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有关中秋节的故事_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zmhk 2024-05-30 人已围观

简介有关中秋节的故事_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下面,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有关中秋节的故事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开始讨论一下有关中秋节的故事的话题。1.中秋

有关中秋节的故事_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下面,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有关中秋节的故事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开始讨论一下有关中秋节的故事的话题。

1.中秋节的故事有哪些?

2.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有哪些

3.关于中秋节的小故事

4.中秋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5.关于中秋节和七夕节的相关故事或传说的名称

有关中秋节的故事_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中秋节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有很多,下面简单分享六个:

一、秋暮夕月

       夕月,就是祭拜月神。传说在战国时代,齐国有个丑女,名叫无盐,年幼时曾虔诚拜月,后来以超群品德入宫。某年八月十五在宫中赏月,正巧齐宣王也在宫中游逛,看到月光下的无盐,觉得她美丽动人,于是就册封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的习俗,从此就流传下来。

二、嫦娥奔月

       后羿因为射下天上的九个太阳,为民除害,深受天下百姓的尊敬和爱戴。随后就娶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作为妻子。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从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于是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两颗长生不老的仙丹,服下一颗可以长生不老,服下两颗可以升天成仙,后羿不忍撇下妻子自己升天,所以就把两颗仙丹交给嫦娥珍藏起来。

       后羿有个徒弟,名叫逢蒙,是个小人,嫦娥将仙丹藏进百宝匣时,被他偷窥到了,就打起了仙丹的主意。三天后,后羿带领弟子们去狩猎,逢蒙称病没去,等后羿走后,就手持宝剑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自知不是逢蒙的对手,就手疾眼快地打开宝匣,把两颗仙丹一口气都吞了下去。嫦娥吞下仙丹后,立刻感觉身体轻飘,已经能够飞了,于是飞出窗口,飞向天空。因为牵挂丈夫后羿,所以嫦娥就降落在离人家最近的月亮上。

       后羿回家后,侍女们向他讲述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又惊又怒,恶徒逢蒙已经逃亡,后羿悲痛欲绝,顿足捶胸,仰望天空呼喊妻子的名字。朦胧中发现,当天晚上的月亮格外明亮,恰好这天是八月十五日,并且月亮里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于是后羿便便派人到嫦娥最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遥祭月宫里的嫦娥。从此以后,每逢八月十五,老百姓们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祭拜嫦娥,为漂亮、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三、中秋起义

       元朝末年,朱元璋联合各地反抗力量,准备发动起义。军师刘伯温想出一条妙计,利用中秋节大家互相馈赠麦饼的机会,在麦饼中夹带字条,传递起义信息,约定于八月十五日晚上同时举行起义。后来起义成功,朱元璋便传下口谕,每年到了中秋节,便把当年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日糕点赏赐群臣。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四、烧塔起义

       元朝末年,刘福通、韩山童等白莲教首领利用宗教作掩护,发动农民起义,得到全国各地的普遍响应。潮汕人民为了与周边地区的起义军步调一致,按事前密约,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在空旷的地方用瓦片建塔,燃烧大火,作为起义的行动信号。后来,烧塔就成为中秋节的习俗,被世代流传下来。

五、舞龙驱疫

       相传在很早以前,香港铜锣湾大坑区,在一次风灾之后,出现了一条大蟒蛇,到处作恶,危害乡邻,村民们非常气愤,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将蟒蛇降服。可第二天却发现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区便爆发了瘟疫。这时,村中的父老忽然在梦中被菩萨告知,只要在中秋节舞动火龙,就能将瘟疫驱除。从此以后,每到中秋节,舞火龙的习俗就流传下来。

六、兔爷治病

       传说在古时候,老北京城里闹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有人染上,吃什么药也不管用。嫦娥看到人们的病苦,非常难过,就派玉兔到人间为百姓消灾治病。

       于是,玉兔就变成一个少女,来到北京城,走街串巷,治好了很多的病人。玉兔为人治病,什么报酬都不要,只借别人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一会儿是男人,一会儿是女人,一会儿是算命的,一会儿又是卖油的,最后走遍北京城内外,直到瘟疫消除。

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有哪些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关于中秋节也是有很多传说故事的,比如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几个经典的故事吧!

关于中秋节的成语故事:?

       

?1、嫦娥奔月

       相传在远古时代,天空中有十个太阳,当时十个太阳一起升空,晒得土乾地裂,海水枯竭,民不聊生。这时有一位叫后羿的英雄,他力大无穷,能开万斤宝弓,射杀各种猛兽。他同情受日晒之苦的众多百姓,就举起他的宝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并严令第十个太阳按时起落,造福人民。从此后羿的名字传遍天下,后来他娶了贤淑美丽的嫦娥。夫妇俩十分恩爱。有一天后羿在去昆仑山访友的途中遇到了西王母,西王母很钦佩后羿的为人,就送给他一包不死仙药,并告诉后羿,只要吃了那药就能长生不老,成仙升天。后羿不忍与妻子分离,回家后就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

       不料,后羿的徒弟蓬蒙心存不良,想偷吃不死药,成仙上天。有一天他趁后羿出去打猎的时,偷偷闯进嫦娥的房间,拿出剑来,逼她交出不死药。嫦娥迫不得已,就将不死药全部吞下,立刻身轻如燕,直冲云霄,奔月而去。?后羿得知后,伤心欲绝,悲痛不已。晚上,他举头望月,觉得今天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他还看见月亮上有一个黑影,很像嫦娥。于是后羿在后院上香,并摆满了嫦娥喜爱的食物祭月,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百姓们的耳中,而后他们也开始给嫦娥上香拜月,祈求平安。由于嫦娥奔月的那天,正巧是八月十五,于是,人们就将这天定为了中秋节。

       

?2、吴刚折桂

       西河有一个叫吴刚的人。他有个愿望,就是想做神仙。可他是一个很没耐心的人,有做神仙的想法,却没有耐心,不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学了三天铁匠手艺就嫌太热,当了五天布店学徒又嫌太麻烦,后来干脆回家去学种田。但是他依然没有耐心,刚撒下种子,就想马上看到果实。听了老人的话后,好不容易等到种子发了芽,他又隔三差五地去掘开泥土看看它是否在长,三弄两弄,幼苗死了,地也荒废了。吴刚的行为把天帝都惹生气了,天帝找人把他带到月宫里,让他砍月亮上面的月桂树,只要砍断月桂树就可以做神仙。

       这棵桂树,又叫做‘三百斧头’,有耐心的人,心平气和地砍三百斧头,就可以把它砍倒。没有耐心的人,砍了也是白砍。砍下一道缺口,只要斧头一拿开,缺口立刻就复原了。可是吴刚太懒了,没有耐心也没有干劲,总是砍一会树又要偷懒一会儿。只要他一偷懒,桂树又重新长好了, 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月桂树还是完整无缺。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在皓月当空之时,依稀可见月亮中有些阴影,据说,那就是吴刚在伐桂。

       

?3、玉兔捣药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妹们,到月宫陪伴嫦娥住了!

关于中秋节的小故事

       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貂蝉拜月》《月下独酌》《玉兔进月宫》等。

       1、《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讲述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拯救百姓而飞向月宫的故事。嫦娥奔月的传说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2、《吴刚伐桂》

       相传月亮上的桂花树生长繁茂,吴刚是一个樵夫。他喜欢研究仙术,但始终不肯专心读书。于是天帝大怒,把他留在月宫,要他砍倒月桂树。但吴刚每砍一半,桂树就会自动愈合。他一直不停地砍下去,桂树不断愈合,直到最后只剩下一棵树。

       3、《玉兔捣药》

       《玉兔捣药》是中秋节中的一个传说故事,讲述嫦娥为了逃离月宫,吞下了不死药,变成了月精。她托身于月,是为了蟾蜍,而不是月神的柔和、娴静、典雅。这个传说随着玉兔传说的传播,演变成了嫦娥变成月里嫦娥的再生形象。

       4、《貂蝉拜月》

       根据传说,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容貌姣好,非常漂亮。她出生不久,当地桃花杏花盛开,但很快就凋谢了。为了纪念她的美貌,貂蝉在午夜偷偷来到月宫,向月里的嫦娥奔月,嫦娥却因为她自愧不如而匆匆离开。

       5、《月下独酌》

       这个故事讲述了诗人在花前月下独自饮酒的情景。他把自己变成了三个角色,一个敬酒,一个喝酒,热闹非凡。这个情景表现了诗人孤独而豪放的情怀。

       6、《玉兔进月宫》

       在这个故事中,玉兔进月宫是因为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位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乞讨食物。兔子为了帮助别人,跳进火里将自己煮了,最后被神仙感动,跳进月宫成了玉兔,陪伴嫦娥。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第一:唐高祖与祝捷饼

        月饼传说较流行的观点是在唐朝。唐初,东突厥势力强大,李渊太原起兵时曾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以换取北方的相对安定。唐朝建立后,突厥一方面支持薛举、刘武周等割据势力,与唐朝分庭抗礼。另一方面,又自恃兵强马壮,不断举兵南下侵扰。为了平定北方外患,唐高祖李渊委任当时著名将领李靖为北征总指挥,反击突厥,最终得胜。

        李靖凯旋之日正好是八月十五,恰巧当晚有吐鲁番人向李渊献饼祝捷。李渊其时正与群臣分享李靖胜利的喜讯,看到圆圆的祝捷饼十分高兴,笑对当空,脱口而出应将胡饼邀蟾蜍。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应该邀请月亮之神下凡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可口的胡饼。李渊遂将胡饼分给群臣,君臣一道品尝,赏月。据说,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由此而来,并由宫中传到民间。

        第二:杨贵妃为月饼起名

        在早期,人们并不把月饼叫月饼,其叫法很多。在唐朝,最流行的叫法自然是胡饼。过去,汉人把生活在中国北方、西方的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等游牧民族,统称为胡人,他们特有的日常食用的面饼,被汉人称为胡饼。这种饼圆圆的,糖馅、包以果仁等,很好吃。

        那么,胡饼又是如何改称月饼的?

        有一年中秋节,李隆基和杨贵妃一起吃胡饼赏月,风流成性的李隆基故作风雅,觉得胡饼一名不好听,想改个名字。但起什么名字好呢?一时想不出来。杨贵妃抬头一望,其时高悬空中的一轮圆月,恰如这圆圆的胡饼,遂脱口而出月饼。李隆基一听,连连拍手叫绝。月饼一名,由此叫出来了。

        但这个传说似乎不靠谱,有这样的记载,唐僖宗李儇曾在中秋节赐饼给新科进士,当时此饼并不叫月饼。李儇比李隆基晚生177年,可以肯定在唐代,至少在晚唐,月饼仍不叫月饼的。

        其实,在宋代,人们也不把月饼叫月饼,文人喜欢称之为金饼。在宋代,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尚没有普及,到了元代,中秋吃月饼的风俗才变浓,但多称之为月糕。一直到明代,月饼才正式定名,中秋节吃月饼风俗也广为流行。

        第三:吃月饼与杀鞑子

        在元未,天灾人祸连连,民不聊生,蒙古人对中原汉人的统治也更为严厉。为了奴化汉人,有的地方竟然规定,新娘的初夜权要献给主政当地的蒙古人。当时男人娶媳妇是不敢张扬的,不少男女是偷婚,以避免被鞑子知道。为防止汉人造反,还不准民间私藏铁器,十户人家才能有一把菜刀。这些奴化政策,激起了汉人的不满,民间反抗情绪强烈,各地都在酝酿起义,相约杀鞑子,推翻元政权。当时公开聚会是行不通的,为了传递统一行动的信号,保证隐秘,南方的朱元璋,即后来的明太祖,便选择八月十五吃月饼的机会,将写有起义信号的纸条包在月饼里,通过这种传递方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势力。

        第四:嫦娥奔月与不老药

        嫦娥,原名姮娥,她是神话人物后羿的妻子。到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称嫦娥。

        嫦娥奔月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嫦娥偷吃不老药奔月: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长生不死药,贪心的嫦娥背着丈夫偷后吃后,跑到了月亮上,成为了月亮女神。

        另一种版本是,嫦娥被迫吃不老药:跟后羿学习射箭术的逢蒙听说后羿搞到了长生不老药,于是前去偷窃。逢蒙未能得手,恶从胆边生,欲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自己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

关于中秋节和七夕节的相关故事或传说的名称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中秋节 的 传说 故事 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即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了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后羿无可奈何 ,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寄在月宫中眷恋着自己的妻子,百姓们闻知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就传开了。

        中秋节简洁介绍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寓意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中秋节的五个经典故事传说

        ★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中秋节四大传说故事

        ★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和民间故事大全

        ★ 2019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100字左右

        ★ 中秋节传说故事

        ★ 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有哪些

        ★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有哪些

        ★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传说故事

       一、中秋节传说:嫦娥奔月

       后羿因为射下天上的九个太阳,为民除害,深受天下百姓的尊敬和爱戴。随后就娶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作为妻子。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从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于是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两颗长生不老的仙丹,服下一颗可以长生不老,服下两颗可以升天成仙,后羿不忍撇下妻子自己升天,所以就把两颗仙丹交给嫦娥珍藏起来。

       后羿有个徒弟,名叫逢蒙,是个小人,嫦娥将仙丹藏进百宝匣时,被他偷窥到了,就打起了仙丹的主意。三天后,后羿带领弟子们去狩猎,逢蒙称病没去,等后羿走后,就手持宝剑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自知不是逢蒙的对手,就手疾眼快地打开宝匣,把两颗仙丹一口气都吞了下去。嫦娥吞下仙丹后,立刻感觉身体轻飘,已经能够飞了,于是飞出窗口,飞向天空。因为牵挂丈夫后羿,所以嫦娥就降落在离人家最近的月亮上。

       后羿回家后,侍女们向他讲述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又惊又怒,恶徒逢蒙已经逃亡,后羿悲痛欲绝,顿足捶胸,仰望天空呼喊妻子的名字。朦胧中发现,当天晚上的月亮格外明亮,恰好这天是八月十五日,并且月亮里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于是后羿便便派人到嫦娥最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遥祭月宫里的嫦娥。从此以后,每逢八月十五,老百姓们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祭拜嫦娥,为漂亮、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二、七夕节传说:牛郎织女的传说

       传说,织女是天神,而牛郎是凡人。一次,织女在人间游玩后在湖中嬉水,被一旁路过的牛郎捡走了衣服,两人因此结缘,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并生下一男一女。。

       但是人神恋爱是违反天条的,玉帝命令织女必须离开牛郎。牛郎在看到妻子被抓走后,便马上用扁担挑起一对箩筐,将一对儿女分别放入筐内,去追织女了。

       眼看就快要追上了,一条大河忽然挡在了他的面前,这就是王母娘娘划的银河。王母娘娘见他们感情真挚,便破例让他们每年七月七日通过喜鹊搭桥相会一次。

       “牛郎织女”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后来发展成为七夕节。

       由于农历的七月七日正当雨季,所以这一天常常下雨,人们便说这是牛郎织女的眼泪。农村中的一些少男少女还会趴在葡萄架的下面,据说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美妙动人,所以人们还常常以“牛郎织女”来描述夫妻的恩爱。

       好了,今天关于“有关中秋节的故事”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有关中秋节的故事”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