙》旨在突出“多应天意不教长”,秦观的主旨则体现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果说欧阳修的词是借神仙故事来描写人间感情,秦观是在由神仙故事引发自身的感慨,那么范成大的这首就是用人间真情描绘神仙故事。

        另外,此词在艺术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女爱情悲剧的生生不已,很有见地,以嫦娥风姨之相妒这一喜剧式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全词语言质朴,无华丽词藻,与其田园诗风类似。秦少游的《鹊桥仙》写出爱情的本质乃是真心相爱,不在乎天遥地阔、时间久远,情致高雅;但人心总归是人心,无限漫长之别离,生生不已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忍受。故范成大此词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有它深层次的心理原因的。秦词高情逸调,不可多得,是谓“特例”;范词表达的是普通人的一般情感,故具有普遍性。谢薖《鹊桥仙》云:“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竟认为牛女爱情,无风无浪,亘古不变;其有力的反衬,正表达了人问之不幸。同样题材,视角不同,各有千秋,故词苑乃得长盛不衰。

个人资料: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权,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鹊桥仙·七夕翻译及赏析4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翻译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注释

        缑山:在今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

        云渺:高远貌。

        痴牛騃女:指牛郎织女。在这里不仅限于指牛郎织女,而是代指痴迷于俗世的芸芸众生。

        凤箫声: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

        时人: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槎:竹筏。

        银河:天河。

        尚:还。

        前缘:前世的因缘。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

        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

赏析二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赞美王子乔仙心超远,若有若无,不去学习牛郎织女身陷情网,作茧自缚。“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承接前文,刻画王子乔超凡脱俗的形象。王子乔吹箫奏凤凰之鸣,挥手告别时人,乘鹤而去,令人羡慕。王子乔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弃仙位陷于情网的织女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词人渴望像王子乔一样能够遗世独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词人对陈令举离别情思的开导之语。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借用晋人遇仙的神话故事,比况几位友人曾冲破银浪泛舟而行。“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写欢乐的地方很少,很快就面临离别。“相逢一醉是前缘”,写自己和友人的相聚,“风雨散、飘然何处”,写朋友分别之后各自离去。“一醉是前缘”,含慰藉之意,“飘然何处”,蕴含无限的感慨之情。

        全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用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的超凡脱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态。

       今天关于“鹊桥仙陆游诗歌鉴赏”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