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西夏皇帝列表_夏朝17位帝王一览表

zmhk 2024-05-22 人已围观

简介西夏皇帝列表_夏朝17位帝王一览表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西夏皇帝列表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1.中国从古代到清朝总共有多

西夏皇帝列表_夏朝17位帝王一览表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西夏皇帝列表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

1.中国从古代到清朝总共有多少位皇帝

2.春秋战国至清朝的皇帝列表

3.辽金西夏所有皇帝的简介

4.古代皇帝名称和年号排序

5.古代皇帝列表顺序是什么?

6.求 从夏朝开始各朝代的每一个皇帝的名字

西夏皇帝列表_夏朝17位帝王一览表

中国从古代到清朝总共有多少位皇帝

       所有皇帝列表: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妣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发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l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春秋战国至清朝的皇帝列表

        西夏?(公元1038---1227年,共190年)西夏是两宋时期我国境内党项族建立的政权,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辖有今宁夏 *** 自治区、陕西省北部、甘肃省西北部、青海省东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一部。它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因西夏是在宋,辽两大王朝之间诞生的,所以从建国起,就与宋,辽发生战争。但最终被蒙古所灭。西夏共有12个帝王(包括太祖、太宗),其中病死的6帝,被敌方射伤致死的1帝,在内争中被刺而死的1帝,被废黜后被谋杀的2帝;国将亡惊恐而死的1帝;国破被蒙古兵杀死的1帝。太祖(李继迁)? 太祖,名李继迁(公元963~1004年),党项族,北宋时任节度使,西夏国奠基者。在位14年,被箭射伤,创伤恶化死去,终年42岁,葬于裕陵(今宁夏贺兰山平羌堡西北五里处)。李继迁,银州(今陕西省榆林县南)人。祖先为拓跋氏,唐朝时因参预镇压黄巢起义,被赐姓为李。? 公元982年,他的哥哥李继捧献出所占土地,归附北宋。他不愿内迁,带领亲信和家属几十人逃往党项族居住的夏州地斤泽(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以积蓄力量准备起事。公元985年,他设埋伏诱杀了宋将曹光实,攻占了银州。公元986年宋朝派大军讨伐他,他放弃银州逃跑,投降了契丹。

        契丹将公主嫁给他,并帮助他扩大力量。公元990年,他被契丹封为夏国王,攻占了银州和绥州。? 公元991年,他请求降附北宋,宋太宗授给他银州观察使的官职,并赐姓名为赵保吉。公元997年,又被任为定难军节度使,管辖夏、银、绥、宥,静等五州。公元1002年,他攻陷灵州(今宁夏 *** 自治区灵武县南),改称西平府,设置官职,整编军队,为后来西夏的建国奠定了基础。公元 1003年,李继迁对宋作战胜利后,又转而西攻回鹘和吐蕃诸部。11月攻陷西凉府(今甘肃省武威县)。当时,吐蕃六谷部酋长潘罗支(一名巴拉济)已被宋授为朔方节度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他配合宋军攻陷西夏西凉府后,又伪称归附李继迁,率领部众排列于校场,接受李继迁的检阅。检阅时,潘罗支冷不防张弓一箭,射中李继迁左眼。吐蕃兵顿时纷纷拔出短刀一拥而上。李继迁由部下奋力抢救,且战且退,逃回了灵州。途中李继迁因为眼球被射破,痛昏过去几次,于公元 1004年正月2日死去。李继迁于其孙李元昊称帝后,被谥为太祖。太宗(李德明)太宗,名李德明(公元979~1031年),小字阿移。太祖李继迁长子。太祖死后继位。在位28年,病死,终年53岁。一葬于嘉陵(今宁夏贺兰山平羌堡西北五里处)。

        李德明,太祖李继迁长子。太祖于公元1004年正月受伤而死,他于同月继位。? 李德明继位的第二年,遵照太祖的遗嘱,先后向宋、辽两国称臣。他先派使臣奉表请求归附北宋,又向辽请求封号。宋、辽都封他为西平王。公元1006年,宋封他为定难军节度使。公元1010年,契丹册封他为夏国王。他与宋、辽和平相处,扩大贸易往来,促进了党项族社会向封建制度过渡。公元1020年,他建都兴州(今宁夏银川市)。公元1028年,又仿效宋朝制度立子元吴为太子,一心想称帝建国。公元1031年,李德明未及称帝而病死于兴州。李德明于其子李元吴称帝后,被谥为太宗。景宗(李元昊)景宗,名李元昊(公元1003~1048年),太宗李德明子。太宗病死后继位,后称帝。在位11年,为子宁宁哥谋杀,一说为野利族人浪烈谋杀,终年46岁。葬于泰陵(今宁夏 ***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元吴,又名曩霄,小字嵬理,他称帝后,曾废去唐、宋两朝所赐的姓—李、赵,改用党项族的姓“嵬 ”。李元吴武艺高强,精通汉文,熟读宋朝法律、兵书,还能画画,是个文武全才。? 公元1028年,他奉命攻克西凉府等城,并因战功被太宗立为太子。公元1031年,太宗病死,第二年他袭位为夏国王,宋朝封他为西平王。

        他建年号为“显道”,准备建立国家。一些党项旧贵族反对他称帝建国,策划政变,被元昊一一镇压。公元1038年,他称“始文英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改年号为“天授礼法延祚”,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他又废去宋西平王的封号,以党项族语自称“兀卒”(一作“乌珠”,宋人误为“吾祖”,意思是青天的儿子)。李元昊在位期间,制定了官制、军制、法制,扩军到 40多万,创造了西夏文字,刻印—了书籍,并抵挡住了宋和辽的连番进攻,统治着今甘肃省、宁夏 *** 自治区、青海省和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地区,成为西北方的一个强大政权。? 李元吴善于用兵。公元1041年,他率领大军南犯,宋朝派大将任福统领大军迎战。元吴将10万大军埋伏在好水川口(今宁夏 *** 自治区隆德县北面),又将一百多只鸽子装在一些泥制的盒子里,放在大路两旁,然后自己只带领少数人马,假装西逃,引诱任福追击。任福追到好水川口,见路旁有许多盒子,命人打开,鸽子顿时飞了出来,在宋军头顶盘旋,这就是出击的信号。西夏大军根据鸽子指示的方位,猛扑宋军,大获全胜,杀死了任福。? 李元吴尚武,讨厌儒学。他的长子李宁明却好儒学。有一天,他问李宁明什么是“养生之道?”李宁明回答说:“不嗜杀人。

        ”李元吴又问什么是“治国之道?” 李宁明回答:“莫善于寡欲。”李元昊大怒,骂道:“你这小子说话不伦不类,不是成霸业的人材。”很不喜欢他。不久,李宁明病死了,李元吴另立子宁宁哥为太子。李元吴生活荒*,竟然夺取儿媳(宁宁哥的新婚妻 子) 移利氏立为皇后,废去原来的皇后野利氏。宁宁哥羞愤在心,野利氏也悲愤填膺,母子俩一心伺机雪恨。公元1048年正月的一天,李元吴外出游猎。宁宁哥以护卫侍候为名,身佩长剑,跟在身后。待到随从跑开时,宁宁哥突然拔出长剑朝元昊的脑后劈去。李元吴躲避不及,被削掉了鼻子。他捂鼻呼救,随从闻声赶来,宁宁哥只得逃遁。李元吴挣扎着骑马回宫,第二天就死去。(另一说是野利族人浪烈和宁宁哥等入宫刺杀了元昊。)元昊死后谥为景宗。毅宗(李谅祚)毅宗,名李谅祚(公元1047~1067年),小字宁令哥。景宗李元昊子。李元昊被太子宁宁哥杀死,国相没藏讹庞又杀死宁宁哥,立他为帝。在位20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安陵(今宁夏 ***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谅祚,李元吴被宁宁哥和野利后杀死后,国相没藏讹庞又捕杀了宁宁哥和野利后,和统兵大将诺移赏都等共立李谅祚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延嗣宁国”。李谅祚继位时,年仅2岁,由母没藏太后和国相没藏讹庞执政。

       

        公元1061年,讹庞父子阴谋要杀死李谅祚而夺取皇位。讹庞的儿媳梁氏向李谅祚揭发了这阴谋。李谅祚在大将漫咩支持下捕杀了讹庞父子而亲政,并娶梁氏为皇后李继迁简介,以皇后弟梁乙埋为相。李谅祚亲政后,增用 *** ,实行变政和改革党项族旧俗,推行汉礼,与宋朝划定地界,开展贸易,并西攻吐蕃诸部。公元1066年9月,又因与宋朝不和,他亲自统领数万大军攻打宋朝庆州(今甘肃省庆阳县),被流矢射伤而退兵。次年12月,病死。李谅祚死后谥号为毅宗。惠宗(李秉常)? 惠宗,名李秉常(公元1061—108(3年),毅宗李谅祚长子。毅宗病死后继位。在位19年,病死,终年26岁。葬干献陵(今宁夏 ***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秉常,其父毅宗于公元1067年12月病死后,他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乾道”。? 李秉常继位时,年仅8岁,由太后梁氏执政,梁乙埋为国相,公元1076年,李秉常16岁,开始亲政。公元1080 年,梁太后和梁乙埋又将李秉常囚禁于离故宫五里左右的兴州(今宁夏 *** 自治区银川市)的木寨里。公元1083年闰6月,由于将领的反对,梁太后又不得不让李秉常复位。公元1086年7月乙丑日,李秉常病死。李秉常死后谥号为惠宗。

        崇宗(李乾顺)崇宗,名李乾顺(公元1083~1139年),惠宗李秉常长子。惠宗病死后继位。在位54年,病死,终年57岁,葬于显陵(今宁夏 ***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乾顺,其父惠宗于公元1086年7月病死后,于同月继位,改年号为“天仪治平”。李乾顺继位时,年仅3岁,由梁太后和梁乙逋执政。公元1099年正月,梁太后被辽国毒死,他亲政。李乾顺亲政后,对外采取依附辽朝与对宋和解的方针,对内消灭统兵的贵族势力,以巩固皇权,并大力提倡汉族文化,以汉学为国学。金国兴起,李乾顺又依附金朝,乘金军全力攻宋之机,极力扩展地盘,使西夏的疆域扩大到最广袤的阶段。公元1139年6月4日,李乾顺病死。李乾顺死后谥号为崇宗。仁宗(李仁孝)仁宗,名李仁孝(公元1124~1193年),崇宗李乾顺长子。崇宗病死后继位。在位54年,病死,终年70岁,葬于寿陵(今宁夏 ***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仁孝,其父崇宗于公元1139年6月病死后,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大庆”。仁宗在位期间,皇权得到了巩固,领域扩展至22州。统治集团掠夺到大量的社会财富,因而沉湎于骄奢*侈的腐朽生活,使阶级矛盾更趋尖锐,爆发了哆吡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

        当时,由于金国正致力于攻灭南宋,使西夏获得了一个较为安宁的环境,社会生产和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进入了封建社会。李仁孝崇尚儒术,开科取士,使统治集团逐渐失去了崇武的风气,趋于文弱和安逸保守。公元1170年闰5月,统兵20年而专权的国相任得敬逼迫李仁孝“分国”,将一半国土归他统治,称楚国。后赖金国的支持,李仁孝设计将任得敬捕杀,避免了分裂。公元1193年9月20日,李仁孝病死。李仁孝死后谥号为仁宗。桓宗(李纯祐)桓宗,名李纯祐(公元1177~1206年),仁宗李仁孝长子。仁宗病死后继位。在位13年,为堂弟李安全所废,传又为李安全谋杀,终年30岁。葬于庄陵(今宁夏 ***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纯祐,其父仁宗于公元1193年9月病死后,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天庆”。李纯祐在位期间,蒙古兴起。公元1205年,蒙古军攻入西夏抢掠一月后退兵。李纯祐因西夏渡过了一次危机,便将都城兴庆府改名为中兴府。李纯祐的堂弟李安全因被李纯祐降封为镇夷郡王,心怀怨恨。公元1206年正月20日,李安全在罗太后的支持下,废黜了李纯祐,夺取了皇位。3个月后,李纯祐突告死亡,时人传说为李安全所谋杀。李纯祐死后谥为桓宗。

        襄宗(李安全)襄宗,名李安全(公元?-1211年),崇宗李乾顺孙,桓宗李纯祐堂弟。他废桓宗后夺位。在位6年,被李遵顼所废,传又为李遵顼所谋害,葬于原陵(今宁夏 ***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安全,越王李仁友子,封为镇夷郡王。后发动政变,废黜其堂兄桓宗而夺取了皇位,并改年号为“应天”。李安全即位后,继续依附金国,抗御蒙古,被金国册封为夏国王。他在位期间,蒙古军曾多次攻掠西夏。公元1209年7月,蒙古军猛烈围攻都城中兴府,李安全亲自督战,顽强守御。9月,连日大雨,河水暴涨,蒙古军便引水灌城,淹死城中居民许多,形势岌岌可危。李安全派人。突围向金国求救,金国卫绍王完颜永济不肯出兵。12月,河堤决口,河水四溢。李安全无法坚守,只得将女儿献给成吉思汗请求议和,蒙古军退兵。公元12U年?月3日,齐王李遵顼发动政变,废去了李安全,夺取了皇位。8月5日,李安全突然死亡,后人疑为李遵顼所谋害。李安全死后谥号为襄宗。神宗(李遵项)神宗,名李遵顼(公元1163~1226年),崇宗李乾顺孙。襄宗时掌兵权,后废襄宗夺位。在位13年李继迁简介,病死,终年64岁,葬于今宁夏 ***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遵顼,齐忠武王李彦宗子。

        少年时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后参加廷试,中进士第一(状元)。他曾袭封为齐王,又升为大都督府主统领兵马。他文武齐备,在皇族中颇有威望。公元1211年他49岁时夺取了襄宗的皇位,改年号为“光定”。李遵顼继位后,因金国拒不援救中兴府,改附金抗蒙的国策为附蒙攻金。从公元1212年起,连年攻金,使国力疲惫。公元1217年底,蒙古因李遵顼拒绝为它征兵而进军中兴府,李遵顼仓皇而逃。公元1223年,成吉思汗又指令孛鲁准备攻灭西夏,使李遵顼的附蒙攻金的国策彻底遭到失败,受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被迫于12月宣告退位,传位于次子李德旺,自称“上皇”。公元1226年5月,正当蒙古军攻陷西夏河西诸城之际,李遵顼病死。献宗(李德旺)献宗,名李德旺(公元1181~1226年),神宗李遵顼次子。神宗被迫退位后继位。在位4年。惊忧亡国成疾而死,终年46岁。葬处不明。李德旺,神宗次子。其兄李德任原被立为太子,后因反对联蒙攻金,主张联金拒蒙,拒绝领兵进攻金国,而被神宗废黜,囚居起来。神宗退位,就传位于李德旺,于同年改年号为“乾定”。李德旺即位后。改变国策为联金抗蒙,但为时已晚。蒙古军大举进攻西夏,一路陷城克邑,西夏损失惨重。

        公元1226年7月,他眼见亡国大祸临头,惊忧成疾而死。李德旺死后谥号为献宗。末主(李睍)末主,名李睍(公元?~1227年),神宗李遵顼孙,献宗侄。献宗惊忧而死后继位。在位2年,国亡,后为蒙古兵所杀,葬处不明。李睨,西夏清平郡王之子。献宗于公元1226年7月惊忧而死,西夏宗室于同月拥立他继位,改年号为“宝义”。? 李睍即位时,即面临亡国的危局。接位后,他率领军民展开了抗蒙救亡的最后搏斗,但无法抵挡成吉思汗的猛烈进攻。公元1227年春,蒙古军进围都城中兴府,李睨坚守半年后,因城中粮食用尽,军民大批得病,又遭强烈地震,城中宫室都被震塌,只得于6月向成吉思汗奉上祖传金佛和金银财宝请降,要求宽限1个月再献城。同年7月,成吉思汗病死,但李睍并不知情。几天后,李睍出城投降,却被蒙古兵杀死。蒙古兵又入城大肆屠杀西夏军民。西夏灭亡。西夏君主列表如下:?党项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拓跋宁丛564年—588年拓跋木弥688年—631年拓跋赤辞631年—649年拓跋立伽649年—662年拓跋罗胄662年—676年拓跋后那676年—692年拓跋思泰692年—721年拓跋守寂721年—736年拓跋澄澜736年—765年拓跋朝光765年—786年拓跋干晖786年—806年拓跋澄岘806年—822年拓跋副叶822年—838年拓跋重建838-874拓跋思恭874年—881年(称夏国公,大唐定难节度使)李思恭881年—895年李思谏895年—908年李仁祐908年李彝昌908年—909年李仁福909年—933年李彝超(朔方王)933年—935年李彝殷935年—967年李光睿(为西平王)967年—978年李继筠978年—980年李继捧(赵保忠)980年—982年夏太祖孝光皇帝李继迁(赵保吉)982年—1004年夏太宗光圣皇帝李德明1004年—1032年?西夏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夏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1]1032年*—1048年夏毅宗昭英皇帝李谅祚1048年—1067年夏惠宗康靖皇帝李秉常1067年—1086年夏崇宗圣文皇帝李干顺1086年—1139年夏仁宗圣德皇帝李仁孝1139年—1193年夏桓宗昭简皇帝李纯祐1193年—1206年夏襄宗敬穆皇帝李安全1206年—1211年夏神宗英文皇帝李遵顼1211年—1223年夏献宗兴德皇帝李德旺1223年—1226年顺武皇帝李睍1226年—1227年注:1. ^?李元昊于1032年继承父亲李德明爵位,仍称藩于宋;1038年才脱宋自立为皇帝。

        西夏国君主列表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拓跋宁丛585年—?年拓跋赤辞634年—?年拓跋思太拓跋守寂(为西平王)拓跋朝光拓跋戎德拓跋乞梅拓跋乾晖?年—881年(称夏国公,大唐定难节度使)李思恭881年—895年李思谏895年—908年李仁祐908年李彝昌908年—909年李仁福909年—933年李彝超(朔方王)933年—935年李彝殷935年—967年李光睿(为西平王)967年—978年李继筠978年—980年李继捧(赵保忠)980年—982年夏太祖孝光皇帝李继迁(赵保吉)982年—1004年夏太宗光圣皇帝李德明1004年—1032年?西夏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夏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1]1032年*—1048年夏毅宗昭英皇帝李谅祚1048年—1067年夏惠宗康靖皇帝李秉常1067年—1086年夏崇宗圣文皇帝李乾顺1086年—1139年夏仁宗圣德皇帝李仁孝1139年—1193年夏桓宗昭简皇帝李纯祐1193年—1206年夏襄宗敬穆皇帝李安全1206年—1211年夏神宗英文皇帝李遵顼1211年—1223年夏献宗兴德皇帝李德旺1223年—1226年顺武皇帝李睍1226年—1227年注:1. 李元昊于1032年继承父亲李德明爵位,仍称藩于宋;1038年才脱宋自立为皇帝。

辽金西夏所有皇帝的简介

       1、秦朝:秦始皇帝嬴政、二世皇帝嬴胡亥、秦王嬴子婴。

       2、西汉:太祖/高皇帝(世称汉高祖)刘邦、孝惠皇帝刘盈、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孝景皇帝刘启、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孝昭皇帝刘弗陵、汉废帝/昌邑王刘贺、汉武帝刘彻、中宗/孝宣皇帝刘询、(高宗)/孝元皇帝刘奭、(统宗)/孝成皇帝刘骜、孝哀皇帝刘欣、(元宗)/孝平皇帝刘衎、孺子婴刘婴。

       3、新朝:新皇帝王莽。

       4、玄汉:更始帝刘玄。

       5、赤眉汉:建世帝刘盆子。

       6、赵汉:汉嗣帝王郎。

       7、成家:成家公孙述。

       8、东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显宗/孝明皇帝刘庄、肃宗/孝章皇帝刘炟、(穆宗)/孝和皇帝刘肇、孝殇皇帝刘隆、(恭宗)/孝安皇帝刘祜、前少帝北乡侯刘懿、(敬宗)/孝顺皇帝刘保、孝冲皇帝刘炳、孝质皇帝刘缵、(威宗)/孝桓皇帝刘志、孝灵皇帝刘宏、后少帝/弘农怀王刘辩、孝献(孝愍)皇帝刘协。

       9、三国魏:高皇帝曹腾、太皇帝曹嵩、太祖武皇帝曹操、高祖/文皇帝曹丕(资治通鉴记载为世祖)、烈祖/明皇帝曹睿、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元皇帝/陈留王曹奂。

       10、三国蜀:烈祖/昭烈皇帝/先主刘备、仁宗/孝怀皇帝/后主刘禅。

       11、三国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太祖/大皇帝孙权、废皇帝/会稽王孙亮、太宗景皇帝孙休、末帝/乌程侯孙晧。

       12、西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世宗/景皇帝司马师、太祖/文皇帝司马昭、世祖/武皇帝司马炎、孝惠皇帝司马衷、赵王司马伦(篡位)、孝怀皇帝司马炽、孝愍皇帝司马邺。

       13、东晋:中宗/元皇帝司马睿、肃宗/明皇帝司马绍、显宗/成皇帝司马衍、康皇帝司马岳、孝宗/穆皇帝司马聃、哀皇帝司马丕、废帝/海西公司马奕、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烈宗/孝武皇帝司马曜、安皇帝司马德宗、恭皇帝司马德文。

       14、前凉:恒王张重华、哀王张曜灵、威王张祚、冲王张玄靓、悼王张天锡。

       15、后凉:太祖/懿武帝吕光、隐王吕绍、灵帝吕纂、末主吕隆。

       16、南凉:烈祖/武王?秃发乌孤、康王?秃发利鹿孤、景王?秃发傉檀。

       17、西凉:太祖/武昭王李暠。

       18、北凉:文王段业、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哀王沮渠牧犍。

       19、前赵:高祖/光文帝刘渊、废帝刘和、烈宗/昭武帝刘聪、隐帝刘璨、襄宗刘曜。

       20、后赵:高祖/明帝石勒、太祖/武帝石弘、正帝石虎、成帝石世、仁武帝石遵、兴武帝石鉴、末帝石袛。

       21、前秦:高祖景明帝苻健、越厉王苻生、世祖/宣昭帝苻坚、哀平帝苻丕、太宗/高帝苻登、越厉王苻生。

       22、后秦:太祖/武昭皇帝姚苌、高祖/文桓皇帝姚兴、末主姚泓。

       23、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归、太祖/文昭王乞伏炽磐、厉武王乞伏暮末。

       24、前燕:高祖/武宣帝慕容皝、烈祖/景昭帝慕容隽、隐宗/幽帝慕容暐。

       25、后燕: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烈宗/惠愍皇帝慕容宝、开封公慕容详、赵王慕容麟、中宗/昭武皇帝慕容盛、高宗/昭文皇帝慕容熙、景宗/惠懿皇帝慕容云。

       26、南燕:世宗/献武帝慕容德、太祖/穆帝慕容纳、文帝慕容超。

       27、北燕:太祖/文成皇帝冯跋、昭成皇帝冯弘。

       28、成汉:太宗/武帝李雄、哀帝李班、幽公李期、昭文帝李寿、归义侯李势。

       28、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少帝刘义符、太祖/文皇帝刘义隆、废帝刘劭(史称“元凶”)、世祖/孝武皇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太宗/明皇帝刘彧、后废帝刘昱、顺皇帝刘准。

       29、南朝齐:太祖/高皇帝萧道成、世祖/武皇帝萧赜、前废帝/郁林王萧昭业、后废帝/海陵恭王萧昭文、高宗/明皇帝萧鸾、炀皇帝东昏侯萧宝卷、和皇帝萧宝融。

       30、南朝梁:高祖/武皇帝萧衍、临贺王萧正德、太宗/简文皇帝萧纲、豫章王萧栋武陵王萧纪、世祖/孝元皇帝萧绎、闵皇帝/贞阳侯萧渊明、敬皇帝萧方智、废帝萧庄。

       31、西梁:中宗宣皇帝萧詧、世宗孝明皇帝萧岿、惠宗孝靖皇帝萧琮、萧铣。

       32、南朝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世祖/文皇帝陈蒨、废帝陈伯宗、高宗/孝宣皇帝陈顼、长城炀公/后主陈叔宝。

       33、北朝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南安隐王拓跋余、高宗拓跋濬、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高祖/孝文皇帝元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肃宗元诩、殇皇帝元姑娘、幼主元钊、敬宗/孝庄皇帝元子攸、废帝元晔、烈宗元恭、安定王元朗、显宗/孝武皇帝/出皇帝元修。

       34、北朝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

       35、北朝西魏:文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皇帝元廓(拓跋廓)。

       36、北朝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世宗/文襄皇帝高澄、显祖/文宣皇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皇帝高演、世祖/武成皇帝高湛、后主高纬、安德王高延宗、幼主高恒。

       37、北朝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孝闵皇帝宇文觉、世宗/明皇帝宇文毓、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宣皇帝宇文赟、静皇帝宇文阐。

       38、隋朝:高祖/文皇帝杨坚、世祖/明皇帝/炀皇帝杨广、恭皇帝杨侑、皇泰帝杨侗、秦王杨浩。

       39、唐朝: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则天顺圣皇后/则天大圣皇帝武曌/武则天(武周代唐)、中宗李显、殇皇帝李重茂、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昭宗李晔、景宗李柷。

       40、五代后梁:太祖 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朱全忠、朱晃)、废帝/郢王朱友圭、末帝朱友贞(朱友瑱、朱瑱、朱友锽)。

       41、五代后唐:太祖 武皇帝李克用、庄宗 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明宗 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亶(李嗣源)、闵皇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本名王从珂)。

       42、五代后晋:高祖 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出皇帝/少帝石重贵。

       43、五代后汉:高祖 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暠(刘知远)、隐皇帝刘承佑。

       44、五代后周:太祖 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柴荣、恭皇帝柴宗训。

       45、辽朝:太祖 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亿(耶律阿保机)、太宗 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世宗 孝和庄宪皇帝耶律阮、穆宗 孝安敬正皇帝耶律璟、景宗 孝成康靖皇帝耶律贤、圣宗 文武大孝宣皇帝耶律隆绪、兴宗 神圣孝章皇帝耶律宗真、道宗 仁圣大孝文皇帝耶律洪基、恭宗 恭怀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

       46、北辽:宣宗 孝康皇帝耶律淳、德妃(萧普贤女,为皇太后,称制;期间遥奉耶律定为帝)、神宗(梁王)耶律雅里、英宗耶律术烈。

       47、西辽:德宗耶律大石、感天皇后萧塔不烟、仁宗耶律夷列、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末帝耶律直鲁古、恭帝屈出律。

       48、北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赵匡义、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钦宗赵桓。

       49、南宋:高宗皇帝赵构、简宗皇帝赵旉、孝宗皇帝赵昚、光宗皇帝赵惇、宁宗皇帝赵扩、理宗皇帝赵昀、度宗皇帝赵禥、恭宗皇帝赵显、端宗皇帝赵昰、怀宗皇帝赵昺。

       50、西夏:太祖 神武皇帝李继迁、太宗 光圣皇帝李德明、景宗 武烈皇帝李元昊、毅宗 昭英皇帝李谅祚、惠宗 康靖皇帝李秉常、崇宗 圣文皇帝李乾顺、仁宗 圣德皇帝李仁孝、桓宗 昭简皇帝李纯佑、襄宗 敬穆皇帝李安全神宗 英文皇帝李遵顼、献宗?李德旺、末帝?李睍。

       51、金朝:太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亶、废帝/海陵炀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完颜璟、卫绍王完颜允济、宣宗完颜珣、哀宗完颜守绪、昭宗完颜承麟。

       52、元朝:烈祖也速该、太祖成吉思汗、睿宗监国拖雷、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剌、晋宗也孙铁木儿、兴宗阿刺吉八、文宗图帖睦尔、明宗和世琜、宁宗懿璘质班、惠宗妥懽帖睦尔、昭宗爱猷识理答腊。

       53、明朝:太祖朱元璋、惠宗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垕、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54、南明:安宗处天承道诚敬英哲缵文备武宣仁度孝简皇帝朱由崧、绍宗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朱聿键、文宗贞天应道昭崇德毅宁文宏武达仁闵孝节皇帝朱聿鐭、昭宗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朱由榔。

       55、清朝: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玄烨、世宗胤禛、高宗弘历、仁宗颙琰、宣宗旻宁、文宗奕詝、穆宗载淳、德宗载湉、废帝溥仪。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皇帝

古代皇帝名称和年号排序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916-1125)建立鸡蛋果。他死后无儿无孙,皇位一直空缺到1101年

       辽天祚帝(1101-1125)自灭辽国

       金太祖(1115-1234)建立金国,但灭辽遭报应,自灭金国

       西夏景宗(1038-1227)建立西夏,自灭西夏

       如果我不这么写,不累死啊!你不知道去百度百科搜啊!

古代皇帝列表顺序是什么?

       中国历代皇帝名单 : 1 上古时代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少昊 金天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帝挚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2夏 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予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发 癸 3商 汤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4周 4.1 西周 西周 周文王 姬昌 周武王 姬发 周成王 姬诵 周康王 姬钊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满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囏 周孝王 姬辟方 周夷王 姬燮 周厉王 姬胡 周宣王 姬静 周幽王 姬宫湦 4.2 东周 东周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4.2.1 春秋 周庄王 姬佗 周厘王 姬胡齐 周惠王 姬阆 周襄王 姬郑 周顷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简王 姬夷 周灵王 姬泄心 周景王 姬贵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元王 姬仁 周贞定王 姬介 周哀王 姬去疾 周思王 姬叔 周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4.2.2 战国 战国 周安王 姬骄 周烈王 姬喜 周显王 姬扁 周慎靓王 姬定 周赧王 姬延 周惠王 5秦 秦昭襄王 嬴则 秦孝文王 嬴柱 秦庄襄王 嬴楚 秦始皇 嬴政 秦二世 胡亥 秦三世 子婴 6汉 6.1 西汉 汉高帝 刘邦 汉惠帝 刘盈 汉高后 吕稚(太后称制) 汉少帝 刘恭 汉少帝 刘弘 汉文帝 刘恒 汉景帝 刘启 汉武帝 刘彻 汉昭帝 刘弗陵 昌邑王 刘贺 汉宣帝 刘询 汉元帝 刘奭 汉成帝 刘骜 汉哀帝 刘欣 汉平帝 刘衍 孺子 刘婴 更始帝 刘玄 6.2 新朝 新朝 王莽 6.3 东汉 汉光武帝 刘秀 汉明帝 刘庄 汉章帝 刘炟 汉和帝 刘肇 汉殇帝 刘隆 汉安帝 刘祜 汉少帝 刘懿 汉顺帝 刘保 汉冲帝 刘炳 汉质帝 刘缵 汉桓帝 刘志 汉灵帝 刘宏 汉后少帝 刘辩 汉献帝 刘协 7 三国 7.1 魏 魏 魏武帝 曹操 (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奂 7.2 蜀汉 汉昭烈帝 刘备 汉后主 刘禅 7.3 吴 吴 长沙桓王 孙策 吴大帝 孙权 吴废帝 孙亮 吴景帝 孙休 吴末帝 孙皓 8 晋朝 8.1 西晋 宣帝 司马懿 景帝 司马师 文帝 司马昭(以上三帝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武帝 司马炎 惠帝 司马衷 怀帝 司马炽 愍帝 司马邺 8.2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明帝 司马绍 成帝 司马衍 康帝 司马岳 穆帝 司马聃 哀帝 司马丕 海西公 司马奕 简文帝 司马昱 孝武帝 司马曜 安帝 司马德宗 恭帝 司马德文 8.2.1 十六国 8.2.1.1 成汉 (成)景帝 李特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幽公 李期 (汉)昭文帝 李寿 (汉)末主 李势 8.2.1.2 汉(前赵) (汉)光文帝 刘渊 (汉)昭武帝 刘聪 (汉)隐帝 刘粲 (前赵)刘曜 8.2.1.3 后赵 后赵 明帝 石勒 海阳王 石弘 武帝 石虎 义阳王 石世 新兴王 石尊 石鉴 石祗 8.2.1.4 前凉 武公(明王) 张轨 元公 张实 成王 张茂 忠成公(文王) 张骏 敬烈公(桓王) 张重华 哀公 张耀灵 威王 张祚 敬悼公(冲王) 张玄靓 悼公 张天锡 8.2.1.5 后凉 懿武帝 吕光 隐王 吕绍 灵帝 吕纂 建康公 吕隆 8.2.1.6 西凉 武昭王 李暠 李歆 李恂 8.2.1.7 南凉 武王 秃发乌孤 康王 秃发利鹿孤 景王 秃发傉檀 8.2.1.8 北凉 建康公 段业 武宣王 沮渠蒙逊 哀王 沮渠牧犍 8.2.1.9 前燕 襄公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儁 幽帝 慕容暐 8.2.1.10 后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宝 昭武帝 慕容盛 惠文帝 慕容熙 8.2.1.11 西燕 慕容泓 威帝 慕容冲 段随 慕容觊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8.2.1.12 北燕 惠懿帝 高云 文成帝 冯跋 昭成帝 冯弘 8.2.1.13 南燕 献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8.2.1.14 夏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平原王 赫连昌 昌定王 赫连定 8.2.1.15 前秦 苻洪 景明帝 苻健 厉王 苻生 宣昭帝 苻坚 苻宏 哀平帝 苻丕 高帝 苻登 末主 苻崇 8.2.1.16 后秦 武昭帝 姚苌 文桓帝 姚兴 末主 姚泓 8.2.1.17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国仁 武元王 乞伏乾归 文昭王 乞伏炽盘 末主 乞伏慕末 8.2.1.18 冉魏 武悼天王 冉闵 8.2.1.19 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郁律 惠帝 拓跋贺傉 炀帝 拓跋纥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8.2.1.20 吐谷浑 吐谷浑 参见吐谷浑首领列表 9 南北朝 9.1 南朝 9.1.1 宋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文帝 刘义隆 太子 刘劭 孝武帝 刘骏 前废帝 刘子业 明帝 刘彧 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淮 9.1.2 齐 高帝 萧道成 武帝 萧赜 郁林王 萧昭业 海陵王 萧昭文 明帝 萧鸾 东昏侯 萧宝卷 和帝 萧宝融 9.1.3 梁 武帝 萧衍 临贺王 萧正德 简文帝 萧纲 豫章王 萧栋 武陵王 萧纪 元帝 萧绎 闵帝 萧渊明 敬帝 萧方智 宣帝 萧言 明帝 萧岿 后主 萧琮 9.1.4 陈 武帝 陈霸先 文帝 陈蒨 废帝 陈伯宗 宣帝 陈顼 后主 陈叔宝 9.2 北朝 9.2.1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焘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诩 幼主 元钊 孝庄帝 元子攸 长广王 元晔 节闵帝 元恭 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攸 9.2.2 东魏 孝静帝 元善见 9.2.3 西魏 文帝 元宝炬 废帝 元钦 恭帝 拓跋廓 9.2.4 北齐 文宣帝 高洋 废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后主 高纬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恒 范阳王 高绍义 9.2.5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赟 静帝 宇文衍 10 隋 隋文帝 杨坚 隋炀帝 杨广 隋恭帝 杨侑 隋秦王 杨浩 隋越王 杨侗 11 唐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武后 武曌(太后称制) 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 唐中宗 李显 唐殇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肃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适 唐顺宗 李诵 唐宪宗 李纯 唐穆宗 李恒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唐昭宗 李晔 唐哀帝 李拀 11.1 南诏 南诏 11.2 渤海国 渤海高王 大祚荣 渤海武王 大武艺 渤海文王 大钦茂 大元义 渤海成王 大华兴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义 渤海简王 大明忠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锡 大玮瑎 大諲撰 12 五代十国 12.1 五代 12.1.1 后梁 太祖 朱温 末帝 朱瑱 12.1.2 后唐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12.1.3 后晋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贵 12.1.4 后汉 高祖 刘知远 隐皇帝 刘承佑 12.1.5 后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12.2 十国 12.2.1 吴越 (904年-978年) 太祖 钱鏐 世宗 钱元瓘 成宗 钱弘佐 忠逊王 钱弘倧 忠懿王 钱弘俶 12.2.2 闽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 王审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钧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12.2.3 荆南 荆南(南平) (906年-963年) 武信王 高季兴 文献王 高从诲 贞懿王 高宝融 荆南侍中 高保勖 荆南侍中 高继冲 12.2.4 楚国 楚国 (907年-951年,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武穆王 马殷 衡阳王 马希声 文昭王 马希范 废王 马希广 恭孝王 马希萼 马希崇 12.2.5 吴国 (904年-937年) 太祖 杨行密 烈宗 杨渥 高祖 杨渭 睿帝 杨溥 12.2.6 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后主 李煜 12.2.7 南汉 (917年-971年) 高祖 刘岩 殇帝 刘玢 中宗 刘晟 后主 刘鋹 12.2.8 北汉 (951年-979年) 世祖 刘旻 睿宗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12.2.9 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 王建 后主 王衍 12.2.10 后蜀 (934年-965年) 高祖 孟知祥 后主 孟昶 13 宋 13.1 北宋 宋太祖 赵匡胤 宋太宗 赵光义 宋真宗 赵恒 宋仁宗 赵祯 宋英宗 赵曙 宋神宗 赵顼 高太后 宣仁太后高氏(太后垂帘) 宋哲宗 赵煦 宋徽宗 赵佶 宋钦宗 赵桓 13.2 南宋 宋高宗 赵构 宋孝宗 赵眘 宋光宗 赵淳 宋宁宗 赵扩 宋理宗 赵昀 宋度宗 赵禥 谢太后 谢道清(太后垂帘) 宋恭帝 赵显 宋端宗 赵昰 赵昺 14 辽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辽东丹王 耶律倍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15 西夏 太祖 李继迁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谅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顺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纯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顼 献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16 金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宛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17 元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元太宗 窝阔台 马乃真后 (称制) 元定宗 贵由 海迷失后 (称制) 元宪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禅汗)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宁宗 懿璘质班 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18 明 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洪武 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号永乐 (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景泰 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18.1 顺 李自成,年号永昌 18.2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18.3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19 清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c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通称乾隆皇帝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求 从夏朝开始各朝代的每一个皇帝的名字

       古代皇帝顺序表:

       上古时代:三皇、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姬轩辕、少昊己挚、玄帝姬颛顼、帝喾姬夋、帝挚姬挚、唐尧伊祁放勋、虞舜姚重华。

       夏朝:大禹姒文命、太康、仲康、少康、不降、孔甲、桀帝姒履癸。

       商朝:成汤子天乙、太丁、外丙、中壬、伊尹、太甲(太宗)、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宗)、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

       西周: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周共王姬繄扈、周懿王姬囏、周孝王姬辟方、周夷王姬燮、周厉王姬胡、周宣王姬静、周幽王姬宫湦、周携王姬余臣、东周、周平王姬宜臼、周桓王姬林、周庄王姬佗、周厘王姬胡齐。

       秦朝: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秦二世嬴胡亥、秦三世嬴子婴。

       汉朝: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前少帝刘恭、汉后少帝刘弘、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昌邑王刘贺、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孺子婴刘婴。

       新朝:新朝新始祖高皇帝王莽、玄汉、汉延宗更始帝刘玄、汉昌宗建世帝刘盆子、成家、公孙述。

       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

       三国: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魏齐王曹芳(邵陵厉公)、高贵乡公曹髦、汉昭烈帝刘备、汉孝怀帝刘禅、武烈帝孙坚、长沙桓王孙策、吴大帝孙权、吴会稽王孙亮、吴景帝孙休。

       晋:西晋、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赵王司马伦、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邺。

       东晋: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海西公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安帝司马德宗、恭帝司马德文。

       成汉:(成)景帝李特、(成)秦文王李流、(成)武帝李雄、(成)哀帝李班、(成)幽公李期、(汉)昭文帝李寿、(汉)末主李势。

       汉赵:(汉)光文帝刘渊、(汉)梁王刘和、(汉)昭武帝刘聪、(汉)隐帝刘粲、(赵)秦王刘曜。

       后赵:明帝石勒、文帝石弘、武帝石虎、正帝石世、成帝石遵、仁武帝石鉴、兴武帝石祗。

       冉魏:武悼天王、惠帝冉智、前凉、武穆王张轨、昭王张实、成王张茂、文王张骏、桓王张重华、哀王张耀灵、威王祚、冲王张玄靓、悼王张天锡、凉王张大豫。

       后凉:景昭帝吕婆楼、懿武帝吕光、隐王吕绍、灵帝吕纂、后主吕隆。

       西凉:、武昭王李暠、后主李歆、末主李恂。

       南凉:武王秃发乌孤、康王秃发利鹿孤、景王秃发傉檀。

       北凉:文王段业、武宣王沮渠蒙逊、哀王沮渠牧犍、高昌王沮渠无讳、河西王沮渠安周。

       前燕:武宣帝慕容廆、文明帝慕容皝、景昭帝慕容俊、幽帝慕容暐。

       后燕:成武帝慕容垂、惠愍帝慕容宝、开封公慕容详、赵王慕容麟、昭武帝慕容盛、昭文帝慕容熙。

       西燕:归帝慕容泓、威帝慕容冲、昌平王段随、中帝慕容觊、文帝慕容瑶、代帝慕容忠、末帝慕容永。

       北燕:惠懿帝高云、文成帝冯跋、昭成帝冯弘。

       南燕:献武帝慕容德、末主慕容超。

       胡夏:桓帝刘卫辰、武烈帝赫连勃勃、德武帝赫连昌、平武帝赫连定。

       前秦:惠武帝苻洪、高祖苻健、厉王苻生、世祖苻坚、哀平帝苻丕、太宗苻登、后主苻崇。

       后秦:武昭帝姚苌、文桓帝姚兴、末主姚泓。

       西秦:宣烈王乞伏国仁、武元王乞伏乾归、文昭王乞伏炽盘、厉武王乞伏慕末。

       代国:太祖拓跋猗卢、太宗拓跋普根、世祖拓跋始生、平文帝拓跋郁律、惠帝拓跋贺傉、炀帝拓跋纥那、烈帝拓跋翳槐、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齐:高帝萧道成、武帝萧赜、郁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明帝萧鸾、东昏侯萧宝卷、和帝萧宝融。

       梁:武帝萧衍、临贺王萧正德、简文帝萧纲、豫章王萧栋、武陵王萧纪、元帝萧绎、闵帝萧渊明、敬帝萧方智。

       后梁:宣帝萧詧、明帝萧岿、靖帝萧琮。

       陈:武帝陈霸先、文帝陈蒨、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炀帝陈叔宝。

       北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南安王拓跋余、文成帝拓跋浚、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幼主元钊、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脩。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帝拓跋廓。

       北齐:神武帝高欢、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安德王高延、幼主高恒、范阳王高绍义。

       北周:文帝宇文泰、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静帝宇文衍。

       隋: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隋秦王杨浩、隋越王杨侗。

       唐: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

       南周:南周则天大圣皇帝武曌武则天、唐朝复辟、唐中宗李显、唐殇帝李重茂、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哀帝李柷。

       渤海国:渤海高王大祚荣、渤海武王大武艺、渤海文王大钦茂、渤海前废王大元义、渤海成王大华兴、渤海康王大嵩璘、渤海定王大元瑜、渤海僖王大言义、渤海简王大明忠、渤海宣王大仁秀、渤海宁王大彝震、渤海雍王大虔晃、渤海厉王大玄锡、渤海赧王大玮瑎、渤海后废王大諲撰。

       后梁:太祖朱温、郢王朱友珪、末帝朱瑱。

       后唐:太祖李克用、庄宗李存勖、明宗李亶、闵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

       后晋:高祖石敬瑭、出帝石重贵。

       后汉:高祖刘暠、隐皇帝刘承佑、湘阴公刘赟、世祖刘旻、睿宗刘钧、少主刘继恩、英武帝刘继元。

       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恭帝柴宗训。

       吴越:太祖钱鏐、世宗钱元瓘、成宗钱弘佐、忠逊王钱弘倧、忠懿王钱弘俶。

       闽国:太祖王审知、嗣王王延翰、惠宗王延钧、康宗王昶、景宗王曦、殷帝王延政、荆南(南平)、武信王高季兴、文献王高从诲、贞懿王高宝融、荆南侍中高保勖、荆南侍中高继冲。

       南楚:武穆王马殷、衡阳王马希声、文昭王马希范、前废王马希广、恭孝王马希萼、后废王马希崇。

       南吴:太祖杨行密、烈宗杨渥、高祖杨渭、让帝杨溥。

       岐国:忠敬王李茂贞、桀燕(杰燕)、桀王刘仁恭、燕王刘守光。

       南唐:烈祖李升、元宗李璟、后主李煜。

       南汉:烈宗刘隐、高祖刘岩、殇帝刘玢、中宗刘晟、后主刘鋹。

       前蜀:高祖王建、后主王衍。

       后蜀:高祖孟知祥、后主孟昶。

       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太宗耶律德光、辽世宗耶律阮、辽穆宗耶律璟、辽景宗耶律贤、辽圣宗耶律隆绪、辽兴宗耶律宗真、辽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

       西辽:辽德宗耶律大石、感天后萧塔不烟、辽仁宗耶律夷列、承天后耶律普速完、辽末帝耶律直鲁古、辽恭帝耶律屈出律。

       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炅、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

       南宋:宋高宗赵构、元懿太子赵旉、宋孝宗赵眘、宋光宗赵淳、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显、宋端宗赵昰、宋帝昺赵昺。

       西夏:太祖李继迁、太宗李德明、景宗李元昊、毅宗李谅祚、惠宗李秉常、崇宗李乾顺、仁宗李仁孝、桓宗李纯佑、襄宗李安全、神宗李遵顼、献宗李德旺、末帝李睍。

       金:金太祖完颜旻、金太宗完颜晟、金熙宗完颜亶、海陵王完颜亮、金世宗完颜雍、金章宗完颜璟、卫绍王完颜永济、金宣宗完颜珣、金哀宗宛颜守绪、金末帝完颜承麟。

       相关如下:

       皇帝,古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中国,皇帝最早是皇、帝的合称。“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道,举措审谛。”又《春秋繁露》:“德侔天地者,称皇帝。”所以人们考量上古时的贤君,根据他们各自的功绩,将能够配得上皇、帝之称的八人合称为“三皇五帝”。但此时皇、帝还分别为两个称号,不同时用于一人身上。首次将二者合并,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则始于秦始皇。至此后,皇帝一词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近代以来,“皇帝”也是对部分强大帝国的国君的翻译。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发 l9年 17、履癸 53年。

       3 商

       汤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l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 隐 12年。

       二、刘 32年。

       三、刘 玢 1年。

       四、刘 晟 l6年。

       五、刘 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 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 佐 6年。

       四、钱 倧 l年。

       五、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 崇 4年。

       二、刘 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顺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中国各朝代列表

       朝代列表

       夏朝 前2070年 - 前1600年

       商朝 前1600年 - 前1046年

       周朝 前1046年 - 前256年

       西周 前1046年 - 前771年

       东周 前770年 - 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 - 前476年(三家分晋始为战国)

       战国 前475年 - 前221年

       秦朝 前221年 - 前207年10月

       西楚 前206年2月 - 前203年12月

       汉朝 前202年 - 220年

       西汉 前202年2月 - 8年12月

       新朝 9年 - 23年

       东汉 25年 - 220年

       三国 220年 - 280年

       曹魏 220年 - 265年

       蜀汉 221年 - 263年

       孙吴 222年 - 280年

       晋朝 265年 - 420年

       西晋 265年 - 316年

       东晋 317年 - 420年

       十六国 304年 - 439年

       汉前赵 304年 - 329年

       成汉 304年 - 347年

       前凉 314年 - 376年

       后赵 319年 - 351年

       前燕 337年 - 370年

       前秦 351年 - 394年

       后秦 384年 - 417年

       后燕 384年 - 407年

       西秦 385年 - 431年

       后凉 386年 - 403年

       南凉 397年 - 414年

       南燕 398年 - 410年

       西凉 400年 - 421年

       夏 407年 - 431年

       北燕 407年 - 436年

       北凉 397年 - 439年

       南北朝 420年 - 581年

       南朝

       南朝宋 420年 - 479年

       南朝齐 479年 - 502年

       南朝梁 502年 - 557年

       南朝陈 557年 - 589年

       北朝439年 - 581年

       北魏 386年 - 534年

       东魏 534年 - 550年

       北齐 550年 - 577年

       西魏 535年 - 556年

       北周 557年 - 581年

       隋朝 581年 - 618年

       唐朝 618年 - 907年

       五代十国 907年 - 979年

       五代 907年 - 960年

       后梁 907年 - 923年

       后唐 923年 - 936年

       后晋 936年 - 946年

       后汉 947年 - 950年

       后周 951年 - 960年

       十国(902年 - 979年)

       吴越(907年-978年,893年开始割据)

       闽国(909年-945年,893年开始割据,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南平(924年-963年,907年开始割据,即荆南国)

       楚国(907年-951年,896年开始割据)

       吴国(902年-937年,892年开始割据)

       南唐(937年-975年)

       南汉(917年-971年,905年开始割据)

       北汉(951年-979年)

       前蜀(907年-925年,891年开始割据)

       后蜀(934年-965年,925年开始割据)

       宋朝

       北宋 960年 - 1127年

       南宋 1127年 - 1279年

       辽朝 947年 - 1125年

       西辽 1132年 - 1218年

       西夏 1038年 - 1227年

       金朝 1115年 - 1234年

       元朝 1271年 - 1368年

       明朝 1368年 - 1644年

       清朝 1636年 - 1912年

       朝代歌诀

       歌诀一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歌诀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歌诀三

       三皇五帝夏商周,归秦及汉三国休。

       晋终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收。

       歌诀四(香港中学生常用简易版本)

       黄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

       两汉三国晋,晋后南北分,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只想吃冰棍 2008-09-20 11:32:56

       朝代列表

       夏朝 前2070年 - 前1600年

       商朝 前1600年 - 前1046年

       周朝 前1046年 - 前256年

       西周 前1046年 - 前771年

       东周 前770年 - 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 - 前476年(三家分晋始为战国)

       战国 前475年 - 前221年

       秦朝 前221年 - 前207年10月

       西楚 前206年2月 - 前203年12月

       汉朝 前202年 - 220年

       西汉 前202年2月 - 8年12月

       新朝 9年 - 23年

       东汉 25年 - 220年

       三国 220年 - 280年

       曹魏 220年 - 265年

       蜀汉 221年 - 263年

       孙吴 222年 - 280年

       晋朝 265年 - 420年

       西晋 265年 - 316年

       东晋 317年 - 420年

       十六国 304年 - 439年

       汉前赵 304年 - 329年

       成汉 304年 - 347年

       前凉 314年 - 376年

       后赵 319年 - 351年

       前燕 337年 - 370年

       前秦 351年 - 394年

       后秦 384年 - 417年

       后燕 384年 - 407年

       西秦 385年 - 431年

       后凉 386年 - 403年

       南凉 397年 - 414年

       南燕 398年 - 410年

       西凉 400年 - 421年

       夏 407年 - 431年

       北燕 407年 - 436年

       北凉 397年 - 439年

       南北朝 420年 - 581年

       南朝

       南朝宋 420年 - 479年

       南朝齐 479年 - 502年

       南朝梁 502年 - 557年

       南朝陈 557年 - 589年

       北朝439年 - 581年

       北魏 386年 - 534年

       东魏 534年 - 550年

       北齐 550年 - 577年

       西魏 535年 - 556年

       北周 557年 - 581年

       隋朝 581年 - 618年

       唐朝 618年 - 907年

       五代十国 907年 - 979年

       五代 907年 - 960年

       后梁 907年 - 923年

       后唐 923年 - 936年

       后晋 936年 - 946年

       后汉 947年 - 950年

       后周 951年 - 960年

       十国(902年 - 979年)

       吴越(907年-978年,893年开始割据)

       闽国(909年-945年,893年开始割据,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南平(924年-963年,907年开始割据,即荆南国)

       楚国(907年-951年,896年开始割据)

       吴国(902年-937年,892年开始割据)

       南唐(937年-975年)

       南汉(917年-971年,905年开始割据)

       北汉(951年-979年)

       前蜀(907年-925年,891年开始割据)

       后蜀(934年-965年,925年开始割据)

       宋朝

       北宋 960年 - 1127年

       南宋 1127年 - 1279年

       辽朝 947年 - 1125年

       西辽 1132年 - 1218年

       西夏 1038年 - 1227年

       金朝 1115年 - 1234年

       元朝 1271年 - 1368年

       明朝 1368年 - 1644年

       清朝 1636年 - 1912年

       今天关于“西夏皇帝列表”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