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蒿里行注音及翻译_蒿里行注音及翻译,视频

zmhk 2024-06-16 人已围观

简介蒿里行注音及翻译_蒿里行注音及翻译,视频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蒿里行注音及翻译的问题。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同时分享一些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希

蒿里行注音及翻译_蒿里行注音及翻译,视频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蒿里行注音及翻译的问题。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同时分享一些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希望这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1.曹操的诗歌代表作品

2.犹有此失的翻译是什么

3.形容慈善的诗句

4.死在古文中的说法?

5.曹操在《蒿里行》中说谁是屠家

6.<薤露>和<蒿里>准确翻译!!在线等..谢谢..100分!!

蒿里行注音及翻译_蒿里行注音及翻译,视频

曹操的诗歌代表作品

       1、观沧海 作者曹操?朝代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翻译: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2、《龟虽寿》 作者曹操?朝代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翻译: 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3、《短歌行》 作者曹操?朝代魏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白话翻译: 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久别重逢欢宴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4、《蒿里行》 作者曹操?朝代汉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白话翻译: 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 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 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 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 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 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5、《苦寒行》 作者曹操?朝代魏晋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 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 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白话翻译: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 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 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 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溪谷荒凉人烟少,大雪纷纷漫天飘。 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 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 水深桥断难前进,大军徘徊半路上。 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 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 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 想起那篇《东山》,深深触动我的哀伤。 曹操的诗歌作品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比较著名的诗歌列举如下: 《短歌行》 年代:?魏晋?作者:?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 一作:谈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海 一作:水) 《观沧海》 年代:?魏晋?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年代:?魏晋?作者:?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 一作: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蒿里行》 年代:?魏晋?作者:?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苦寒行》 年代:?魏晋?作者:?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陌上桑》 年代:?魏晋?作者:?曹操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炎欠]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曹操的诗歌作品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冬十月 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苦寒行·北上太行山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 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 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请采纳,谢谢 》、《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 希望采纳

犹有此失的翻译是什么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此诗是借乐府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诗人运用民歌的形式,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不仅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全诗风格质朴,沉郁悲壮,体现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诗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体,又内蕴深厚,体现了曹操的独特文风。

形容慈善的诗句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解释: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谋对付他;委用夏侯渊,而夏侯渊却败死了。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有能耐,可还是有这些挫败,何况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证一定得胜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点。诗词名称:《后出师表》。本名:诸葛亮。别称:卧龙、诸葛武侯、诸葛孔明。字号:孔明。所处时代:魏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出生时间:181年。去世时间:234年10月8日。主要作品:《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出师表/前出师表》。主要成就:隆中决策;协助刘备夺取荆益和建立蜀国;安定南中,五次北伐。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犹有此失”的详细介绍:

       一、《后出师表》的全文点此查看《后出师表》的详细内容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

       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

       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

       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

       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

       食不甘味。思惟北征。

       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

       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

       又务于东,兵法乘劳,

       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

       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

       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

       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

       论安言计,动引圣人,

       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今岁不战,明年不征,

       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

       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

       殊绝于人,其用兵也,

       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

       险于乌巢,危于祁连,

       逼于黎阳,几败北山,

       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

       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

       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

       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

       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

       犹有此失,况臣驽下,

       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

       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_、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_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

       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

       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

       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

       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

       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

       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

       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

       举兵北征,夏侯授首,

       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

       秭归蹉跌,曹丕称帝。

       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二、赏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三、注解

       汉:指蜀汉。

       贼:指曹魏。古时往往把敌方称为贼。

       偏安:指王朝局处一地,自以为安。

       孰与:助词。

       入南:指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

       并日:两天合作一天。

       顾:这里有“但”的意思。

       蜀都:此指蜀汉之境。

       议者:指对诸葛亮决意北伐发表不同意见的官吏。

       进趋:快速前进。

       高帝:刘邦死后的谥号为“高皇帝”。

       并:平列。

       渊深:指学识广博,计谋高深莫测。

       被创:受创伤。张良,汉高祖的著名谋士,与萧何、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

       平:陈平,汉高祖的著名谋士。后位至丞相。

       长策:长期相持的打算。

       坐:安安稳稳。

       未解:不能理解。胡三省认为“解”应读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两说皆可通。

       刘繇:字正礼,东汉末年任扬州刺史,因受淮南大军阀袁术的逼迫,南渡长江,不久被孙策攻破,退保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后为豪强笮融攻杀。《三国志·吴书》有传。

       王朗:字景兴,东汉末年为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太守,孙策势力进入江浙时,兵败投降,后为曹操所征召,仕于曹魏。

       孙策:字伯符,孙权的长兄。父孙坚死后,借用袁术的兵力,兼并江南地区,为孙吴政权的建立打下基础,不久遇刺身死。

       江东: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殊绝:极度超出的意思。

       孙:指孙武,春秋时人,曾为吴国将领,善用兵,著有兵法十三篇。

       吴:指吴起,战国时兵家、法家代表人物,先后仕于鲁、魏、楚,著有《吴子兵法》。

       困于南阳:建安二年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汉时南阳郡的治所)为张绣所败,身中流矢。

       险于乌巢: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因乏粮难支,在荀_等人的劝说下,坚持不退,后焚烧掉袁绍在乌巢所屯的粮草,才得险胜。

       危于祁连:这里的“祁连”,据胡三省说,可能是指邺(在今河北省磁县东南)附近的祁山,当时曹操围邺,袁绍少子袁尚败守祁山(在邺南面),操再败之,并还围邺城,险被袁将审配的伏兵所射中。

       逼于黎阳:建安七年五月,袁绍死,袁谭、袁尚固守黎阳(今河南浚县东),曹操连战不克。

       几败北山:事不详。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率军出斜谷,至阳平北山(今陕西沔县西),与刘备争夺汉中,备据险相拒,曹军心涣,遂撤还长安。

       殆死潼关:建安十六年,曹操与马超、韩遂战于潼关,在黄河边与马超军遭遇,曹操避入舟中,马超骑兵沿河追射之。殆,几乎。

       伪定:此言曹氏统一北中国,僭称国号。诸葛亮以蜀汉为正统,因斥曹魏为“伪”。

       昌霸:又称昌_。建安四年,刘备袭取徐州,东海昌霸叛曹,郡县多归附刘备。

       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为军事重镇,巢湖在其南面。而孙吴在巢湖以南长江边上的须濡口设防,双方屡次在此一带作战。

       李服:建安四年,车骑将军董承根据汉献帝密诏,联络将军吴子兰、王子服和刘备等谋诛曹操,事泄,董承、吴子兰、王服等被杀。“李服,盖王服也。指夏侯渊。曹操遣夏侯渊镇守汉中。刘备取得益州之后,于建安二十四年出兵汉中,蜀将黄忠于阳平关定军山(今陕西省沔县东南)击杀夏侯渊。

       汉中:郡名,以汉水上流(沔水)流经而得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县东)。

       期年:一周年。

       突将、无前:蜀军中的冲锋将士。

       _叟、青羌:蜀军中的少数民族部队。

       散骑、武骑:都是骑兵的名号。

       图:对付。

       夫:发语词。

       平:同“评”,评断。

       败军于楚:指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在当阳长坂被击溃事。当阳属古楚地,故云。

       拊手:拍手。

       已定:以定,已,同“以”。

       授首:交出脑袋。

       关羽:字云长,蜀汉大将,刘备入川时,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他出击曹魏,攻克襄阳,擒于禁,斩庞德,威震中原。孙权趁机用吕蒙计谋偷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蹉跌,失坠,喻失败。

       曹丕:字子桓,曹操子。在公元年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建立魏国,是为魏文帝。

       逆见:预见,预测。指为国事用尽全力。一作“鞠躬尽瘁”。

       利钝:喻顺利或困难。

       睹:亦即“逆见”,预料。

       四、背景

       公元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加紧从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全面进行北伐准备。在外交上,派使者联吴;韬光养晦,对魏国劝降书不作答复,以低姿态麻痹敌国。政治上,高度集中军政大权,”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励精图治,笼络土著地主,缓和主客矛盾,革除刘璋法令不行的弊政,以身作则,虚心纳谏,调动全国力量投入战争。经济上,坚决与民休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多产粮食,增加储备,保护水利工程,发展煮盐、织锦等手工业,扩大财政来源。军事上,伺机平定南中叛乱,治戎讲武,训练部队。

       诸葛亮南征后,北伐魏国提上日程。北伐魏国是刘备集团一贯的方针。刘备以夺取天下为最终目的。诸葛亮鉴于魏国经济必将逐渐恢复,时间拖长对蜀国不利,而及早北伐可发挥自己治国治军优势,何况身死之后,蜀国无人能够蹈涉中原,抗衡大国,因此认为唯有及身而用,才有希望蚕食并最终打败魏国,也可报答刘备知遇之恩,为此决心展开北伐,并且”用兵不戢,屡耀其武“,坚持到底。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上《前出师表》率军北伐魏国,蜀军在占有陇右三郡后,以街亭、箕谷失利而结束了第一次北伐。冬十一月,诸葛亮获悉魏军曹休攻吴兵败、张颌东下,关中虚弱,于是上《后出师表》决心再次北伐,急率军数万,走古道,出散关,围攻陈仓。

       五、译文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但是,不去讨伐敌人,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点也不犹疑。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而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现在谨将这些事陈述如下: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广博,谋略深远,但还是要经历艰险,身受创伤,遭遇危难然后才得安定。现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而想用长期相持的战略来取胜,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议论安守策略时,动辄引用古代圣贤的话,大家疑虑满腹,胸中充斥着惧难;今年不去打仗,明年不去征讨,让孙策安然强大起来,终于并吞了江东,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的智能谋略,远远超过别人,他用兵像孙武、吴起那样,但是在南阳受到窘困,在乌巢遇上危险,在祁山遭到厄难,在黎阳被敌困逼,几乎惨败在北山,差一点死在潼关,然后才得僭称国号于一时。何况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谋对付他;委用夏侯渊,而夏侯渊却败死了。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有能耐,可还是有这些挫败,何况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证一定得胜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点。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_、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_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自从臣下进驻汉中,不过一周年而已,期间就丧失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_、邓铜等将领及部曲将官、屯兵将官七十余人;突将、无前、_叟、青羌、散骑、武骑等士卒一千余人。这些都是几十年内从各处积集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拥有的;如果再过几年,就会损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点。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如今百姓贫穷兵士疲乏,但战争不可能停息;战争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里等待敌人来进攻和出去攻击敌人,其劳力费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时去出击敌人,却想拿益州一地来和敌人长久相持,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点。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最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候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已经平定了。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连和,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了脑袋;这是曹操估计错误。看来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但是,后来孙吴又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预见的。

       六、诸葛亮其他诗词

       《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出师表/前出师表》。相同朝代的诗歌

       《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苦寒行》、《蒿里行》、《步出夏门行冬十月》、《龟虽寿》、《步出夏门行艳》、《气出唱》、《陌上桑》。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后出师表的详细信息

死在古文中的说法?

       1、《咏煤炭》

       明代: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译文: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乌金是煤炭。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融融燃起之炬火,浩浩犹如是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沉灰色的天。

       钟鼎彝器之制作,全赖生成是原力。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又饱又暖和。不辞辛劳不辞苦,走出荒僻山和林。

       2、《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唐代: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沈饮聊自适,放歌颇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未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译文:杜陵地方,有我这么个布衣,年纪越大,反而越发不合时宜。对自己的要求,多么愚蠢可笑,私自下了决心,要向稷契看齐。

       这种想法竟然不合实际,落得个到处碰壁,头都白了,却甘愿辛辛苦苦,不肯休息。有一天盖上棺材,这事便无法再提,只要还没有咽气,志向就不能转移。

       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像火烧似的焦急。尽管惹得同辈的先生们冷嘲热讽,却更加激昂无比,引吭高歌,毫不泄气。

       3、《蒿里行》 

       汉代: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译文: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

       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5、《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代: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译文: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曹操在《蒿里行》中说谁是屠家

       1、崩

       读音:bēng?

       意思: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引证:三国·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翻译: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2、亡

       读音:wáng

       意思:死。

       引证:两汉曹操的《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翻译:战士常年征战,铠甲上生满了虮虱,百姓也因此死伤无数。

       3、薨

       读音:hōng?

       意思:君主时代称诸侯或大官等的死。

       引证: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翻译: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

       4、卒

       读音:zú

       意思:死亡。

       引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四年卒。

       翻译:永和四年死亡。

       5、殁

       读音:mò?

       意思:死。

       引证: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翻译:谁能料到年轻的却先死了,而年老的反而还活着,强壮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还活在人间呢?

<薤露>和<蒿里>准确翻译!!在线等..谢谢..100分!!

       “汝彼母之寻亡乎”,意思是:你的母亲不是寻死吗?

       “孟德,令堂无恙乎”意思是:孟德(曹操),你母亲的身体现在还好吧?

       ‘汝彼母之寻亡乎’,汝,就是你的意思。彼,就是他的意思。母就是妈妈的意思。寻亡,就是寻死找死的意思。乎,没有具体意思,只是一个感叹词,可以翻译成‘吗’,‘啊’。

       拓展:令堂指对方的母亲、令尊指对放的父亲、令郎指对放的儿子、令爱指对放的女儿

       “孟德 令无恙乎 诚彼娘之非悦 汝彼母之寻亡乎”出自刘备之口。

       屠夫是曹操,是枭雄,不过也是大英雄。赤壁就是绝对的例子。他当初打袁谭的时候要不是自己亲自出手擂鼓,那一仗说不定谁赢呢。至于杀吕伯奢全家,体现他的多疑,就是那家人要杀猪款待他,他以为要杀自己。宁可错杀他们,也不能被杀!反正奸雄白脸,戏都是这么唱的,脸谱也是这般画的。为什么说他是屠夫,简单。他喜欢屠城,喜欢赶尽杀绝,我倒是认为这一手很失败。他以后的敌人知道他会屠城所以拼死抵抗。输了是死,投降是死,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当初他围攻壶关的时候,敌人明知必败,却仍然拼死抵抗。孟德就纳闷了:为啥你们抵抗这么激烈?还是曹仁说了一句话:围城必开活路,不然敌人有必死之心,抵抗就会很强。原来曹操早下令:破壶关后,鸡犬不留!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毕竟他没有抢过那顶皇冠,不然怎么也是个开国君主!像孟德那样的才是多数!刘邦还在逃跑时为了让车快一点而把自己妻子推下车呢!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算算曹操杀了几百万人!一将功成,何止万骨枯!人家孟德是百万骨枯!你知道后人怎么形容那段年代吗?“千里无鸡鸣!”

曹操诗篇名句(包括翻译)

       <薤露>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薤叶上的露水,是多么容易蒸发、消失啊!蒸发掉的露水,明天清晨还会同样落到植物上,可人一旦死去又能像露水一样回来吗?

       <蒿里>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不管你有才无才,有德无德,死后都得魂归蒿里,不能稍有迟疑,而且还得受阎王的压迫,做鬼也不自由。

       《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於蒿里……至孝武 时,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

诗人曹操简介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十六

       圣人之用兵,戢时而动,不得已而用之。

       ——《孙子十家注。孙子序》

       译解圣人用兵,守时机而动,不得已才去用兵。表明了不可黩武的思想。

       十七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

       译解累累白骨暴露在荒野,千里中原听不到鸡鸣。生灵涂炭百不余一,想起就令人痛断肝肠。

       战争给民众带来极大的悲苦。

       十八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短歌行》

       译解满怀着慷慨激昂的感情,是由于心中的忧患久久难忘。用什么来释解这无边的愁思,只有那杯中的美酒杜康。

       十九

       恃武者灭,恃文者亡。

       ——《孙子十家注。孙子序》

       译解:穷兵黩武,会自取灭亡;去武扬文却又迂腐不堪,也会灭亡。

       吴王夫差和徐偃王就是恃武与恃文的两个例子。

       二十

       心恬澹,无所愒(Kai) 欲。

       ——《气出唱》

       注译:心中清静、淡泊安闲,方可做到无贪欲。

       二十一

       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精列》

       注译:人都有死的时候,即使大圣大贤之人也都一样,何必还为死去担忧呢?

       二十二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秋胡行》

       译解:天地是那样的久远,而人生的道路却是很短暂的啊!

       二十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译解:神龟虽然长寿,但终有死亡的时候;飞龙尽管能腾云驾雾,神通广大,但最终也要化为乌有。

       诗人用神龟和腾蛇作比喻,旗帜鲜明地否定了万物不变,人可成仙不死等神学迷信思想。

       二十四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却东西门行》

       注译:狐狸死时,头都向着自己的窟穴,人又怎能忘了自己的故乡呢。

       以狐死首丘比人之不忘故乡。“

       二十五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注译:人生命的长短,不只是由天来决定的,您只要能很好地保养身体,做到身心健康,是可以做到延年益寿的。

       二十六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译解:老了的千里马,虽伏在马厩里,但仍想着还可以驰聘千里;有雄心壮志的人,虽然老了,但他高远的志向仍毫无减退。

       老当益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二十七

       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注译:计划的实施,就像转动圆的物体一样的快,那么你的事情就如同摧枯拉朽般的极容易成功。

       做事先权衡成败,考虑轻重,方下决心行动,这样才容易成功。

       二十八

       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祭祀桥玄文》

       译解:士为知己者死,我一直不会忘记。

       二十九

       选其乡之俊造者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修学令》

       译解:挑选乡里优秀的人才国家给予教育,会使过去的帝王其治国的好方法不至于废止,这样做,则有利于国家和人民。

       着眼未来,培养青年。

       三十

       性不信天命之事。

       ——《让县自明本志令》

       译解:天生不相信命运、鬼神

       诗人曹操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諡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操]相关诗词 观沧海 / 碣石篇 [作者] 曹操 ? [朝代] 两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作者] 曹操 ? [朝代] 两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 [作者] 曹操 ? [朝代] 魏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蒿里行 [作者] 曹操 ? [朝代] 两汉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冬十月 [作者] 曹操 ? [朝代] 魏晋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鹍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钱镈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苦寒行 [作者] 曹操 ? [朝代] 魏晋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薤露 [作者] 曹操 ? [朝代] 魏晋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好了,关于“蒿里行注音及翻译”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蒿里行注音及翻译”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