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翻译及赏析_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原文及翻译

zmhk 2024-05-24 人已围观

简介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翻译及赏析_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原文及翻译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翻译及赏析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翻译及赏析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感受它带来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翻译及赏析_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原文及翻译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翻译及赏析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翻译及赏析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感受它带来的高品质生活。

1.《古近体诗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译文赏析

2.求李白写的《登金陵凤凰台》的解释与赏析

3.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及翻译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翻译及赏析_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原文及翻译

《古近体诗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译文赏析

        古近体诗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系列:李白诗集(古近体诗) 古近体诗 登金陵凤凰台1

        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借古伤今,此时诗人已经步入晚年,对于世事已经看透,所以诗中及时享乐的情绪很明显。

        原文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2,晋代衣冠3成古丘! 三山4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5。 总为浮云能蔽日6,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金陵:今南京。凤凰台:台址说法不一,大体认为修建于南朝宋元嘉年间,因几只状如孔雀之大鸟飞集金陵西南,而众鸟群聚,乃称该地为凤凰里,并筑凤凰台。2吴宫:指三国吴所修太初、昭明二宫。3晋代衣冠:南京为东晋首都,豪门权贵云集于此。衣冠,指权贵。4三山:山名,在今南京西南长江边。5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名,在今南京西南,因多聚白鹭而得名。6浮云蔽日:指奸臣当道。

        译文 在金陵凤凰台上置酒赏景,想要延缓岁月的脚步。奔流不息的流水阅尽了古今万事,想到这里不禁豁然开朗,就像乌云散去一样。想要问一问古时候凤凰的祥瑞是为了谁而降落的。凤凰离开已经很久了,现在也该再回来了。实际上是诗人在企求国家清明。如今皇帝不效法圣皇,不用贤才。豪士俊杰无用武之地,只好弹琴喝酒解闷。春风吹拂下,山花都开放了,我们怎么能辜负这样的好景呢?要尽情地喝酒取乐。六朝皇帝的坟墓已经被草木深深覆盖,旧日宫殿也已经长满了绿苔。别再提那些伤心事了,还是尽情地喝酒吧,歌舞钟乐都在催我们了。现实让诗人无可奈何,他只能借歌酒遣怀。

求李白写的《登金陵凤凰台》的解释与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系列:唐诗三百首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解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当时名门世族。

        4、成古丘:意谓这些人物今已剩下一堆古墓了。

        5、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名。

        6、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大清楚。

        7、二水:一作「一水」。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白鹭洲横其间,乃分为二支。

        8、白鹭洲:古代长江中沙洲,在南京水西门外,因多聚白鹭而得名。

        9、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

        译文

        古老的凤凰台曾有凤凰翔集遨游;

        风去台空唯有长江流水日日依旧。

        东吴时代的宫苑杂草埋没了幽径;

        晋代的名门望族也都成古墓荒丘。

        高耸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

        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

        只因为那些浮去遮蔽光辉的白日;

        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使人发愁?

        赏析

        ?李白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著伤时的感慨。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点明了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三、四句就「凤凰台」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的一代风流也进入坟墓,灰飞烟灭。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最后两句,面向唐都长安现实,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身报国无门,十分沉痛。

        ?此诗与崔颢《登黄鹤楼》相较,可谓「工力悉敌」。其中二联,虽是感事写景,意义比之崔诗中二联深刻得多。结句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但李诗就气魄而言,却远不及崔诗的宏伟。

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及翻译

       诗词名: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七律 类型:

       --------------------------------------------------------------------------------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注释:

       这首诗的大意是: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京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我们在李白〈鹦鹉洲〉诗提到,李白读了崔颢的〈黄鹤楼〉诗后,写了〈鹦鹉洲〉诗,想与崔颢一较长短。写完后,李白自己读了觉得比不上崔颢,便在黄鹤楼上题下一首打油诗:「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上头。」掷笔而去。因为诗人看见美丽的风景,总忍不住要写首诗歌颂一番,李白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写了〈鹦鹉洲〉诗,自觉果然比不上,回家之后,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又写〈登金陵凤凰台〉诗,才觉满意。

       由于白的作品发表于崔颢之后,两首诗又都样是押平声尤韵的七言律诗,所以后人更认为李白有意与崔颢一比高下,因而有前面所举那首打油诗的传说。

       事实上根据日本人森大来的考证认为,那首打油诗不是李白作的,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也是因为感慨时事而作,无意与崔颢争胜。

       唐代安禄山之乱,迫使唐玄宗迁蜀避难,太子即位于灵武,李白也因永璘王事件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年轻时豪情万丈,希望能替国家做一番大事,但始终不曾得到皇帝重用。安史之乱,眼见大唐江山,遭胡兵蹂躏,李白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于是他写此诗时首句用:「凤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引出全诗,因为传说中,凤凰鸟只有在天下清平的治世才出现,因此古代都以凤凰鸟的出现做为祥瑞的象征。李白眼看安禄山危害唐室,想念昔时凤凰鸟憩息凤凰台的传说,而今凤凰鸟不再来,只有江水依旧向东流。

       金陵为三国时孙权建都之地,晋朝永嘉之乱,晋室南渡之后也建都于凤凰台所在地金陵城的东南,李白在台上想象当年吴宫的繁华景象,以及晋代那些达官贵人曾有过的风光事迹,如今都隐于幽径,成为古丘。一个朝代弱了、亡了,马上有另一个朝代兴起,唐代太平盛世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也成了过去,安史之乱起,唐室岌岌可危,怎不令李白忧心?站在台上,看到远处的三山及白鹭洲,而长安城呢?李白最后一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在诗词里常以浮云指小人,以白日比喻君主。浮云蔽白日是指奸邪之小人,围绕于君王四周,向君王进谗言陷害贤臣,使忠臣没有机会向皇帝进谏言。下句「长安不见使人愁」,指李白感叹自己被放逐,眼见天上浮云杳杳,不见长安,忧愁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到长安,或者说,安史之乱,玄宗迁西蜀,太子即位灵武,唐室山河尚未收复,为长安城忧伤。

       这个比喻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相传晋明帝小时候坐在晋元帝膝上,元帝问他,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明帝答说长安近太阳远,因为听说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元帝为他的聪明高兴,第二天便当着群臣面前再问明帝同样的问题,没想到明帝却答说,太阳近,长安远,因为抬起头来见得到太阳,却见不到长安。

       晋代原都长安,永嘉大乱之后南渡,晋元帝时改都金陵。与唐代因为安使之乱而迫使太子即位于灵武的情况很类似,因此李白诗末二句「浮云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茺废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长安沦入胡人手中。李白写这首诗纯粹是由怀古而引发怀君之思,加以感伤自己因遭小人谗言所害而被贬谪,登上凤凰台,望不见长安,一时触景伤情而写下这首诗,并没有与崔颢争胜之意,两人争胜之说全是后人附会的。

       而前面所举打油诗的由来,是因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又赦回,路过江夏,曾写过一首〈江夏赠韦南陵冰〉诗说:「我且为君捶谇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李白因心情忧愁郁闷,故意写这种豪快语,以解心中不平之气。后来又写一首〈醉后答了十八〉诗,以对应捶碎黄鹤楼诗说:「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为自己前首诗的狂放自我解嘲,本来只是文人的游戏文章,没想到唐末五代时有位禅僧经过黄鹤楼,便摘取李白这两首诗的句子写成这首:「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打油诗,旁边有一同来游玩的僧人也题了一句:「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转风流。」另外一位僧人又加一句:「酒逢知己,艺压当行。」而使得后人误以为李白作〈登金陵凤凰台〉诗是与崔颢的〈黄鹤楼〉诗争意气、争长短,并留下这首有趣的打油诗。事实上全是后人穿凿附会的。

       《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翻译: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登金陵(今江苏南京)凤凰台时创作的怀古抒情诗。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登金陵凤凰台

       好了,今天关于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翻译及赏析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翻译及赏析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翻译及赏析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