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长信怨王昌龄赏析_长信怨作者王昌龄

zmhk 2024-06-15 人已围观

简介长信怨王昌龄赏析_长信怨作者王昌龄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长信怨王昌龄赏析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1.长信怨的写作背景2.王昌龄的优秀诗词原

长信怨王昌龄赏析_长信怨作者王昌龄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长信怨王昌龄赏析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1.长信怨的写作背景

2.王昌龄的优秀诗词原文及赏析

3.抒怀的诗句带赏析

4.《长信秋词五首》中其三和其五的赏析谁知道?

5.关于秋落叶的诗句古诗词(关于秋天落叶的诗句)

6.秋天黄叶的诗句

长信怨王昌龄赏析_长信怨作者王昌龄

长信怨的写作背景

       长信怨一般指长信秋词五首。

       《长信秋词五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五首七绝以凄婉的笔调,运用心理描写以及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表明失宠宫妃的苦闷幽怨之情。这组诗是唐代表现宫怨主题的代表作,诗中的心理刻画细腻入微,使诗篇别具一种真实与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编辑

       由于王昌龄的籍贯、生卒年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迹记载不一,他的作品大都无法编年,因而,这《长信秋词五首》写于何时亦难以确知。根据新旧唐书本传及有关论著的推考,大致可知王昌龄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生年在天授元年(690)至圣历元年(698年)之间,卒年在至德二载(757年)前后。开元十五年(727年),他三十多岁始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汜水县尉。曾两次被贬。这组诗五首当写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第二次被贬之前。

王昌龄的优秀诗词原文及赏析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出自:唐·杜牧《秋夕》。

       译文: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2、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出自:唐·王昌龄《长信怨》。

       译文:天亮就拿起扫帚打扫金殿尘埃,百无聊赖时手执团扇且共徘徊。美丽的容颜还不如乌鸦的姿色,它还能带着昭阳殿的日影飞来。

       3、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出自:唐·天宝宫人《又题》。

       译文:在一片梧叶上题了一首诗,让它随水漂出禁城,不知是谁见到后亦如法应和,其诗满含深情。终日感叹自己被幽禁在宫中,毫无自由,不能与外界发生任何联系,还不如这片梧桐叶,可以趁着大好的春光随流水任意飘荡。

       4、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出自:唐·白居易《后宫词》。

       译文:泪水湿透罗巾,好梦却难做成,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红颜尚未衰减,恩宠却已经断绝,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

       5、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出自:唐·元稹《行宫》。

       译文:早已空虚冷漠的古行宫,零落宫花依然开行艳红。有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谈论当年的唐玄宗。

抒怀的诗句带赏析

        王昌龄的优秀诗词原文及赏析篇一

        《浣纱女》

        唐代王昌龄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十分迷人的图画:一群比鲜花还要美丽的女子在碧绿的江水中浣洗着轻纱,她们欢歌笑语,如花的脸庞映着碧绿的江水和水中的轻纱。诗的前二句写诗人在钱塘江畔看到了“胜花”的女子,情不自禁地问起这些女子是谁家的女儿,是从正面对钱塘女儿进行热烈赞美。其中,“是谁家”三字的用意并不是在询问这些女子是谁家的女儿,而是用反诘的方式来表达对钱塘女儿的赞美,充满了惊喜赞叹的感情;同时,诗人只用“胜花”二字写女子之美,简洁而形象。紧接着,诗人并不是顺势对女子的美做进一步的具体描绘,而是把笔宕开,引用历史故事对女子进行赞美,用浣纱将浣纱女与西施之联系起来的同时在同中求异,在异同之间略作点拨,在平白明快的话语中注入耐人品味的意蕴,表现浣纱女胜过西施的命运,显出巧妙和深曲,使全诗在赞美钱塘女儿的同时,又对历代的荒*统治者进行了讽刺,丰富了全诗的内容。其中,“吴王在时不得出”一句在遗憾中传出对“公然来浣纱”的女子的庆幸,曲折深蕴而又留有空白;“公然”二字则不仅表现了女子们浣纱时的喜悦心情,还含着诗人对世事清平的由衷赞美。

        王昌龄的优秀诗词原文及赏析篇二

        《长信怨·其一》

        唐·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注释:

        1、长信秋词:又作“长信怨”,《汉书·外戚传》载,班婕妤以才学入宫,为赵飞燕所妒,乃自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长信怨”由此而来。长信:汉宫名。

        2、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

        3、珠帘:用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

        4、熏笼:指宫中取暖的用具,与熏炉配套使用的笼子,作熏香或烘干之用。熏:一作“金”。笼:一作“炉”。玉枕:即枕头。

        5、南宫:指皇帝的居处。一作“宫中”。

        6、清漏: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利用滴水和刻度以指示时辰。清漏指深夜铜壶滴漏之声。

        赏析:

        这首宫怨,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

        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怕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可是,作者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后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

        这样写,乍看像是离开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其实却在艺术效果上更显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这是因为:前三句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它们是为最后人物的出场服务的。就通首诗而言,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不论写景与写人,都是为托出怨情服务的。

        王昌龄的优秀诗词原文及赏析篇三

        《听流人水调子》

        唐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译文

        夜晚,天上一弯微月,江上一叶孤舟,两岸是黑黝黝的枫林。演奏者是一位流浪的乐人,他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愁,倾注在筝乐之中,低婉压抑的筝乐,也更加重了客人的乡愁。

        就像是飘飘洒洒永不停止的秋雨,弥漫在山岭之上。突然,筝弦断了,乐人思念之极,哀伤之极,以致忘情忘形;低首望去,弦断之处,泪水已经湿透了衣衫。

        注释

        ①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

        ②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

        ③分付:分别付与。

        ④岭:大庾岭,在今湖南、广东交界处。

        鉴赏

        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慨。

        首句写景,并列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我国古典诗歌中,本有借月光写客愁的传统。而江上见月,月光与水光交辉,更易牵惹客子的愁情。王昌龄似乎特别偏爱这样的情景:“亿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行到荆门向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等等,都将客愁与江月联在一起。而“孤舟微月”也是写的这种意境,“愁”字未明点,是见于言外的。“枫林”暗示了秋天,也与客愁有关。这种阔叶树生在江边,遇风发出一片肃杀之声(“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真叫人感到“青枫浦上不胜愁”呢。“孤舟微月对枫林”,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就构成极凄清的意境(这种手法,后来在元人马致远《天净沙》中有最尽致的发挥),上面的描写为筝曲的演奏安排下一个典型的环境。此情此境,只有音乐能排遣异乡异客的愁怀了。“分付”即发付,安排意。弹筝者于此也就暗中登场。“分付”同“与”字照应,意味着奏出的筝曲与迁客心境相印。“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本来哀切,此时又融入流落江湖的乐人(“流人”)的主观感情,怎能不引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迁谪者内心的共鸣呢?这里的“分付”和“与”,下字皆灵活,它们既含演奏弹拨之意,其意味又决非演奏弹拨一类实在的词语所能传达于万一的。它们的作用,已将景色、筝乐与听者心境紧紧钩连,使之融成一境。“分付”双声,“鸣筝”叠韵,使诗句铿锵上口,富于乐感。诗句之妙,恰如钟惺所说:“‘分付’字与‘与’字说出鸣筝之情,却解不出”(《唐诗归》)。所谓“解不出”。乃是说它可意会而难言传,不象实在的词语那样易得确解。

        次句刚写入筝曲,三句却提到“岭色”,似乎又转到景上。其实,这里与首句写景性质不同,可说仍是写“鸣筝”的继续。也许晚间真的飞了一阵雨,使岭色处于有无之中。也许只不过是“微月”如水的清光造成的幻景,层层山岭好象迷蒙在雾雨之中。无论是哪种境况,对迁客的情感都有陪衬烘托的作用。此外,更大的可能是奇妙的音乐造成了这样一种“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感觉。“千重万重雨”不仅写岭色,也兼形筝声(犹如“大弦嘈嘈如急雨”);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千重”、“万重”的复叠,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对弹筝“流人”的复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在写“鸣筝”之后,这样将“岭色”与“千重万重雨”并置一句中,省去任何叙写、关联词语,造成诗句多义性,含蕴丰富,打通了视听感觉,令人低回不已。

《长信秋词五首》中其三和其五的赏析谁知道?

       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赏析:夜深了,淅淅沥沥的雨水,多情地亲吻着梧桐落叶,秋声呜咽,雨打芭蕉的声音,惹人愁绪难消。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这是孤独的梧桐落叶,随秋风独自飘零,漫无目的,增添几许忧愁,也象征着漂泊在外的诗人,传达出对家乡的思念。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赏析:秋风瑟瑟,吹动着梧桐树叶,没有几分矫情,只送来寒意阵阵,江面上浪花渐起,使孤身在外的诗人情不自禁地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也是孤独的梧桐落叶,少了几分娇气,多了几分离愁,诗人客居异乡,看叶落,思故乡。

       3、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赏析:半夜时分,天上下起了小雨,这是一场深秋的雨,滴滴皆是无情,洒向梧桐,看一片片落叶梧桐,听一声声雨打梧桐叶,无限的思绪涌上心田,都是离别的哀音。这是离别伤感的梧桐落叶,寄托着诗人万千离愁别绪。

       4、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赏析:独自登上高楼,眺望着远方,远方有诗人日思夜想的人,丝丝细雨,轻落梧桐叶上,天色已是黄昏。读罢全诗,不禁想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没有夕阳,但那种无奈的思绪却很浓厚,思念着的人儿无法相见。这是思念心上人的落叶,只有寄托着它带去诗人深深的想念。

       5、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赏析:宫廷之内,水井栏边的梧桐秋叶渐黄,窗上的珠帘,不曾卷起,因为怕夜里秋霜打进来,增加寒意。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廷园中风吹梧桐叶的声音。这是深宫怨女情感下的梧桐叶,寄托着少女无限的感伤,满怀着对君王的深切思念之情。

关于秋落叶的诗句古诗词(关于秋天落叶的诗句)

       王昌龄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内容 奉帚平明金殿开, 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赏析: 《长信秋词》是拟托汉代班婕妤在长信宫中某一个秋天的事情而写作的。古乐府歌辞中有《怨歌行》一篇,其辞是:“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以秋扇之见弃,比君恩之中断。王昌龄这篇诗写宫廷妇女的苦闷生活和幽怨心情,即就《怨歌行》的寓意而加以渲染,借长信故事反映唐代宫廷妇女的生活。 诗中前两句写天色方晓,金殿已开,就拿起扫帚,从事打扫,这是每天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就手执团扇,且共徘徊,这是一时的偷闲和沉思。徘徊,写心情之不定,团扇,喻失宠之可悲。说“且将”则更见出孤寂无聊,唯有袖中此扇,命运相同,可以徘徊与共而已。 后两句进一步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发挥这位宫女的怨情,仍承用班婕妤故事。昭阳,汉殿,即赵飞燕姊妹所居。时当秋日,故鸦称寒鸦。古代以日喻帝王,故日影即指君恩。寒鸦能从昭阳殿上飞过,所以它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日影,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则虽有洁白如玉的容颜,倒反而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了。她怨恨的是,自己不但不如同类的人,而且不如异类的物--小小的、丑陋的乌鸦。按照一般情况,“拟人必于其伦”,也就是以美的比美的,丑的比丑的,可是玉颜之白与鸦羽之黑,极不相类;不但不类,而且相反,拿来作比,就使读者增强了感受。因为如果都是玉颜,则虽略有高下,未必相差很远,那么,她的怨苦,她的不甘心,就不会如此深刻了,而上用“不及”,下用“犹带”,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其实是非常深沉的怨愤。凡此种种,都使得这首诗成为宫怨诗的佳作。 孟迟的《长信宫》和这首诗极其相似:“君恩已尽欲何归?犹有残香在舞衣。自恨身轻不如燕,春来还绕御帘飞。”首句是说由得宠而失宠。“欲何归”,点出前途茫茫之感。次句对物伤情,检点旧日舞衣,余香尚存,但已无缘再着,凭借它去取得君王的宠爱了。后两句以一个比喻说明,身在冷宫,不能再见君王之面,还不如轻盈的燕子,每到春来,总可以绕着御帘飞翔。不以得宠的宫嫔作比,而以无知的燕子对照,以显示怨情之深,构思也很巧,很切。 但若与王诗比较,就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差距来。两诗都用深入一层的写法,不说己不如人,而叹人不如物,这是相同的。但燕了轻盈美丽,与美人相近,而寒鸦则丑陋粗俗,与玉颜相反,因而王诗的比喻,显得更为深刻和富于创造性,这是一。其次,明说自恨不如燕子之能飞绕御帘,含意一览无余;而写寒鸦犹带日影,既是实写景色,又以日影暗喻君恩,多一层曲折,含意就更为丰富。前者是比喻本身的因袭和创造的问题,后者是比喻的含意深浅或厚薄的问题。所以孟迟这篇诗,虽也不失为佳作,但与王诗一比,就不免相形见绌了。

秋天黄叶的诗句

       1.关于秋天落叶的诗句

        1、落叶唐代: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译文: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如同这远客的遭遇。

        树叶翻飞仿佛不愿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森林。2、三五七言 / 秋风词唐代: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译文:秋风凌清,秋月明朗。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寒鸦本已栖息,又被明月惊起。

        朋又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3、水龙吟·落叶宋代: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

        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译文:早上的霜露刚刚附着在青绿的树林上,视野中故国也早是一片凄凉之景。地上的落叶渐渐积累,树上的叶子也纷纷欲坠落,门前荒芜,路径悄悄。

        渭水秋风起,洞庭湖波涌,几次暮秋了。想来重重叠叠的山上已经落满树叶,千峰尽是万木凋零之景,山上的路,没有人可以到。

        从前题红之事已不再见,顺着官沟而上,暗流空绕。蝉啼叫还没有停歇,鸿雁欲过,此时的怀抱是悲伤的。

        树叶杂乱地落于窗前,落叶掉落在台阶上发出声音,多少愁苦之人。望我家在何处。

        只是今夜,满庭的落叶谁来扫。4、灞上秋居唐代: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译文: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5、北青萝唐代: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译文:夕阳落入崦嵫山,我去茅屋里探访孤独的僧人。满地落叶,僧人何在?遍山寒云,山路要走多久?初夜时分只听他独自敲磐,闲适中靠着一枝青藤。

        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我为什么要有喜爱和憎恨?

扩展资料:

1、落叶赏析 这首诗是借落叶以慨叹身世,紧扣落叶着墨,即景生情,寓托自然。首句用落叶惊秋的形象,比喻诗人于家国破亡后的景况。

        此诗开头用个“早”字,便给了读者以好景不长的暗示,这个“客”字,使我们联想起南唐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尽管孔绍安和李煜的时代相距近四百年,各自的地位和处境也不完全一样,但其飘零感是类似的。

        末两句叙诗人怀恋故国的感情。它仍然采用比兴手法,紧扣落叶着笔。

        “翻飞二字,竭力形容诗人内心纷乱而又身不由己的神情状貌,可谓贴切。全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入秋落叶所引起的游子思归怀乡之情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惊,惊恐、惊讶。

        客心,飘泊异乡的游子心情。2、三五七言 / 秋风词赏析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

        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3、水龙吟·落叶赏析 暮秋天气,严霜始降,草木黄落。

        在诸多文人笔下,落叶与时移物换、荣枯摇落同存长在,故而睹落叶而悲秋,因悲秋而伤情。通过描写这种境界,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

        上片写深秋“望中故国”落叶飘零的凄凉景象。“晓霜初著青林”以景带情,用笔简练,而轮廓顿明。

        作者在不经意如实地描摹出来自然景色:晨晓寒霜,把昔日青葱繁茂的林木笼罩。词人因景生情,心中升起一股莫明的凄凉之情。

        “望中故国凄凉早”,无限心事,隐藏其中。“故国凄凉早”五字借秋初大自然的萧索景象,写朝代之替换,这景象不但指自然景象,也包括社会景象在内,这是第一层。

        而凄凉的景象正应照词人的万端愁绪,这是第二层。此词似咏落叶,实则借以抒发心中对故国的思念,同时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为将“凄凉”落到实处,上片连用几个与落叶有关的典故,使言辞虽简,但寓意深刻而丰富。“萧萧渐积”这里借指落叶,实暗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诗意。

        “纷纷犹坠”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中“纷纷坠叶飘香砌”句意相似。“渭水风生”用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诗意。

        “洞庭波起”则借用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诗意。这几个典故是独立的,因紧扣落叶,便有了内在联系,毫无游离之感,而且补足了上句“故国凄凉早”。

        接下来,笔锋一转,用“想”作领字,领“重崖”以下四句。“半没”是因落叶堆积。

        “无人到”则是落叶阻挡了行程。这四句从词意上又进一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关于秋天落叶的诗句

        1.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2.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4. 飒岸浮寒水,依阶拥夜虫。

        随风偏可羡,得到洛阳宫。5.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题落叶。

        ——司空曙6.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7.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8. 今朝君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韦应物?五言《寄全椒山中道士》10.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11.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韩愈《落叶送陈羽》1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1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4.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刘彻15. 早秋惊叶落,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孔德绍《落叶(一作孔绍安诗)》16.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17.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1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19.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 甫20.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21.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孔绍安《落叶》22.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王建《落叶》23. 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24. 雨打芭蕉云落叶,风吹杨柳花飞絮。

        25.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26.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修睦《落叶》27.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8.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29.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30.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

        ——齐己《落叶》31.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32. 素律铄欲脆,青女妒复稀。

        月冷天风吹,叶叶干红飞。——王周《落叶》33.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34. 东篱菊酒秋风过,满目唯留落叶频。

        35. 月团新碾瀹花瓶,饮罢呼儿课楚词。36.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7. 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

        38. 楚树雪晴后,萧萧落晚风。因思故国夜,临水几株空。

        煮茗烧干脆,行苔踏烂红。来年未离此,还见碧丛丛。

        ——齐己《闻落叶》39.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40.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41. 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3.关于秋天,落叶的古诗

        落叶作者:修睦 原文: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落叶作者:孔绍安 原文: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落叶送陈羽作者:韩愈 原文: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三五七言 / 秋风词作者:李白 原文: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望采纳,谢谢。

4.关于秋天落叶的优美古诗词有哪些

        1、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落叶》 唐代:孔绍安 释义: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如同这远客的遭遇。 2、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宋代:欧阳修 释义: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千声万声都是别愁离恨。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唐代:杜甫 释义: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4、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长信怨》 唐代:王昌龄 释义:金井边的梧桐秋叶渐黄,珠帘不卷可知夜里飞霜。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风》 唐代:李峤 释义: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6、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忆江上吴处士》 唐代:贾岛 释义:分别时秋风吹拂着渭水,落叶飘飞洒满都城长安。

        7、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释义: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天鹅南飞。 8、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秋风辞》 两汉:刘彻 释义: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

        9、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先秦:屈原 释义:秋风袅袅万木飘落叶,波涌浪翻千里洞庭秋。

        1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唐代:杜牧 释义: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5.有关于秋天落叶的诗句

        落叶 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题落叶 司空曙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

        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飒岸浮寒水,依阶拥夜虫。

        随风偏可羡,得到洛阳宫。落叶 王建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落叶送陈羽 韩愈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落叶(一作孔绍安诗) 孔德绍早秋惊叶落,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落叶 王周素律铄欲脆,青女妒复稀。

        月冷天风吹,叶叶干红飞。闻落叶 齐己楚树雪晴后,萧萧落晚风。

        因思故国夜,临水几株空。煮茗烧干脆,行苔踏烂红。

        来年未离此,还见碧丛丛。落叶 齐己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

        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

        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落叶 修睦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和盛集陶落叶 钱谦益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陶渊明《酬刘柴桑》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落叶 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一叶落 白居易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6.描写秋天树叶的诗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尽长江滚滚来 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唐·刘禹锡《秋风引》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 ·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元·黄庚《江村即事》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关于秋天,落叶的古诗

        落叶

        作者:修睦

        原文: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落叶

        作者:孔绍安

        原文: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落叶送陈羽

        作者:韩愈

        原文: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作者:李白

        原文: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望采纳,谢谢

8.形容秋天落叶的古诗词

        形容秋天落叶的古诗词: 登高作者:杜甫 (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司马宅》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唐·来鹄《偶题二首》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唐·窦巩《秋夕》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宋·寇准《书河上亭壁》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宋·柳永《八声甘州》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宋·秦观《秋日》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宋·秦观《木兰花》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宋·秦观《虞美人》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宋·秦观《满庭芳》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宋·杨万里《秋凉晚步》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宋·张炎《清平乐》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天净沙·秋》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

9.关于秋天的落叶的诗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我屋上三重茅。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诚城闭。

        ——范仲俺《渔家傲·秋思》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辛弃疾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枚《山行》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牛郎织女星。

        ——杜枚《秋夕》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石竿斜。 ——李峤《风》 湖光秋月两相加,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秋天黄叶的诗句如下:

       1、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纳兰性德《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

       赏析:黄叶和青苔铺满了回去的路,原来我们相约幽会的地方如今在哪里?这首词写的是相思之情,词人踏在铺满落叶的归路上,想到曾经与所思一道偕行,散步在这条充满回忆的道路上,然而如今却只有无尽的怀念,胸中充满惆怅。

       暮雨潇潇,秋风乍起,“秋风秋雨愁煞人”,吹得去这般情思,这首词写得细致清新,委婉自然。

       2、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赏析:金井边的梧桐秋叶渐黄,珠子串成的门帘久久无人掀起,夜色渐浓,冷若冰霜。诗人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选取了一个宫女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镜头加以描绘,展现出宫中女子的满腔怨情。

       这首宫怨,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3、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赏析: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叶间。此句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眼前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

       诗人又联想到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4、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李白《长相思三首》

       赏析:这黄叶飘落纷飞更增添了多少相思?露水都已沾湿了门外的青苔。此句情景交融,黄叶、露水、青苔构成了一幅凄清的图画,传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好了,今天关于“长信怨王昌龄赏析”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长信怨王昌龄赏析”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