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长相思李白其一赏析_《长相思·其一》 唐 · 李白

zmhk 2024-09-01 人已围观

简介长相思李白其一赏析_《长相思·其一》 唐 · 李白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长相思李白其一赏析”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

长相思李白其一赏析_《长相思·其一》 唐 · 李白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长相思李白其一赏析”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长相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长相思李白的诗意

3.长相思其一翻译

4.长相思·山一程

长相思李白其一赏析_《长相思·其一》 唐 · 李白

《长相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长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

赏析

       《长相思》一共两首,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其一,是诉述相思之苦,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长相思李白的诗意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诗鉴赏

        这首《长相思》,大约是他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豪放之外更兼含蓄。

        “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辞》。多写思归之怨,李白此诗拟其格而别有寄寓。

        诗大致可分两段。一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孤栖幽独者的形象。他(或她)身居华府,从“金井阑”可以看出,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虚。诗人是通过层层渲染环境气氛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写所闻—— 阶下纺织娘凄切地鸣叫。虫鸣则岁时将晚,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写肌肤所感,正是“霜送晓寒侵被”时候,于是更难以成眠了。“微霜凄凄”当是通过逼人寒气感觉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眼前是“罗帐灯昏”,益增愁思。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人物心理写照,从而引起一番思念。“思欲绝”可见其情之苦。于是进而写卷帷所见,“美人如花隔云端。”

        “长相思”的题意到此方才具体表明。这个为诗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却又似乎很远,远隔云端。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及。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长叹”了。这句是诗中惟一的单句(独立句),给读者的印象也就特别突出,可见这正是诗人要强调的。

        以下至篇末为第二段,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这颇似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一幕。诗中人梦魂飞扬,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然而“天长地远”,上有幽远难及的高天,下有波澜动荡的渌水,还有重重关山。这里,诗人的想象诚然奇妙飞动,而诗句的音情也配合极好。“青冥”与“高天”本是一回事,写“波澜”似亦不必兼用“渌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似有犯复之嫌。然而,如径作“上有高天,下有波澜”(歌行中可杂用短句),读来却大为减色,原来带“之”字、有重复的诗句却显得音调曼长动听,且能形成咏叹的语感,能传达无限感慨。这种句式,李白尤其喜用,它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句中“之难”、“之日”、“之水”从文意看不必有,而从音情上看断不可无。再看下两句,从语意看,词序似应作:天长路远关山难(度),梦魂不到(所以)魂飞苦。写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仅是为趁韵,且运用连珠格形式,通过绵延不断之声音以描绘关山迢递之愁情,可谓辞清意婉,十分动人。诗以沉重的一叹作结:“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三字回应篇首,而“摧心肝”则是“思欲绝”在情绪上进一步的发展。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以执着之感,诗情虽则悲戚,却无萎靡之态。

        此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将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三言句作结。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又以“长相思”一语收拢。在形式上颇具对称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

        我国古典诗歌向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的传统,而“长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于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含蓄蕴藉。所以王夫之赞此诗道:“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一以为风度,一以为淋漓,乌乎,观止矣。”(《唐诗评选》)

        整理:zhl201612

长相思其一翻译

        长相思李白的诗意

        《长相思》

        作者:李白

        原文: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注释:

        1、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2、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3、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诗意:

        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

        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

        薄霜凄凄送寒气,竹席已觉生凉寒;

        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天长长来地迢迢,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重重相阻隔,梦魂相见也艰难。

        赏析:

        李白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笔力,写得豪迈奔放,但他也有一些诗篇能在豪放飘逸的同时兼有含蓄的思致。象这首《长相思》,大约是他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就显然属于这样的作品。

        长相思本汉代诗中语(如《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六朝诗人多以名篇(如陈后主、徐陵、江总等均有作),并以长相思发端,属乐府《杂曲歌辞》。现存歌辞多写思妇之怨。李白此诗即拟其格而别有寄寓。

        诗大致可分两段。一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孤栖幽独者的形象。他(或她)居处非不华贵──这从金井阑可以窥见,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虚。作者是通过环境气氛层层渲染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写所闻──阶下纺织娘凄切地鸣叫。虫鸣则岁时将晚,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写肌肤所感,正是霜送晓寒侵被时候,他更不能成眠了。微霜凄凄当是通过逼人寒气感觉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眼前是罗帐灯昏,益增愁思。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人物心理写照,从而引起一番思念。思欲绝(犹言想煞人)可见其情之苦。于是进而写卷帷所见,那是一轮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诗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发出了无可奈何的一声长叹。这就逼出诗中关键的一语: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的题意到此方才具体表明。这个为诗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却到底很远,远隔云端。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即。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长叹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句是诗中唯一的单句(独立句),给读者的印象也就特别突出,可见这一形象正是诗人要强调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这颇类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一幕。在诗人浪漫的幻想中,诗中人梦魂飞扬,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然而天长地远,上有幽远难极的高天,下有波澜动荡的渌水,还有重重关山,尽管追求不已,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这里,诗人的想象诚然奇妙飞动,而诗句的音情也配合极好。青冥与高天本是一回事,写波澜似亦不必兼用渌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颇有犯复之嫌。然而,如径作上有高天,下有波澜(歌行中可杂用短句),却大为减色,怎么读也不够味。而原来带之字、有重复的诗句却显得音调曼长好听,且能形成咏叹的语感,正《诗大序》所谓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长声调歌唱),能传达无限感慨。这种句式,为李白特别乐用,它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句中之难、之日、之水从文意看不必有,而从音情上看断不可无,而音情于诗是至关紧要的。再看下两句,从语意看,词序似应作:天长路远关山难(度),梦魂不到(所以)魂飞苦。写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仅是为趁韵,且运用连珠格形式,通过绵延不断之声音以状关山迢递之愁情,可谓辞清意婉,十分动人。由于这个追求是没有结果的,于是诗以沉重的一叹作结: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三字回应篇首,而摧心肝则是思欲绝在情绪上进一步的发展。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以执着之感,诗情虽则悲恸,但绝无萎靡之态。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此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三言句作结。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何况我国古典诗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传统,如《楚辞》恐美人之迟暮。而长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所以王夫之赞此诗道: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一以为风度,一以为淋漓,乌乎,观止矣。

李白 长相思·其二

        《长相思其二》

        作者: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注释:

        1、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瑟:弦乐器。

        2、凤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饰凤凰形状。

        3、蜀琴句:旧注谓蜀琴与司马相如琴挑故事有关。按:鲍照有蜀琴抽白雪句。

        译文:

        夕阳西下暮色朦胧,

        花蕊笼罩轻烟,

        月华如练,

        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

        我刚刚停奏,

        心想再弹奏蜀琴,

        又怕触动鸳鸯弦。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

        可惜无人传递,

        但愿它随着春风,

        送到遥远的燕然。

        忆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

        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

        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

        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赏析:

        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长相思的诗意

        长相思的诗意

        一、《长相思》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2、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3、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4、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5、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6、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7、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8、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诗意: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

        正向榆关那边走去。

        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

        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

        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二、《长相思》

        作者:李煜

        原文: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注释:

        1、重:量词。层,道。

        2、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中有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诗句。

        3、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丹;红色。

        4、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唐代白居易《赠江客》中有诗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5、帘:帷帐,帘幕。风月:风声月色。

        三、《长相思》

        作者:李白

        原文: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释:

        1、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2、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3、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4、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簟,凉席。

        5、帷:窗帘。

        6、青冥:青云。

        7、渌水:清水。

        8、关山难:关山难渡。

        9、摧:伤。

        诗意:

        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

        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

        薄霜凄凄送寒气,竹席已觉生凉寒;

        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天长长来地迢迢,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重重相阻隔,梦魂相见也艰难。

        长相思呵长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李煜的诗意

        长相思李煜的诗意

        《长相思》

        作者:李煜

        原文: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注释:

        1、重:量词。层,道。

        2、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中有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诗句。

        3、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丹;红色。

        4、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唐代白居易《赠江客》中有诗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5、帘:帷帐,帘幕。风月:风声月色。

        诗意:

        山一重两重,层峦叠嶂,就如同心中的相思层层叠叠,连绵不绝。山远天高望不到尽头,就如同相思无际无涯。而寒的不仅仅是烟雾深锁的水面,更是思人的心情。相思日久,已到暮秋,枫叶正红,而红不过相思之苦。

        花开花谢,相思经年,边塞的大雁也高飞还故乡,而远去的人却还没有回来,相比塞雁之还,离人之苦更甚。远人不归,便只好任那风月闭于于帘外。人静帘闲,而不静不闲的,是心中无穷无尽的思念之情。帘闲而心乱。

        赏析:

        秋怨,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

        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

        上片写她望中所见之景。那远行在外的征人而今身处何方呢?他是否正跋涉在返乡的路上呢?怀着这种焦迫不安的心情,她不时地企足遥望,希望能够有所发现。可是,进入视野的除了重重叠叠的山岭峰峦外,还有的就是辽阔高远的青冥和天际处的迷离烟水了。

        第三句描写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图,层次极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远景。这一切都是跟着思妇眺望目光的由近及远渐次展开的。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名作《长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写主人公越山过水,渐去渐远,很可能是受了该词的启发。需注意的是,烟水寒的寒,并非仅仅用来形容烟水,而且还曲折传出了思妇的心理感觉。正因为久望不见,更添哀伤,心头才滋生了寒意。如此,则目中所见,自然皆带寒意了。上片结句说她望尽天涯路而无所得,便收束眼光,不经意地扫视周遭景物,瞥见不远处有枫叶如火,灼人眼目。这使她猛然想起:时令又到了丹枫满山的秋天,自己经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结啊?相思一词的出现,使得词旨豁然显现。

        下片便顺着相思折入,着重刻画她的心理活动,写她思中所念之事。菊花开,菊花残,用短促、相同的句式,点出时间流逝之速,暗示了她相思日久,怨愁更多。紧连着的塞雁高飞人未还,可视为她的直接抒情,也可以看作她在触景生情。塞外大雁尚且知道逢秋南归,那飘泊在外的游子为什么还见不到他的踪影呢?用雁知归来反衬人不知还,就更深一层地表现出了她的内心怨苦。怨恨尽可以怨恨,但它毕竟是产生于相思基础上的,如今良人未还,说不定他碰上了什么意外,或是在路途上染上了风疾。这些想法涌上心头,使得女主人公在怨恨之余,又深深地为他担忧起来了。一帘风月闲,刻画出了思妇由于离人不归,对帘外风晨月夕的美好景致无意赏玩的心境。柳永《雨霖铃》词写一对恋人分别后的意绪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含意正与此同。

        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对思妇的外貌、形象、神态、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侧重于表现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现其胸中之情,用笔极其空灵。李煜词的语言锤炼功夫很深,他善于用单纯明净、简洁准确的语言生动地再现物象,展示意境。这个特点在该词里也有鲜明的体现,象山远天高烟水寒句,自然明朗,形象丰富,立体感强,境界阔远,并且景中蕴情,耐人寻味。对这首词,前人评价颇多,其中以俞陛云之说为精当:此词以轻淡之笔,写深秋风物,而兼葭怀远之思,低回不尽,节短而格高,五代词之本色也。

长相思·山一程

       长相思其一翻译如下: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微霜浸透了竹席分外清寒。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上面有长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澜。天长地远日夜跋涉多艰苦,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关山。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断肝肠!

原文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回忆往日情绪时所作,豪放飘逸中兼有含蓄。诗人通过对秋虫、秋霜、孤灯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感情。表现出相思的痛苦。本诗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美人如花隔云端,描写了主人公“在长安”的相思之苦。

       从“金井阑”中可以猜出主人公的住处颇为奢华,但身处华厦却感到十分空虚寂寞:先是听见纺织娘凄惨地鸣叫,又感到“霜送晓寒侵被”的凄凉,无法入眠。而“孤灯不明”更增添了愁绪。

       其中,“孤”字在写灯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接下来写从卷帷中看到的,只能供人仰望的月亮令主人公想到了美人。然而,美人远在云端,使人只能“对空长叹”。以下到结尾是第二部分,描写梦中的追求,承接“苦相思”。

       在浪漫的氛围中,主人公幻想着梦魂飞去寻找自己的心上人。但“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不仅天长地远,而且还要渡过重重关山。这种没有结果的追求使主人公不禁一声长叹:长相思,摧心肝。此句结尾不仅回应开头,而且语出有力,令人荡气回肠。

       纳兰性德 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译文及注释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2、榆关:即今山海关

        3、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4、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5、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6、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7、故园:故乡

        8、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赏析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此篇及《如梦令万丈穹庐人醉》即作于出关前后的途中。[2]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蔡篙云《柯亭词论》评价说:纳兰小词,丰神迥绝。尤工写塞外荒寒之景,殆馗从时所身历,故言之亲切如此。这就是说由于纳兰性德身历此情此景、故其笔下的塞外风光更为亲切感人。王国维说: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弯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点到了此篇独到之处,盛赞它的千古壮观。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说: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一己厌于扈从的情怀。是说此种况味,此种情调表现了纳兰性德深层的伤感、痛苦的内心世界。 李白 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其一》

        作者: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释:

        1、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2、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3、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译文:

        长相思呵长相思,

        我们相思在长安,

        秋天蟋蟀常悲鸣,

        声声出自金井阑。

        薄霜凄凄送寒气,

        竹席已觉生凉寒;

        夜里想她魂欲断,

        孤灯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帘望明月,

        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

        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

        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

        清水渺渺呵,

        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天长长来地迢迢,

        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重重相阻隔,

        梦魂相见也艰难。

        长相思呵长相思,

        每每相思摧心肝!

        赏析:

        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古诗长相思

        古诗长相思

        《长相思山一程》

        满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注释: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2、榆关:即今山海关

        3、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4、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5、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6、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7、故园:故乡

        8、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

        正向榆关那边走去。

        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

        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赏析: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此篇及《如梦令万丈穹庐人醉》即作于出关前后的途中。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蔡篙云《柯亭词论》评价说:纳兰小词,丰神迥绝。尤工写塞外荒寒之景,殆馗从时所身历,故言之亲切如此。这就是说由于纳兰性德身历此情此景、故其笔下的塞外风光更为亲切感人。王国维说: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弯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点到了此篇独到之处,盛赞它的千古壮观。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说: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一己厌于扈从的情怀。是说此种况味,此种情调表现了纳兰性德深层的伤感、痛苦的内心世界。

        《长相思》

        宋宋无名氏

        去年秋,

        今年秋,

        湖上人家乐复忧。

        西湖依旧流。

        吴循州,贾循州,

        十五年前一转头。

        人生放下休。

        赏析:

        据《东南纪闻》卷一载,这首词题于(贾)似道贬时,当在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作者因有感于左右两丞相吴潜、贾似道先后贬循州(今广东龙川)事而作此词。词中表现出对奸臣贾似道陷害忠良、坏事干绝而终无好下场的庆幸,也含有人事无常的感叹。

        吴循州即吴潜(11901262),字毅夫,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历官至江东安抚留守,应诏陈事时,因得罪了当时的宰相被罢奉祠。理宗淳佑十一年(1256)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主张加强战备抗御元兵,不满苟安国策,并向丁大全、沈炎、高铸、贾似道等奸臣斗争,被奸臣忌恨。开庆初(1259)因贾似道、沈炎勾结陷害,贬谪循州。景定三年(1262)贾似道派人将他毒死于贬所。时人为抱不平,于被贬十五年后,即度宗德佑元年(1275)追复原官。

        贾循州即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理宗时,以外戚入朝,官至左丞相,权倾朝野。端平初(1234)蒙古兵灭金后,进攻鄂州,贾似道名为守汉阳,实际上向敌人纳币请和,而又诡称用兵解围,欺上瞒下,品质极为恶劣。当时,吴潜为右丞相,移兵黄州,扼守长江要冲,积极抗元。贾似道因怀疑吴潜对他不利,就利用吴潜同理宗在立太子问题上的矛盾,唆使沈炎诬告吴潜,致使吴潜含冤被贬。时吴已年近七十,为国忧伤不已,进而贾似道又派人将吴毒死于循州,正直士人无不愤恨,民间亦有歌谣讽刺。

        日后度宗即位,贾似道又以太师同平章事,封魏国公,更加跋扈专权,不可一世。并在西湖建别墅,名后乐园,终日*乐。大小朝政,一切决于馆客,日与群妾斗蟋蟀。元兵进攻南京,贾似道受命领兵抗元,正在战事紧急关头,他却乘小船逃跑,奔扬州,造成不可挽回的败局,加速了南宋王朝的灭亡,以至天怨人怒,国人皆欲杀之。大臣陈宜中等弹劾他的罪恶,终于德佑元年(1275)被贬,因他名声太坏,有的地方拒绝安置他,最后也流放到他曾毒害过吴潜的循州。时人大为称快。县尉郑虎臣是一个富于正义感的人,担任送贾似道赴贬所的任务,一路上对贾似道倍加报复,掀开轿篷,任烈日暴晒,让轿夫们唱杭州歌谣谑他。走到一个古寺,见寺壁有吴潜被贬南行时题词,故意问贾似道:贾团练,吴丞相何以至此?贾似道惭不能对。行至漳州木棉庵(今福建漳浦县),郑虎臣多次要贾似道自杀,贾不从,于是被郑虎臣拉杀之,用锤将贾锤死。

        贾似道贬死于赴循州道上,为恭帝德佑元年(1275),距吴潜被贬循州(1259)整整过了十五年,故词中有十五年前一转头句。

        上片,去年秋,今年秋言时光年复一年。湖上人家乐复忧,看去似乎泛指西湖一带人民生活变化,实际上是指贾似道,他生长在西湖,长期在这里为官,且有别墅后乐园在这里。往日,他青云直上,终日荒*,得意、专横,何其乐也,今天,他竟遭可耻可悲的下场,又何其忧也,所以云乐复忧。接着用西湖依旧流作为反衬,大自然江山依旧,然而人事全非,显示历史无情。

        下片,吴循州,贾循州,南宋末年同时在朝的两丞相,一个是坚持抗元的忠臣,一个是恶贯满盈的奸相,却先后贬徙同一循州,死于边远,时间仅仅相隔十五年。看来是一种偶然巧合,实际上,吴之贬谪循州,由于贾之陷害,贾之贬谪循州是他陷害忠良、恶事作绝后所得报复。十五年前蒙冤惨死的吴潜,今日追复原官,得到昭雪,虽死犹存。当年作威作福的贾似道,今天活活被人锤死,遗臭万年。十五年前一转头,时光何其速也,转瞬之间,命运向相反的方向作了转化,对这种恶人遭恶报,好人得昭雪的转化,时人拍手称快,庆幸欢欣。贾似道若早知今天的下场,当初何必那么残狠。人生放下休是从十五年前(间)一转头的历史变迁中申发出来的感慨。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人事无常,为人不可狠毒,不要得意忘形,人生又切不可太认真,所以说放下休。放下休,即放下吧,休是语气词。人生放下休与西湖依旧流前后照应,既表明江山依旧,历史无情,又有人事无常的慨叹。

        全词节奏明快,流畅通俗,有歌谣特点,同庆幸恶有恶报的心绪适应,而上下两片的最后一句均有咏叹韵味见感慨遥深。这是一首同时事密切相关的小词,表现了对贤相奸臣之间的人心向背,有历史资料和文献意义,艺术也是圆熟的。(陶先淮)

        诗言志,词言情。然而这首词却独树一帜,以词进行讽刺,在唐宋词也极为鲜见,但在讽喻中不见尖酸刻薄,艺术表现力极强,是一朵散发异香的奇葩。这首词讽喻当时世道。南宋景定年间,奸臣贾似道当权,其谗毁宰相吴潜,使之被贬循州,并其后将其毒死。贾似道继为宰相,终日*乐,不料事有偶然,德佑元年,贾与元军作战失利逃跑,也恰恰被罢贬循,且也是在循州被县尉郑虎臣锺杀于木棉庵。前后十五年如此巧合,因此作者抓住这点对贾似道的鞭挞。嘲讽和对弄权者的正色告诫,语言含蓄,但语意却是极其尖锐的。

        上片开头去年秋,今年秋,两句,着意用两个秋字使词罩上一层萧瑟、落寂的气氛,年复一年,一个个凋谢的秋天又将过去。湖上人家两句又着意表现权臣贾似道权力显赫飞扬跋扈,与秋风落叶、灰飞烟灭的对比,乐忧转换何其快哉!湖上人家暗指在西湖大筑别墅,荒*娱乐的贾似道。一个湖上人家落笔轻巧,而却充满对贾的嘲讽揶谕。西湖依旧流更是以西湖冷眼旁观的语调,衬托人生无常,善恶报应的无情。句式好像在写景,其实揭露主题,启人深思。

        下片几句与上片不同。上片用笔曲中见直下片则直中含曲。吴循州,贾循州以简单的句式揭示深刻的含义。吴潜,贾似道同为权臣,同贬循州,同死于循州客乡,戏剧性的对此,又寄托作者对两人的爱憎。贾似道误国弄权,终死循州,而吴潜也虽有报国之志,却难脱循州之难。贾似道更是可憎可恶可笑,其害人终害已,十五年荣华,一朝也不过身败名裂,多么的可悲。十五年间二句,作者又郑重告诫说,人生放下休,人世无常,还是丢开世情,免生烦恼。其中虽包含对贾的讽刺,但也含有对人生消极避世的消极思想,在此也应注意。

        全词短小精干,口语化极强,语言质朴生动,极富节奏感,和浓愈的民歌风味,其中包含讽古喻今的现实主义色彩也极为难能可贵。另外在艺术表现上作者把含蓄与明快熔为一体,使形式和内容更好的统一起来,我们会在慢慢品味中体会出来。

李煜 长相思

        李煜:长相思

        一、《长相思一重山》

        作者: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注释:

        1、重:量词。层,道。

        2、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中有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诗句。

        3、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丹;红色。

        4、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唐代白居易《赠江客》中有诗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5、帘:帷帐,帘幕。风月:风声月色。

        赏析:

        《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上片写她望中所见之景。那远行在外的征人而今身处何方呢?他是否正跋涉在返乡的路上呢?怀着这种焦迫不安的心情,她不时地企足遥望,希望能够有所发现。可是,进入视野的除了重重叠叠的山岭峰峦外,还有的就是辽阔高远的青冥和天际处的迷离烟水了。第三句描写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图,层次极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远景。这一切都是跟着思妇眺望目光的由近及远渐次展开的。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名作《长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写主人公越山过水,渐去渐远,很可能是受了该词的启发。需注意的是,烟水寒的寒,并非仅仅用来形容烟水,而且还曲折传出了思妇的心理感觉。正因为久望不见,更添哀伤,心头才滋生了寒意。如此,则目中所见,自然皆带寒意了。上片结句说她望尽天涯路而无所得,便收束眼光,不经意地扫视周遭景物,瞥见不远处有枫叶如火,灼人眼目。这使她猛然想起:时令又到了丹枫满山的秋天,自己经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结啊?相思一词的出现,使得词旨豁然显现。

        下片便顺着相思折入,着重刻画她的心理活动,写她思中所念之事。菊花开,菊花残,用短促、相同的句式,点出时间流逝之速,暗示了她相思日久,怨愁更多。紧连着的塞雁高飞人未还,可视为她的直接抒情,也可以看作她在触景生情。塞外大雁尚且知道逢秋南归,那飘泊在外的游子为什么还见不到他的踪影呢?用雁知归来反衬人不知还,就更深一层地表现出了她的内心怨苦。怨恨尽可以怨恨,但它毕竟是产生于相思基础上的,如今良人未还,说不定他碰上了什么意外,或是在路途上染上了风疾。这些想法涌上心头,使得女主人公在怨恨之余,又深深地为他担忧起来了。一帘风月闲,刻画出了思妇由于离人不归,对帘外风晨月夕的美好景致无意赏玩的心境。柳永《雨霖铃》词写一对恋人分别后的意绪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含意正与此同。

        二、《长相思云一涡》

        作者: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注释:

        1、云:指如云的鬓发。涡:别作窝.一涡(wo),即一束。一说音guo,意为青紫色的丝带,束发用。

        2、玉:指玉簪。

        3、衫儿:别作春衫。罗:丝。这里指丝制的罗裙。

        4、黛螺:别作翠娥。指代眉毛。

        5、秋风:别作风声。

        6、雨相和:雨声和风声相交织。别作雨如何。

        7、帘外:别作窗外。三两:别作三四。窠:别作棵.意同。

        8、人奈何:别作争奈何。争:怎。

        赏析:

        这是后主早期作品,描写闺怨的词。

        上片写女子的外貌。这位女子,她的头发如云般蓬松浓密,头上的玉簪如梭。衣着淡雅。是个气质高雅容貌艳丽的女子。这样可爱的女子,想象中本应该春风得意,快乐的很。可是,她并不快乐,在微微的皱着眉。笔锋转的巧妙,突如其来。为什么不快乐?读者最关心的问题作者没有说,下片却转而写周围环境:风雨相和。秋天本就容易引人忧思,偏又风雨相侵,更添苦闷情绪。但这还不够,雨打芭蕉,风吹残叶,窗外秋意更浓,内心秋思更苦。夜那么长,又风雨相和,听着风声,雨声,芭蕉声,帘内的人,更添寂寞情绪,却无可奈何。原来,秋思就是她上片中,眉头紧锁的原因。

        整首词,人与景,景与情相交映,浑然一体。通篇写愁,却不见愁字。而秋思之意,浮于字里行间。

       好了,关于“长相思李白其一赏析”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长相思李白其一赏析”,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