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题乌江亭的诗意_题乌江亭的诗意是什么

zmhk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题乌江亭的诗意_题乌江亭的诗意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题乌江亭的诗意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1.50首古

题乌江亭的诗意_题乌江亭的诗意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题乌江亭的诗意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1.50首古诗要带诗意

2.咏史怀古诗的表达风格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韩愈《答张十一》翻译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翻译杜牧《题乌江亭》翻译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意是什么?

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题乌江亭的诗意_题乌江亭的诗意是什么

50首古诗要带诗意

       古诗十九首全文和译文

       《行行重行行》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你与我两人相距千万裏远,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那知道是什麽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著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再次返回.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裏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青青河畔草》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译文

       河畔萋萋的芳草啊,,园中葱葱的高柳.

       在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

       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 打扮得漂漂亮亮,

       伸出纤细的手指.从前她曾是歌舞女(*汉时倡家女和后世所谓青楼女子是不一样的),

       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游侠妻子.

       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在这空荡荡的屋子里,实在是难以独自忍受一个人的寂寞,怎堪独守!

       《青青陵上柏》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译文

       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

       区区斗酒足以娱乐心意,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席.

       驾起破马车驱赶著劣马,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著.

       洛阳城里是多麼的热闹,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

       大路边列夹杂著小巷子,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

       南北两个宫殿遥遥相望,两宫的望楼高达百余尺.

       达官贵人们虽尽情享乐,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

       《今日良宴会》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译文

       今天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

       这场弹筝的声调多麼的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出神又妙化.

       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高论,懂得音乐者便能听出其真意.

       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谁都不愿意真诚说出来.

       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

       为什麽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

       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

       《西北有高楼》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译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著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声音响亮极其悲壮,谁能弹此曲,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

       《涉江采芙蓉》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 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飘流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明月皎夜光》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译文

       皎洁的明月照亮了仲秋的夜色,在东壁的蟋蟀低吟的清唱著.

       夜空北斗横转,那由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的斗杓,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闪烁的星辰,更如镶嵌天幕的明珠,把仲秋的夜空辉映得一片璀璨!

       深秋,朦胧的草叶上,竟已沾满晶莹的露珠,深秋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时光之流转有多疾速呵!

       而从那枝叶婆婆的树影间,又听到了断续的秋蝉流鸣.怪不得往日的鸿雁(玄鸟)都不见了,原来已是秋雁南归的时节了.

       京华求官的蹉跎岁月中,携手同游的同门好友,先就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而今却成了相见不相识的陌路人.

       在平步青云之际,把我留置身后而不屑一顾了!

       遥望星空那"箕星","斗星,"牵牛"的星座,它们既不能颠扬,斟酌和拉车,为什麽还要取这样的名称 真是虚有其名,

       然而星星不语,只是狡黠地眨著眼,它们仿佛是在嘲笑,你自己又怎麽样呢

       想到当年友人怎样信誓旦旦,声称著同门之谊的"坚如磐石";而今"同门"虚名犹存,"磐石"友情安在 叹息和感慨,炎凉世态虚名又有何用呢

       《冉冉孤生竹》之八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译文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

       你我相亲新婚时你远赴他乡,犹如兔丝附女萝我仍孤独而无依靠.

       兔丝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夫妻也应该会要有俩相厮守的时宜.

       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正是新婚恩爱时你却离我远赴他乡.

       相思苦岁月摧人老青春有限,多麼的盼望夫君功成名就早日归来.

       我自喻是朴素纯情的蕙兰花,正是含苞待放楚楚怜人盼君早采撷.

       怕过了时节你还不归来采撷,那秋雨飒风中将随著秋草般的凋谢.

       你信守高节而爱情坚贞不渝,那我就只有守著相思苦苦的等著你.

       《庭中有奇树》之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裏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

       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我攀著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

       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这花有什麽珍贵呢 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迢迢牵牛星》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俩相界离相去也没有多远.

       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默默相视无言的痴痴凝望.

       送别古诗10首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船风。

       ——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扶桑国已在那渺茫辽远之处,君之家园更在扶桑东更东。这一别,到底谁陪着你到达那遥远之处呢,唯有天上的明月,海上的清风。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今晨,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独的楚山。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

       一曲离歌声落,行舟渐行渐远。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离别酒醒后,已是薄暮时分。两岸的青山红叶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朋友的船却已不知何处?只能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鹰出没寒云。不要忧愁将来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高超的琴音呢?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贾至《巴陵夜别》

       记得在那暮春时节,一簇簇的柳絮纷纷扬扬,我当时怀着被贬的失意心情离开故乡洛阳,梅花盛开的隆冬时分,来到三湘。如今你也遭逢同样的命运,远谪长沙。世俗人情已如浮云般消散,唯有我们两人的友谊依然长存,离别之时,满腔愁绪,有如湘江水般悠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丹阳的外城边,友人将乘舟离去。“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此时,千种离情,万般愁绪,一齐涌上心头。站在江边长时间的遥望着江的尽头,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更给人增添愁思。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老朋友离开了黄鹤楼,在明媚的春天里去往扬州。我站在江边遥望,一叶孤帆远去在水天尽头,只剩下长江水向天边滔滔不绝地奔流。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元稹《重赠乐天》

       筵上离歌本已添别恨,偏偏又唱的是我此前为你写的赠别之作。更何况月落潮平的明天早晨,我们又要再一次江畔离别。

       、杜甫诗三首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一户人家,天刚黑就有差役进村捉人。这家的老汉听到动静**逃走了,老妇人出门去看情况。

       差役吼叫声是那样的凶,老妇人的啼哭又是那样的悲痛!

       只听到老妇人上前向差役诉说,她说:我一共有三个儿子,都已经应征去守邺城了。最近有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活着的人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就都永远完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可以抓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这孙子,所以他母亲还没有离家而去,只是她进进出出,连件完整的衣服也没有啊!你们如果非抓一个人不可,就抓我老婆子好了,我虽然衰老没什么力气,但今晚跟你们去,还能支应河阳紧急的差使,赶得上给部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嘈杂的说话声消失了。我似乎听到隐隐约约的哭泣抽咽。天亮后,我启程赶路,只好单独跟老汉一个人告别。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 苏轼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白色的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好像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飘落下来。

       2、《无题》 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

       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4、《前出塞》其六 杜甫唐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赏析

       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

       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

       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

       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

       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

       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

       5、《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草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春天走在钱塘湖边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天来了,湖面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茂而多彩缤纷的春花随意分散着,自然清新,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此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前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衔接非常自然。)

       6、《登高》 杜甫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登高》八悲是:

       悲远、悲秋、悲凉、悲离,悲老,悲身,悲孤,悲怨、悲愤。

       7、《题乌江亭》 杜牧唐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译文

       胜败乃兵家常事,难以预料,

       能容纳羞愧、忍受耻辱方为男子汉大丈夫。

       江东的子弟多的是热血男儿,

       卷土重来的话胜负也许还难说!

       8、《题都城南庄》 崔护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今日,就在这长安南庄的门中,

       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分外的艳丽绯红。

       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去了哪里,

       只有满树桃花依旧,笑对着这和煦春风!

       9、《江村》 杜甫唐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鸥鸟互相追逐嬉戏,亲亲热热。

       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小儿敲针作鱼钩。

       我老了,多病的身体需要的只是治病的药物,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奢求呢?

       10、《秋夕》 杜牧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蛾。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坐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11、《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12、《陋室铭》 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龙(居住)就成了有灵气的水了。

       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声音扰乱耳朵,也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敬仰。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13、《蝶恋花》 柳永宋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

       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黯黯然地升起从遥远无边的天际。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什么人会理解他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 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醉醉,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衣衫丝带渐渐觉得松宽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

       1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究向东流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忧愁,听到深山传来凄凉的鹧鸪声。

       (江上黄昏正使我愁苦,又从深山传来鹧鸪的叫声”行不得也”,

       更增加了国事的忧愁,隐喻北伐的希望实现不了。)

       15、《苏暮遮》 范仲淹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何,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文

       碧蓝的天空飘着屡屡白云,金黄的树叶铺满大地。

       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

       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九曲河图“黄河九曲,长者入于渤海”

       如今《博物志》“近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乘槎而去。十余月至一处,有城郭状,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饮之,因问此是何处,答曰:‘访严君平则知之。’因还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其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亦作词牌

       江隈江曲处

咏史怀古诗的表达风格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扩展资料

       杜牧的诗歌成就

       1、绝句

       杜牧的写景抒情绝句,意境幽美,韵味隽永,于盛唐七绝之外,别开妙境。杜牧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美的形象,用绝句体小诗加以描写,含蓄精炼,情景交融,在短短的四句中,写出一个完整而幽美的景象,宛如一幅图画。

       2、律诗

       杜牧诗歌俊爽峭健、雄姿英发的风格在律诗中最为突出。杜牧在律体中故作拗句,或出以古意,表现出一种劲直峻峭、气力健举的气势,以力矫诗坛平弱圆熟之风。杜牧的七律有较强的现实性,此外,杜牧的律诗时用古调,豪宕缠绵中别有一种古朴潇洒的风韵。

       百度百科-杜牧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故地重游,联想古人,关照自己,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关照,才使这首词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起了多少人的共同的心理感受,正是这样,这首杰出的赤壁怀古词才有了长久的生命。

       2.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怀古伤己)如李商隐《贾生》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蜀 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律诗由“起”、“颔”、“颈”、“结”四联组成。这首诗的“起联”两句一问一答,貌似平常,实则不然。这里,诗人以近乎口语化的诗句点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位置和古柏森森的自然环境,其间一个“寻”字妙笔天成,使得一问一答两相连属,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堂的情不可耐的心绪,这一方面暗示出杜甫与诸葛亮虽不同世却思想相通,另一方面也替后面的赞颂、痛惜之辞预为伏笔,使得全诗和谐统一,首尾相衔。李重华《贞一斋诗话》说:“作诗善用赋笔,惟杜老为然。其间微婉顿挫,总非平直。”杜甫的这首《蜀相》的开头,可以说是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诗人善用赋笔而又切忌平直的特点。

       如果说,“起联”两句还是从总领通篇的角度由全貌着笔作概括叙写的话,那么,“颔联”两句则进而把“镜头”转向武侯祠庙周围景物的细部。“映阶碧草”、“隔叶黄鹏”仿佛是两个特写镜头,一在渲染“春色”之怡目,一在强调“好音”之悦耳。然而,诗人用了一个“自”字,一个“空”字,含蓄地表达了他对这些景物的与众不同的特殊感受——盎然春意固然是美好诱人的,可是,丞相祠庙却是如此寂寥冷清,悄然而无人迹,只有诗人形只影单而来,孤寂伤怀而返。难道说,武侯已经被世人遗忘了吗?不难看出,在“颔联”两句里,诗人句句写景,却字字含情,诗行中寓静于动,寄情于景,婉转地流露出因国家分裂而悲怆伤怀以及亟盼早日平叛实现统一的情绪。真可谓“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于外而远且大”(谢榛《四溟诗话》)。

       “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胸臆直泄,以高度凝炼、警策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城西)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公元207年,同他商讨天下大计。出山后,诸葛亮先是辅佐刘备开创基业;刘备死后,他又匡济危难,扶佐后主刘禅。这就是所谓“两朝开济”。诸葛亮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忠贞不渝,尽了“老臣”之心。当然,艺术的概括是不能同科学的、历史的评价相提并论的。但是,透过诗人的饱含深情的诗句,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诸葛亮这位“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丞相的一生的事业,以及他对后人的感召力量,而且能够感知诗人对他的钦羡仰慕之情。这一联与前一联一样,属对工致,沉郁顿挫。遣辞虽不藻丽,却行文壮阔,潇洒飘逸,可与诗人另一首写诸葛亮的诗《八阵图》中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二句联璧生辉。

       假若诗意仅此而已,或许还难以收到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和取得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前人说,“诗贵有眼”。“结联”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可谓《蜀相》的“诗眼”。“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岂止是一般的凭吊和拜谒之辞啊!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春,出兵伐魏,在渭水南五丈原(今陕西郿县西南)与魏军相持百余日后,于当年八月在军中抱憾病逝。武侯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诗人饱经丧乱而屡失意,经历虽各有不同,可是就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点来说,他们个人的命运是颇有相似之处的。正因为如此。诗人落笔沉挚,力透纸背,写得苍凉悲壮,催人下泪。可见,千百年来,人们习惯于用这警句一般的诗行对赍志而殁的仁人志士寄予痛惜与同情是不无道理的。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之一,对于壮志未酬者,它既是颂辞,又是挽歌。唐代诗人刘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于诗者能之。”《蜀相》一诗囊括历史,融汇古今,语言凝炼而内涵丰富。如果把刘禹锡的话用来评《蜀相》,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上。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现实不合理想模式的时候就是怀古最有理由的时候。根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

       1.昔盛今衰型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个专题。

       过去的繁华随风远去,只留下一片荒芜,这让人顿生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之感。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京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2.物是人非型

       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此一种,作者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

       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借古讽今)。

       如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②或是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如唐代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作变换视角,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

       我们不妨以写项羽的两首绝句为例来加以深入探讨: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秦末楚汉相争,最终以项羽垓下大败,自刎乌江而降下帷幕。后人总想透过历史的烟尘,剖析他失败的原因,从中引出某些历史借鉴。杜牧以诗人的眼光,从败不馁的角度立意,指出出色的战将自当胜不骄,败不馁,尤其是在受重创、陷绝境时,更应“包羞忍辱”,这才是真正的男儿。杜诗在为项羽的失败同情、惋惜之余,又对他的刚愎自用,缺乏自知不无讽刺。尤为人激赏的是,诗人借题发挥,道出一个颇有积极意义的命题:百折不挠,才能成功。

       王安石以政治家的眼光,从当时形势的角度立意,指出项羽已失去人心,不会再有成功的希望。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三、四两句以辛辣的反问指出:杜牧未免太天真了,即使项羽真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王诗辛辣冷峻,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他毫不留情地指出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颇具政治家的眼光。

韩愈《答张十一》翻译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翻译杜牧《题乌江亭》翻译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意思是:南朝遗留下的一座座寺庙,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诗文如下: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一座座寺庙,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

       (1)莺啼:即莺啼燕语。(2)郭(guō):外城。此处指城镇。(3)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6)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7)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作品简介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

作品赏析

       《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第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诗人放开视野,由眼前春景而想象到整个江南大地。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同时,诗人也从声音的角度,通过听觉,表现出江南春天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诗句中的“千里”下得很妙,也很分量,不但空间上扩大诗歌的审美境界,而且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这里,诗人运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进入眼帘的物象,水村、山郭、酒旗。

       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指东晋以后隋代以前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朝。这句意思是说,南朝遗留下了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第四句“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即如烟般的蒙蒙细雨。这句的意思就是说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这里,诗人以审美的眼光,欣赏着江南春的自然美景;诗人以深邃的思维,穿过时空,感悟历史文化的审美意义。

       《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之孙,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咏史抒怀。

       杜牧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即好读兵书,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乱,上书李德裕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诗集注》《樊川文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意是什么?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 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韩愈诗鉴赏

        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德宗贞元十九年(803)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诗云:“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一联翩。鲛人远泛渔舟火,鵩鸟闲飞露里天。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韩愈写此诗作答。

        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勾画出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递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淡淡几笔,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接下来是两组近景镜头,“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筼筜是一种粗大的竹子。踯躅即羊踯躅,开红**的花,生在山谷间,二月花发时,耀眼如火,月余不歇。这一联,可以说是作者为前面一联的冷落景象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增添了些许春天的生气。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不但对仗工稳,而且传神生动。“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托写出来。这四句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层次分明。有淡墨涂抹的山和水,又有色彩艳丽的绿竹和红花,浓淡相宜,形象突出。再加上哀猿的啼叫,真可谓诗情画意,交相辉映。

        这首诗中的景物,是与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情紧密相连的。它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一是静、二是闲。静从空旷少人烟而生,作者从繁华嘈杂、人事纷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这僻远荒冷的山区,哀猿啼声处处有,人间茅舍两三家,这种静与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独和凄凉。这种闲,由他的处境遭遇而来,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悠闲超脱,没有羁绊,然而不免使人触景生情。身虽居闲地,心却一刻也没能摆脱朝廷的束缚,常常被“未报恩波”所烦扰,不能得闲,故而分外感慨。作者虽然写的是景,而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隐情,正如王夫之《唐诗评选》所说:“寄悲正在比兴处。”

       诗的下半段叙事抒情,“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句的“未”字贯“报”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中,尚还想“未报恩波”,这表现出儒家“ 怨而不怒” 的精神。有了这一联的铺垫,下一联就容易理解。“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斗”同“陡”,是顿时的意思。“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这一联写得委婉曲折,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似乎来诗是愁的原因,这就把全诗惟一正面表现愁怨的地方掩盖住了。并且写愁不说愁,只说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韵味醇厚。

       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

       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寻句: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3、降幡:降旗。

       4、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

       5、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

       6、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译文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赏析

这是吊古抚今,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灭吴的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诗寓意深广,言辞酣畅。但诗中不见诗人真情,也少顿挫沉郁,却是一大缺陷。

       杜牧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士重来未可知。

       [编辑本段]注释

       1.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兵败,乌江亭长备好船劝他渡江回江东再图发展,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乃自刎于江边。

       2.不期:难以预料。

       3.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4.江东:指江南苏州一代。

       [编辑本段]赏析

       此诗与前选《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超过山河,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都是反说其事,笔调都与这首类似。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谓这首诗“好异而畔于理……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清人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则反驳胡仔,说杜牧正是“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益醒”。其实从历史观点来看,胡氏的指责不为无由。吴景旭为杜牧辩护,主要因这首诗借题发挥,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可取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1、诗意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描绘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2、原文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4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3、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4、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境界特别宽广,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如《赤壁》、《题乌江亭》、《过华清宫》、《泊秦淮》、《清明》、《江南春绝句》、《山行》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篇。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全诗是什么?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句诗的意思是深秋时节,沿着远处的石子铺成的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深秋时节,沿着远处的石子铺成的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经过深秋寒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远上:登上远处的。

       3.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5.斜:为倾斜的意思。

       6.深:另有版本作“生”。(“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7.坐:因为。

       8.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9.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0.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创作背景:

       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作者深秋时节登山赏景,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咏史·尚有绨袍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全诗如下: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作者杜牧?朝代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山水诗,这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言绝句。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注释

       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志。

       2、山郭:靠山的城墙。

       3、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5、楼台:指寺庙。

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是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854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史,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高适 咏史尚有绨袍赠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赏析

        高适是初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也是一位很有政治才能的诗人。诗人在仕途辉煌时,曾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诗名远播。一些优秀的边塞诗赞扬了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高适的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但是他在少年时,相当落魄,其诗歌大多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这首诗则写于未入仕途之时。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这两句歌咏历史上范睢的一段故事。诗中的尚有,还有;绨袍,用一种比绸子厚实、粗糙的纺织品做成的袍子。范叔,指范睢。范睢字叔,故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战国时范睢事魏大夫须贾,因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赐他金十金和牛酒。须贾怀疑范睢通齐,告诉魏相。魏相派人凌辱范睢,几欲置之死地。范睢装死得以逃到秦国,游说秦昭王获得成功,被拜为相,封于应(今河南省宝丰西南),称应侯。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须贾知范睢已为秦相,前往谢罪,范睢没有处死他,说: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放须贾回魏国。诗中的寒,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寒冷,而应有贫寒、穷困潦倒的意思;尚有与应怜相连接,说明须贾虽然曾得罪于范睢,差一点置范睢于死地,但他对故人还有一点同情、怜悯之心,这是非常可贵的。也就是这样的同情、怜悯之情,救了他的命。这说明,为人不可太势利,太刻薄,要宽容,要大度。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这两句写须贾并不知道范睢已贵为秦相,还把他当成平民看待。诗人在这里是在借题发挥,意在讽刺须贾徒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竟然把身为秦相,把天下所重的范睢看成是布衣寒士,真是可悲可叹!诗中的天下士,即国士,杰出的人才。布衣,代指平民。古时一般平民穿布衣。平心而论,这两句议论与须贾不识范睢为宰相相衔接,有些牵强附会。范睢被魏相羞辱、鞭挞后,世人都以为魂归地府了;须贾使齐,要拜见的是秦相张禄,怎么知道范睢改名换姓呢?范睢布衣往见须贾,装作一副穷酸相,有谁会把他与威风八面的秦相张禄联系在一起呢?因此,说须贾不识国士,不以国士待之,是有些强人所难;而须贾在那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留他吃饭,赠以衣服,应当说是做得不错的,说明他的人性没有完全泯灭,这与他当初向魏相报告范睢受齐人之金,范睢受到凌辱,奄奄一息,而他不加丝毫劝阻相比,不知要胜过多少倍。也正因为如此,范睢才留他性命,让他回国。但是,诗人是有感而发,向诗人这两句中所说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中比比皆是,诗人少年落魄,晚年才发迹,少年时虽然没有范睢那样的遭受奇耻大辱,但也没有少遭达官贵人的白眼和冷嘲热讽,有谁在他没有发迹的时候把他当作人才来看呢?因此诗人借范睢之事批判了这种糟蹋人才、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间接地表明,自己要做一个天下士,要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让世人刮目相看。

        这首诗叙事和议论结合,充满情感。诗人在诗中发古之幽情,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诗中几个连接词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上两句的尚有、应怜,写出须贾赠袍时的那种怜悯心态,并不以为范睢能够发迹,更没有看出范睢已经发迹,看出须贾只是一个平庸之人;下两句的不知、犹作,看上去是心平气和借事说事,而实际上是充满激情,对这种把人不当人看待的社会现象深恶痛绝,同时心高气傲,让世人为之瞻目! 李商隐 咏史

        《咏史》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其一)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其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注释:

        1、北湖:南京玄武湖。《金陵志》:南埭,水上闸也。北湖南埭,统指玄武湖,是南朝操练水军的场所,也是帝王游宴之处。此言水漫漫,意谓昔日之水军、帝王皆不复存在,唯湖水漫漫矣。

        2、一片降旗:刘禹锡《金陵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乃指东吴孙皓降晋。

        3、三百年间同晓梦:南京为六朝古都,三百年间,王朝更替,降旗屡树,非但孙吴一回。

        4、龙蟠:徐爰《释问》:建康东北十里,有钟山,旧名金山,后更号蒋山。诸葛亮以为钟山龙盘,即蒋山也。张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翻译:

        (其二)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

        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

        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

        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

        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

        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

        天长地久,

        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

        赏析:

        (其一)

        首句北湖南埭水漫漫突出了六朝的故都的典型景色。北湖即玄武湖,南埭即鸡鸣埭,是六朝帝王寻欢作乐的地方。可是经过了改朝换代,同一个北湖,同一个南埭,过去曾经看过彩舟容与,听过笙歌迭唱,而此时只剩下了汪洋一片。诗人怀着抚今感昔的情绪,把北湖南埭这两处名胜和漫漫湖水扣合起来写,表现出空虚渺茫之感。第一句北湖南埭水漫漫,诗人是把六朝兴废之感融汇到茫茫湖水的形象之中,而第二句一片降旗百尺竿,是通过具体事物的特写,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王运之终。在此一片降旗成为六朝历代王朝末叶的总的象征。降旗的典故原来和石头城有关,但诗人写了降旗不算,还用百尺竿作为进一步的衬托。降旗一片,分外可嗤;竿高百尺,愈见其辱。无论是从一片的广度或者是从百尺的高度来看历史,六朝中的一些末代封建统治者,荒*之深,昏庸之甚,无耻之极,都可想而知了。

        第三、四句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是一个转折,诗人囊括六朝三百年耻辱的历史。从孙吴到陈亡的三百年时间不算太短,但六朝诸代,纷纷更迭,恰好似凌晨残梦,说什么钟山龙蟠,形势险要,是没有什么根据的。钟山即紫金山。传说诸葛亮看到金陵形势之雄,曾说: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然而在李商隐看来,三百年间,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曾先后定都于此,全都亡国,可见国之存亡,在人杰不在地灵(屈复《玉溪生诗意》卷七)。前二句的北湖、南埭已经为下文的龙盘之地伏根,而一片降旗偏偏就高高竖起在石头城上,则更证明地险之不足凭了。钟山何处有龙盘?诗人用反问的形式,加强了否定的语气,真是一针见血的快语。这一快语之所以妙,妙在作者是带着形象来判断的。诗人对龙盘王气的思考,不但扣合着六朝的山,扣合着历史上的一片降旗,还扣合着眼前的漫漫北湖;不但扣合着某一朝代的覆亡,还扣合着三百年沧桑。他的王气无凭论,实际上是三百年间一场晓梦的绝妙的艺术概括。诗作熔写景、议论于一炉,兼有含蓄与明快之胜。诗人巧妙地使典型景象的层层揭示与深切意蕴的层层吐露相结合。他描写了一幅饱经六朝兴废的湖光山色,而隐藏在背后的意蕴,则是龙盘之险并不可凭。水漫漫是诗人从当今废景来揭示意蕴;一片降旗是从历史兴亡来揭示意蕴。三百年来则是把一片降旗所显示的改朝换代,糅合为晓梦一场,浑然无迹,而又作为导势,引出了早已盘旋在诗人心头的感慨钟山何处有龙盘的沉着明快之语,形成了诗的高潮。看来龙盘无处寻觅,六朝如此,正在走向衰亡的晚唐政权亦是如此。

        (其二)

        李商隐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创作了占他全部诗篇七分之一强的史诗,它们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涵义,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探索了咏史诗新的手法,将其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臻于和谐统,在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的咏史诗不仅咏古况今,充分反映了他进步的历史观,而且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现实主义倾向。同时还借题寄慨,委婉地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相对于一般诗人对时政的深沉感慨,李商隐的诗作扩大了咏史诗的表现容量。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说,回顾以往的朝代,勤俭能使国家昌盛而奢侈腐败会使国家灭亡,提出了一切政权成败的关键。

        第二句是两个典故,第一个是琥珀枕,南朝一个皇帝在四处征战的时候得到一个非常名贵的琥珀枕,但他将琥珀枕捣碎了给战士敷。第二个是齐桓公,当年齐桓公和另一个君主相遇,那个君主有很多车,每一俩车都有一颗非常大的珍珠,那个君主为此非常自豪视之为奇珍,但齐桓公说他有人才,那才是他的宝物。这一联是说明人才的重要性。

        第三句也是两个典故。青海马是指能担当军国大事的人才,蜀山蛇指亡国的祸胎(当年蜀国因为五壮士拔蛇而蜀路开,导致了蜀国灭亡),这两句话其实有着国家灭亡也隐隐有天意的意思。义山其实很矛盾,他虽然知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但当时是唐文宗很有雄心壮志的,可惜被家奴所制,抑郁而亡,所以义山也无法解释为何国家会走向衰败,所以他只能将其解释为天意。

        最后一句的南薰曲是当年舜唱的《南风歌》,一唱而天下太平,几人曾预南薰曲的意思就是没人再听到舜的《南风歌》了,意思便是天下将大乱。苍梧是舜埋葬的地方,翠华是皇帝仪仗中顶上的华盖,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如此衰败,不复当年尧舜之风了。

        这首诗,诗人根据历史兴亡的史实,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些明确的以古鉴今的态度,包含着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认识更自觉完整。在兴亡系于何人的问题上,尽管李商隐受时代的局限,还只能将理乱的命脉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诗中,大都是指责他们败乱国家的。因此这种揭露更有进步意义。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1、《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5、《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8、《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9、《汉宫词》

        唐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10、《江南怀古》

        唐杜牧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11、《月夜金陵怀古》

        唐李白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12、《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咏史诗大全

        咏史诗大全

        1、《汉宫词》

        唐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2、《咏史》

        唐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

        3、《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4、《过陈琳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5、《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7、《咏史诗黄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8、《金谷园》

        唐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9、《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

        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题乌江亭的诗意”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