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咏荆轲翻译_咏荆轲翻译成现代文

zmhk 2024-06-01 人已围观

简介咏荆轲翻译_咏荆轲翻译成现代文       对于咏荆轲翻译的问题,我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可以为您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1.五柳先生传文学常识的复习笔记2

咏荆轲翻译_咏荆轲翻译成现代文

       对于咏荆轲翻译的问题,我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可以为您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1.五柳先生传文学常识的复习笔记

2.秋风引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3.易水送别古诗翻译赏析

4.金陵驿二首原文_翻译及赏析

5.《荆轲刺秦王》导学案及答案

6.《读山海经·其十》原文及翻译

咏荆轲翻译_咏荆轲翻译成现代文

五柳先生传文学常识的复习笔记

       22 五柳先生传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文章在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之后,便以一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接着作者便开始讲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知识点概要

       一、字音

       1.典型字

       黔娄(qián lóu) 嗜酒(shì) 辄醉(zhé) 吝情(lìn) 短褐(hè)

       箪(dān) 汲汲(jí) 俦(chóu) 觞(shāng) 欤(yū)

       晏如(yàn)

       2.多音字

       二、字形

       三、词义

       1.重点词

       兹:斯、此。 号:别号。 觞:酒杯。

       置酒:摆酒。 意:书中的意旨。 退:告退,回家。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乐,或把……作为乐趣)

       4.文言虚词

       因以为号焉(句末助词,无义)

       无怀氏之民欤(的,助词)

       不求甚解(很,副词)

       箪瓢屡空(常常,副词)

       曾不吝情去留(竟,乃,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否定词连用)

       5.古今异义

       (1)每有会意(古义: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今义:指领会别人没领会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古义:旧交,旧友;今义:过去的,过时的)

       (3)因以为号焉(古义:以之为,即“用它做……”;今义:认为)

       6.相关成语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超尘拔俗:形容人品超过一般,不同凡俗。

       四、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主语,(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因以为号焉〔省略宾语“之”,因以(之)为号焉〕

       2.倒装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为“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3.疑问句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4.判断句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

       五、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世称“靖节先生”。又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著名田园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义熙元年(405),他41岁,辞去彭泽令,从此永远离开官场,过了20多年隐居躬耕的生活。现存诗歌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2篇。最具特色的是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篇。辞赋如《归去来兮辞》,散文如《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咏荆轲》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2.文体知识

       (1)关于传记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有单称“传”的。传记可分两类:一类是史学传记,以翔实地记述人物或史实为主。史学传记一般由他人记述,如记述帝王生平的“本纪”,记述王公贵族或民族、国家历史的“列传”,按年月时序记载人物事迹的“年谱”,略记人物简历的“小传”,也有自我记述生平的,称“自传”。另一类是文学传记,文学传记以史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方法,对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以及历史背景加以深刻描绘,组成情节,并加以适当联想和想象。

       (2)关于“赞”

       “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形式,缀于传文之末。《文心雕龙》说:“赞者,明也,助也。”据郑振铎先生的解释,传文中记事有未完备之处,在“赞”中补足,即所谓“助”之义;传文中褒贬之意没有说尽,在“赞”中说透,即所谓“明”之义。所以“赞”并非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如《五柳先生传》,就是利用“赞”这一体式,进一步解释五柳先生的精神和拓展文章的境界的。

       六、名篇名句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重点句子

       一、疑句解析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何许,什么地方。许,处所。不详,不知道。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

       剖析:这句话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不知籍贯姓氏,竟指宅边五柳为号,可见先生出于流俗观念之外,这几笔就把隐姓埋名、深藏避世的意思给说足了,且更突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

       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翻译:“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剖析:这句话点明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闲静”即不善交往,“少言”即不善应酬。从这句话可看出先生不为荣名利禄动心,守志不阿。

       3.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翻译:“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旧交、旧友。造饮,到(别人家里)去喝酒。造,往、到。辄,就。期,希望、愿望。曾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留”。

       剖析:这几句话讲述了五柳先生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之二——爱喝酒,展现了一个率真放达的形象。

       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翻译:“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环堵,周围环着四堵墙,形容居室简陋。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穿孔后加以缝补,也就是打补丁。箪瓢屡空,意思是常常贫困到乏食的地步。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指缺吃少喝。语出《论语·先进》:“回也其庶乎,屡空。”这句话是用颜回比喻五柳先生。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剖析:这几句话讲述了五柳先生家境贫困,不因贫夺志,也不因贫败意,见出先生的高处,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形象。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翻译:“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迫的样子。

       剖析:“不慕荣利”与这句话相照应,点出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品质。

       二、段落解析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至“以此自终”。

       剖析:这部分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隐居生活的乐趣及他生活的状况。

       首先讲述了“五柳先生”名号的来历,接着便以一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又接着讲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

       2.“赞曰”至“葛天氏之民欤”。

       剖析:这部分评论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以诗自娱的洒脱情态。

       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等于说五柳先生的生活是理想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两句问句袒露了作者对宁静、淡泊、安定生活的向往。这样文章的境界就高了,文章的思想也进一步升华了,这可以说是“赞”体的“助”的作用。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讲述了“五柳先生”名号的来历、隐居生活的乐趣及他生活的状况。

       第二部分(第2段):文末称五柳先生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的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主旨探讨

       对本文主旨有如下表述:

       1.本文是作者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赞美了他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

       2.文章写了五柳先生率直真诚的性格,爱读书、喝酒、著文章的志趣以及他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不慕荣利”,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格,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讨论

       问题:当今时代,还有五柳先生这样的人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导思:回答此题,首先要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特点,联系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生平情况。毕竟时代不同了,人们的思想也会发生变化。

       探究:第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理解五柳先生率直真诚的性格,爱读书、喝酒、著文章的志趣以及他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不慕荣利”,不随波逐流的品格,是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第二步,形成他这样的思想有一定的社会原因。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第三步,联系陶渊明生平情况分析。他少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展,只做过几任小官。由于厌恶官场污浊,辞官归隐,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作。作者写此篇已是晚年,生活相当窘迫困苦,但丝毫不后悔自己选择的归隐生活,而是以古贤者颜回自况,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怀。

       第四步,结合现实,分析当代社会与作者生活的时代不一样,像五柳先生这样的人早就改变了观念,已经没有了。人们都走在新时代里,努力施展自己的才能,还怎么会隐居,远离社会而去呢?

       自我训练

       达标训练

       1.默写填空。

       (1)闲静少言,__________________。好读书,________________;每有会意,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不蔽风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如也。

       (3)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正确背诵课文,结合上下句填上所缺的句子。

       参考答案:(1)不慕荣利 不求甚解 便欣然?忘食? (2)环堵萧然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3)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嗜酒( ) 辄尽( ) 箪瓢( ) 俦( ) 衔觞( )

       答案:shì zhé dān chóu shānɡ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亲旧知其如此( )

       (2)造饮辄尽( )

       (3)不戚戚于贫贱( )

       (4)不汲汲于富贵( )

       解析:掌握文中重点词的释义,要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不要妄加推断含义。

       参考答案:(1)老朋友 他 (2)往、到 就 (3)忧愁的样子 (4)心情急切的样子

       4.文学常识填空。

       《五柳先生传》是________________假托“五柳先生”,为自己写的一篇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时期的著名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陶渊明 传记 东晋 山水田园诗人

       5.这是陶渊明的自传,为什么开头却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解析:本题意在通过对文章的描述,使我们理解人物的性格。

       参考答案:以幽默的笔调写出了自己淡泊名利、率性旷放的隐士性格。

       综合训练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亦不详其姓字( ) (2)每有会意( )

       (3)期在必醉( ) (4)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7.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8.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9.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

       6.解析:解释文言文句中词语的含义,要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1)知道 (2)体会、领会 (3)期望,希望 (4)辈,同类

       7.解析:翻译这句话要正确理解“戚戚”“汲汲”的含义,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为“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参考答案: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8.解析:结尾说“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这两句问句袒露了作者对宁静、淡泊、安定生活的向往。

       参考答案: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意近即可。)

       9.解析:结合文意,能从生活状况、性格、志向情趣三个方面介绍,且语言简洁、流畅即可。

       参考答案: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言寡语。他一生好读书,喜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二)(2006乐山中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荀攸传

       荀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②将有奸!”衢寤③,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④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⑤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⑥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⑦,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三国志·魏书》)

       注:①本文涉及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殆:大概,恐怕。③寤:醒悟。?④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⑤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⑥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⑦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10.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何进秉政

       (2)会卓死,得免

       11.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董卓无道,甚于桀、纣

       (2)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13.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荀攸是一个怎样的人?

       10.解析:结合文意,加点词语要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

       答案:(1)主持、掌握 (2)适逢、碰到

       11.解析:做此类题,要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句中虚词的含义。

       答案:(1)介词,表比较,过 (2)连词,来

       12.解析:翻译句子时要正确解释“非常”“色”“奸”这三个词。色,可翻译为神色、表情。奸,可译为邪恶、狡诈。

       参考答案:这个过去的官员脸色不正常,恐怕会有奸诈。

       13.解析:根据选文内容,结合他的经历,从几个方面概括荀攸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荀攸是一个善于观察、有勇有谋、爱憎分明、忠君爱国、心系百姓、临危不惧的人。

       二、语言运用

       14.(2006陕西课改区试题,3)文学名著填空。

       文学名著陶冶着我们的性情,砥砺着我们的意志,丰富着我们的情感和想象。

       《三国演义》中关羽______________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英勇无畏的形象;《格林童话》篇篇富含人生哲理,如《______________》;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为我们展现出_________、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的崇高人格和生命激情……

       解析:名著知识填空是各地试卷中比较传统的考查形式,只要对新课标中推荐阅读的中外名著认真阅读,一般都能掌握名著的名称、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等。此题中要求写出有关关羽的故事名称,如“千里走单骑或过五关斩六将”等,写出《格林童话》中任意一篇故事名称,《名人传》中另一位名人的名字贝多芬。

       参考答案:刮骨疗毒(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或过五关斩六将等 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大拇指等) 贝多芬

秋风引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荆轲刺秦王》的 故事 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语文课文《荆轲刺秦王》优秀教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②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③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情感与态度: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

        重点难点:评价历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荆轲刺秦王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时间:

        一、导入:咏 荆 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秦王纵横平赵燕。

        男儿有志纾国难,太子无奈求圣贤。

        家国重任擎一身,樊首舆图封两函。

        始皇幸存统四海,荆轲忠勇高云天。

        二、背景介绍:《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 散文 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篇,西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②划出疑难词句。

        ?

        荆轲刺秦王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听录音,正音正字

        徵(zhǐ) 卒(c?) 提(dǐ) 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拜谒(y?) 濡(r?)缕 变徵(zhǐ) 淬(cu?)火 忤(wǔ)视

        图穷匕(b?) 见(xi?n) 八创(chuāng) 箕(jī)踞 揕(ch?n)之

        偏袒(tǎn) 陛(b?)下 拊(fǔ)心 瞋(chēn)目 怒叱(ch?)

        2、学生自读课文。

        二、找学生读,讨论第一、二、三自然段疑难词句。

        三、翻译下列 句子 。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将奈何,为之奈何?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被陵辱。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

        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教案

        教学时间:

        一、 找学生读,纠正读音。

        二、 讨论?行刺准备?剩余部分。

        三、翻译下列句子。

        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

        荆轲刺秦王第四课时教案

        教学时间:

        一、找学生读?易水诀别?部分,纠正读音。并讨论?易水诀别?部分。

        三、 找学生读?秦廷行刺?部分,纠正读音。并讨论?秦廷行刺?部分。

        四、翻译下列句子。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愿大王少假借之:

        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

        荆轲刺秦王第五课时教案

        教学时间: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 短语 ,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小结: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2 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 方法 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四、完成课后第四题

        提示: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易水送别古诗翻译赏析

       秋风引

        [作者] 刘禹锡 ? [朝代] 唐代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标签: 写风 秋天 思乡 诗 景色 季节 情感

《秋风引》译文

        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

        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秋风引》注释

        ⑴引:一种文学或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子,开头。

        ⑵至:到。

        ⑶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晋陶潜《咏荆轲》:“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雁群:大雁的群体。

        ⑷朝:凌晨。庭树:庭园的树木。

        ⑸孤客:单身旅居外地的人。汉焦赣《易林·损》:“路多枳棘,步刺我足,不利孤客,为心作毒。”这里指人自己。闻:听到。

《秋风引》赏析 赏析一 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进一步推寻思索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

        “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结合前两句诗,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此刻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孤客最先闻”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孤客最先闻。”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而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这首诗借景抒情,主要表达的其实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赏析二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思。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如果进一步推寻它的弦外之音,这一问,可能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然,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这样,就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看,可能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但是,诗无定法,不能执一而论。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诗的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现在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而篇幅已经用去了四分之三,可是,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所说,“为孤客传神”的正在这两个字,使“无限情怀,溢于言表”。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为什么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呢?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又为什么如此敏感呢?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孤客之心,未摇落而先秋,所以闻之最早。”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钟惺在《唐诗归》中还指出:“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便深厚。”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也说:“若说‘不堪闻’,便浅。”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不过,前面说过,诗无定法,这一结句固然以曲说而妙,但也有直说而妙的。苏颋有首《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这里,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秋风引》作者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有有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刘禹锡的其它作品

        ○ 陋室铭

        ○ 秋词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望洞庭

        ○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 刘禹锡更多作品

金陵驿二首原文_翻译及赏析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文解释

        译文1:

        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译文2:

        这易水曾经是荆轲去刺秦王和燕太子丹告别的地方,壮士荆轲当时唱着歌儿激动得头发竖起冲脱了帽子。昔时这位壮士已不在了,但今日我觉得还是同当时一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而令人激动。

        译文3:

        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词语解释

        此地:指易水岸边。

        燕丹:战国时燕国太子丹。

        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

        人:指荆轲。

        没:死,即“殁”字。

        水:指易水之水。

诗文赏析

        因为徐敬业用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流传天下,骆宾王被武则天抓进监牢。但武则天念其才华而不忍杀之,想让他为朝廷做事,但骆宾王拒绝了,想返回家乡。骆宾王非常苦闷:一方面为自己的处境忿忿不平,又不满意武则天的统治;一方面想为推翻唐朝干出一番事业,又要念及武则天的不杀之恩。在这种彷徨压抑中,骆宾王写出了“易水送别“这首诗。这首诗虽然名为“送人”,实际上重点却是借描写燕丹送荆轲表现出今日送别的壮烈情景,抒怀咏志,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苦闷的心境。

        公元678年(唐高宗仪凤三年),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怒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公元679年(仪凤四年)旧历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元年),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清人陈熙晋说:“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骆临海集笺注》)。这四句话大致概括了骆宾王悲剧的一生。骆宾王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于易水送人》一绝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

        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写易水送别之事,也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即荆轲。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众宾客如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临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昔时人即指荆轲。没,死亡。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陶渊明曾有《咏荆轲》诗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达了对荆轲的崇敬与惋惜之情。宾王此诗,同陶诗交相辉映,但在意境的创造上更为含蓄有味。“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观的写景。此诗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对历史的反思。荆轲这样的古代英雄,虽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肃然起敬,诗人是怀着深切缅怀之情的。荆轲其人虽然早就不复存在了。可这位英雄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英风义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水河还在。诗人面对着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凉激越的告别歌声还萦绕在耳边,使人凛然而产生一种奋发之情。复次,“寒”也是对现实的概括。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咏怀》)的骆宾王,有着远大志向,他愿洒满腔热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现实是“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夏曰游德州赠高四》),生不逢时,沉沦寂寞,诗人心中充满孤愤不平之气,如易水河一样,悠悠不尽。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正如古人所说:“象者,出意者也。”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全诗纯为咏史抒怀之作。但吟诵全诗,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眼前。因为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全诗融为一体。一古,一今,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读者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他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写易水送别一事,慷慨悲壮,气概横绝,尤其是“水犹寒”三字,虽古人已去,而英风壮采,懔烈如生;使人仿佛听到风儿萧萧,犹如听到人声呜咽,顿生感慨。全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及答案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宋代·文天祥《金陵驿二首》 金陵驿二首

        宋代 :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咏史怀古爱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

        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异族统治的臣民。

        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

        江山沦丧在于没有宏伟的谋划,连德祐皇帝也向异族下拜称臣,就像从天上落入泥涂。

        德祐已是亡国之君,即使杜鹃啼到嘴角流血也是无家可归了,小皇帝也死于非命。

        人已老去,秋风吹得我心情不佳,梦中醒来,寒月照着孤寂的人。

        在历史长河中,暂时的成败不算什么,最值得关注的是让人称道自己是一个大丈夫。

赏析

        第一首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夕阳落照之下,当年金碧辉煌的皇帝行宫已被荒草重重遮掩,残状不忍目睹。不忍目睹却又不忍离去,因为它是百年故国的遗迹,大宋政权的象征,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为之效命的亲人,看到了为之奔走的君王。 “草合离宫”与“孤云漂泊”相对,则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染下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密切相关的情理基调。“转夕晖”之“转”字用得更是精妙到位,尽显状元宰相的艺术风采:先是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进而与“孤云飘泊复何依”相照应,引发出诗人万里长江般的无限悲恨,无限怅惘。一个处境悲凉空怀“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复国壮志的爱国者的形象随之跃然纸上。

        “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山河依旧,可短短的四年间,城郭面目全非,人民多已不见。“元无异”“半已非”巨大反差的设定,揭露出战乱给人民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怀,将诗作的基调进一步渲染,使诗作的主题更加突出鲜明。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满地芦花”犹如遍地哀鸿,他们之所以白花如发和我一样苍老,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深深埋著说不尽的国破恨、家亡仇、飘离苦。原来王谢豪门世家风光不再,燕子尚可“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老百姓亡的亡,逃的逃,燕子们也是巢毁窝坏,到哪里去安身呢?拟人化的传神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在哭,整个金陵也在哭,亦使悲凉凄惨的诗人自身形象更加饱满。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尽管整个金陵城都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中,我也不愿离她而去,因为她是我的母亲,我的挚爱。但元军不让我在此久留,肉体留不下,就让我的忠魂化作啼血不止、怀乡不已的杜鹃鸟归来伴陪您吧。此联与诗人《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谓是异曲同工,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

        第二首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头两句从宋高宗当年的行宫,写到此时亡国的现实,连德祐皇帝(即宋端宗)也向元朝下拜称臣了。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从德祐皇帝写到小皇帝昺,两句分写皇帝的一降一死,概括地反映了南宋亡国的悲惨。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两句化用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诗意,进一步写出了自己国亡家破的孤寂危苦的心情。

创作背景 这组诗写于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被俘后,第二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押赴元大都(今北京)途径金陵(今南京)时所作。诗人战败不幸被俘,在被押送途中经过旧地,抚今思昨,触景生情,留下了这两首沉郁苍凉寄托亡国之恨的著名诗篇。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文天祥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清代·袁枚《马嵬》

        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古诗三百首 , 咏史怀古 , 抒情议论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唐代·柳宗元《咏荆轲》

        咏荆轲

        唐代柳宗元

展开阅读全文∨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 咏史怀古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明代·王世贞《登太白楼》

        登太白楼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登楼 , 写景咏史怀古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及翻译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分析课文第三、四部分,积累重点字词,翻译重点文句。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3.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学习重难点:

        目标2

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知识链接: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bao、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学习过程:

一、研读第三、四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 解释加点词语

        a持千金之资币( )物 b朝服() c假借( ) d郎中() e 左右( ) f 轲自知事不就() g 卒( )起不意 h秦王还( )柱而走 I 振( )怖大王之 j比( )诸侯之列 k唯() l陛( ) m顾( )笑武阳 n发( )图 o 自引( )而起 p荆轲废( ) q乃引()其匕首提( )秦王) r被()八创() s 生劫( )之

        2.翻译重点句子(学法知道:注意重点字词的落实,省略的成分要补充完整)

        ①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②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③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文段分析,思考

        ①用四个小标题概括高潮部分“廷刺秦王”的情节。

        ②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

二、课堂小结

        三、写法借鉴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请举例说明。

四、学习反五、当堂测验

        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 偏袒扼腕而进。

        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 秦王必说见臣。

        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A. 仰天太息流涕 B. 持千金之资币物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② 又前而为歌曰

        ③ 乃朝服,设九宾 ④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 使使以闻大王 ⑥ 箕踞以骂曰

        ⑦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⑧ 皆白衣冠以送之

        A. ①②③ B. ④⑤⑦ C. ②③⑧ D. ①⑥⑧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愿大王少假借之 ( ) ②.自引而起,绝袖 ( )

        ③.秦王还柱而走 ( ) ④.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

        5.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并指出其用法。

        ①.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 ( ) ②.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 )

        ③.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 ) 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 )

        五、拓展延伸

        1.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如,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论”,“贱者虽字贱,重之若千钧”,陶渊明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下面我们来读一读柳宗元和陶渊明的诗,看看他们对荆轲的评价是怎样的,和《荆轲刺秦王》相比有何不同。

        咏荆轲

        柳宗元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後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荆轲刺秦王》导学案(二)参考答案

        一、研读第三、四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 解释加点词语

        自我校对

        A礼品 b穿上朝服 c宽容,原谅 d宫廷的侍卫 e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f成功 g通“猝”,突然h通“环”,绕 i通“震”,惧怕

        j并,列 K希望 l殿前的台阶 m回头看 n打开 o身子向上起了

        p倒下 q举起 r受∕伤 s强迫,威逼(其订立盟约)

        2.翻译重点句子(学法知道:注意重点字词的落实,省略的成分要补充完整)

        自我校对

        ①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守住祖先的宗庙。

        ②于是穿了上朝的衣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③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3.文段分析,思考

        ①用四个小标题概括高潮部分“廷刺秦王”的情节。

        参考答案情节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

        ② 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

        参考答案:

        荆轲具有侠义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情败却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了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东方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

        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只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bao的侠义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二、课堂小结

        文章以洗练而又生动的文字,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秦廷行刺”等情节,塑造了荆轲这位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古代侠士形象。荆轲刺秦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千百年来被受压迫的`人们敬仰的原因,在于他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去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三、写法借鉴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1.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一句话,太子丹仁慈之心可见。

        2.荆轲与樊於期的一席对话,荆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谋,大智大智勇;樊於期,痛于骨髓,切齿拊心,复仇之心,溢于言表。樊於期的“仰天太息流涕”的神态,“偏袒扼腕”,“自刎”的动作,使他的语言形象化了。

        3.“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似乎“万事俱备”了,但荆轲迟迟不动,不动也是一种行为。太子迟之,荆轲叱之,但均未名其妙处。直到“至陛下”,“秦无阳色变振恐”,方才省悟到荆轲为何“留待”。这就是通过行为来变现荆轲的性格。

        4.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震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色变振恐”的神色,写出秦武阳的年幼胆怯;“群臣怪之”的神态,说明荆轲一行形迹可疑。荆轲一“顾”一“笑”,一“谢”,竟然化险为夷。

        5.秦王“还柱走”的狼狈,以剑击荆轲的残酷,以行动说明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的暴君。

        6.荆轲被断左股,仍“引其匕首提秦王”;虽然身“被八创”,“知事不就”,还“倚柱而笑,箕踞以骂”,通过荆轲的行动、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秦强燕弱,矛盾尖锐,斗争复杂。作者把人物放在这一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活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

五、当堂测验

        1. C、E 析:A. 反→返;B. 还→环;D. 振→震;F. 卒→猝;G. 说→悦

        2. A. 涕: B. 币: C. 穷困: D. 提:

        3. C 析:皆为名词做动词

        4. ①稍微 ②断 ③跑 ④没有用来……的办法

        析: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5. ①以:按照,做介词 ②之:他,做代词;于:在,做介词

        ③因:于是,做连词;之:的,做助词 ④其:他们的,做代词

        析:积累重点虚词的释义,并能举一返三。

六、当堂检测

        1.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如,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论”,“贱者虽字贱,重之若千钧”,陶渊明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下面我们来读一读柳宗元和陶渊明的诗,看看他们对荆轲的评价是怎样的,和《荆轲刺秦王》相比有何不同。

        咏荆轲

        柳宗元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後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参考答案:

        柳宗元诗歌的观点:

        唐朝著名诗人柳宗元观念比较新,他明确指出荆轲乃是一个并不高明的刺客。柳宗元在他的《咏荆轲》诗中写道:“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诗中明确指出刺秦乃是一种“短计”,毫无可取之处;为了收买刺客,往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最后却并不一定能够成功。他这样说是有充足的根据的,按照《史记·刺客列传》的记载以及历史小说《燕太子》的描写,燕太子丹为收买荆轲下的本钱非常大,而最后以失败告终。“勇且愚”,这个结论下得好。

        陶渊明诗歌的观点:

        像柳宗元这样否定荆轲的诗歌不是太多,一般总是肯定这位刺客,以表达诗人对暴政的抗议,例如陶渊明的《咏荆轲》就是如此。陶渊明诗大约作于晋宋易代之后。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诗歌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另具特色。

        总结:柳诗与陶诗可谓言各有当,各说各的话,各有各的心理,同时也就各有各的妙处。但是比较起来,柳诗与今天的见解更靠近些。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读山海经·其十》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

        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读山海经·其十》诗歌赏析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 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 口衔微木,要填平东海。

        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 “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 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 简练、传神。《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 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 传神之笔。

        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 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是自述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猛 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 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

        “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 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 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 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 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 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猛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 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好了,关于“咏荆轲翻译”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咏荆轲翻译”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