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桃花源诗朗读_桃花源诗朗读视频

zmhk 2024-05-29 人已围观

简介桃花源诗朗读_桃花源诗朗读视频       随着科技的发展,桃花源诗朗读的今日更新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它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了解它的最新技术。1.桃花源记的古诗词2.唐伯虎的《桃花诗》全文是什么3.苏轼有没有写过关于桃花源记的诗

桃花源诗朗读_桃花源诗朗读视频

       随着科技的发展,桃花源诗朗读的今日更新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它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了解它的最新技术。

1.桃花源记的古诗词

2.唐伯虎的《桃花诗》全文是什么

3.苏轼有没有写过关于桃花源记的诗句

4.有关桃花源的诗句

5.语文 桃花源记

桃花源诗朗读_桃花源诗朗读视频

桃花源记的古诗词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古诗文网APP客户端立即打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展开阅读全文 ∨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出:

       (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

       寻:

       (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

       (1)便舍(shě)船:离开。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

       (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

       (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

       (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

       为:

       (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作为。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读wéi,介词,对、向。

       遂:

       (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3)后遂无问津者:“就”。

       得:

       (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2)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闻:

       (1)鸡犬相闻:听见。

       (2)闻有此人:听说。

       多词一义

       (1)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2)便要(yā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自乐:都

       (4)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古今异义

       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唐伯虎的《桃花诗》全文是什么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编辑本段]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作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前进,忘记了路程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芳香的野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这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互相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最终迷失了(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目标),不久因病而终。后来就再没有探寻(通往桃花源的)路的人了。

苏轼有没有写过关于桃花源记的诗句

       题目说“唐伯虎的《桃花诗》”应该指的是唐伯虎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桃花庵歌》,该古诗的全文如下:

《桃花庵歌》

唐寅〔明代〕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白话译文:

       桃花坞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个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着很多桃树,他摘下桃花去换酒钱。

       酒醒的时候静坐在花间,酒醉的时候在花下睡觉。

       半醒半醉之间一天又一天,花开花落之间一年又一年。

       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不愿意在达官显贵们的车马前鞠躬行礼、阿谀奉承。

       车水马龙是贵族们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这样的穷人的缘分和爱好啊。

       如果将别人的富贵和我的贫贱来比较,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如果将我的贫贱和达官显贵的车马相比较,他们为权贵奔走效力,我却得到了闲情乐趣。

       别人笑话我太风骚,我却笑别人看不穿世事。

       君不见那些豪门贵族虽然也曾一时辉煌,如今他们却看不见他们的墓冢,只有被当作耕种的田地。

词句注释:

       桃花庵:唐寅在桃花坞建屋,名为桃花庵。拓本诗幅有“弘治乙丑三月”。

       桃花坞(wù):位于苏州金阊门外。北宋时章粢父子在此建成别墅,后渐废为蔬圃。唐寅于此筑室,故名桃花庵。

       又摘桃花换酒钱:拓本诗幅作“又折花枝当酒钱”。

       只来:拓本诗幅等作“只在”。

       还来:拓本诗幅作“还须”。

       半醒半醉:拓本诗幅作“花前花后”。

       花落花开:拓本诗幅作“酒醉酒醒”。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拓本诗幅作“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马,此处代指高官权贵。

       贫贱:拓本诗幅等作“贫者”。

       贫者:拓本诗幅作“贫贱”。

       花酒:《六如居士全集·卷一》作“贫贱”。

       别人:拓本诗幅作“世人”。风骚:拓本诗幅等作“风颠”。

       他人:拓本诗幅作“世人”。

       不见:拓本诗幅作“记淂”。五陵:原指汉朝的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座皇陵,皇陵周围还环绕着富家豪族和外戚陵墓,后用来指豪门贵族。

       锄做田:《六如居士全集·卷一》作“锄作田”。

作品赏析:

       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诗歌前四句是叙事,说自己是隐居于苏州桃花坞地区桃花庵中的桃花仙人,种桃树、卖桃花沽酒是其生活的写照,这四句通过顶真的手法,有意突出“桃花”意象,借桃花隐喻隐士,鲜明地刻画了一位优游林下、洒脱风流、热爱人生、快活似神仙的隐者形象。

次四句描述了诗人与花为邻、以酒为友的生活,无论酒醒酒醉,始终不离开桃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时光流转、花开花落而初衷不改,这种对花与酒的执著正是对生命极度珍视的表现。

下面四句直接点出自己的生活愿望:不愿低三下四追随富贵之门、宁愿老死花间,尽管富者有车尘马足的乐趣,贫者自可与酒盏和花枝结缘。通过对比,写出了贫者与富者两种不同的人生乐趣。

接下去四句是议论,通过比较富贵和贫穷优缺点,深刻地揭示贫与富的辩证关系:表面上看富贵和贫穷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但实际上富者车马劳顿,不如贫者悠闲自得,如果以车马劳顿的富贵来换取贫者的闲适自在,作者认为是不可取的,这种蔑视功名富贵的价值观在人人追求富贵的年代无异于石破天惊,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超脱豁达的人生境界,是对人生的睿智选择,与富贵相连的必然是劳顿,钱可以买来享受却买不来闲适、诗意的人生,尽管贫穷却不失人生的乐趣、精神上的富足正是古代失意文人的人生写照。

通观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不愧是唐寅诗中之最上乘者。这也正合了韩愈“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的著名论断。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1505年(弘治十八年),这一年距唐寅科场遭诬仅六年。唐寅曾中过解元,后来受到科场舞弊案牵连,功名被革,在长期的生活磨炼中,看穿了功名富贵的虚幻。诗人作此诗即为表达其乐于归隐、淡泊功名的生活态度。

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有关桃花源的诗句

       1.有关桃花源的诗句

        1、《武陵桃源送人》唐代 包融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译文:

        进入幽静的武陵源后,村落中鸡犬处处,是那秦时人家。

        最先见到这幅美景的是谁呢?如今武陵源的水流动依旧,桃花也重开了。

        2、《点绛唇·桃源》宋代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译文:

        我酒醉后架着小船,在湖中荡漾,听任流水把小船推向花草深处。现实世界的名利缠身,不能解脱,没有办法在这如花的仙境住下去。

        烟水茫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里。两岸的青山排列无数,晚风吹来,落花如雨,竟然不记得来时走过的路了。

        3、《伤桃源薛道士》唐 刘禹锡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译文:

        花坛边的老松尚在,仙鹤的巢却已空空如也。白鹿在旧日里的羊肠小道中悠闲地行走。

        故人(指薛道士)亲手种的千万株红桃树,花朵已经开满了山坡,而它们的主人却不在了,只能任凭春风吹拂。

        4、《桃源忆故人·暮春》宋 苏轼

        华胥梦断人何处,听得莺啼红树。几点蔷薇香雨,寂寞闲庭户。

        暖风不解留花住,片片着人无数。楼上望春归去,芳草迷归路。

        译文:

        如同华胥一样理想的安乐和平之梦做完了,人在何地?只听得黄莺啼于红树。蔷薇露珠如香雨般滴下,寂寞地进入了闲空的庭院。

        温暖的春风不懂得留住花,却将它一片片地吹落到人们身上。楼上人远看着春天快要过去,满地长长的芳草迷了人眼看不见归路。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译文: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2.古诗〈桃花源记〉的诗句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编辑本段]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作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前进,忘记了路程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芳香的野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这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互相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最终迷失了(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目标),不久因病而终。后来就再没有探寻(通往桃花源的)路的人了。

3.苏轼 桃花源序

        和陶桃花源

        苏轼

        凡圣无异居, 清浊共此世。

        心闲偶自见, 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处, 要使六用废。

        桃源信不远, 杖藜可小憩。

        躬耕任地力, 绝学抱天艺。

        臂鸡有时鸣, 尻驾无可税。

        苓龟亦晨吸, 杞狗或夜吠。

        耘樵得甘芳, 齕啮谢炮制。

        子骥虽形隔, 渊明已心诣。

        高山不难越, 浅水何足厉。

        不如我仇池, 高举复几岁。

        从来一生死, 近又等痴慧。

        蒲涧安期境, 罗浮稚川界。

        梦往从之游, 神交发吾蔽。

        桃花满庭下, 流水在户外。

        却笑逃秦人, 有畏非真契。

        古诗最好不要译文,因为译为白话就没有韵味了!

4.桃花源诗 苏轼 求翻译

        译文:

        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

        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入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

        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

        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

        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

        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

        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

        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

        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

        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

        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

        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谁染兰色凉薄意团队——Sunshine881123

        希望有帮到你~

5.有没有人知道关于桃花源的诗啊

        桃源行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阝奥〕,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6.《桃花源诗序》翻译 苏轼的 急

        桃花源诗序

        宋 苏轼

        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馀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见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醯;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使武陵太守得而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尝意天壤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余在颖州,梦至一官府,人物与俗无异,而山水清远,有足乐者。顾视堂上,榜曰“仇池。”觉而念之,仇池,武都氐故地。杨难当所保,余何故居之。明日以问客,客有赵令峙德麟者曰:“公何问此?此乃福地,小有洞天之附庸也。杜子美盖云,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他曰,工部侍郎王钦臣仲至谓余白:“吾尝奉使过仇池,有九十九泉,万山环之,可以避世如桃源也。”

        译文:

        世上所传的桃花源这件事,很多都夸大其词。 考察陶渊明所记载的,都说是先祖逃避秦朝的战乱来到这里,那么渔人所见的都是避乱人的子孙,不是其人,所以说并非那个秦朝人是不死的。 又说杀鸡作为食物,哪里有仙人杀生的? 以前说南阳有菊水,水质香甜,住了三十多家人,喝那里的水都长寿,有的活了一百二三十岁。 四川青城山那里有个老人村,据说五世同堂。 道路极其危险遥远,活着的时候不吃盐和醋,而且溪水中有很多枸杞,它的根弯弯曲曲像龙和蛇一样,喝了那的水就会长寿。 近些年道路稍微通常,逐渐能够接触到日常的调味品,故而寿命减短,所以这就和外面的人寿命差不多了。 当武陵太守得知到了那里的时候,那里已经早就成为很多人争夺的地方。 一般来说,天下像这样的地方很多,不单单是桃花源而已。

        苏轼的这篇诗序中,一方面驳斥了过去把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错误 另一方面把桃花源和仇池 青城 菊水并举寄托了他对这里的一山一水的由衷赞许 苏轼与众不同,他对桃花源的存在表示了怀疑 这是指桃花源那样的社会,而不是指桃花源这个风景区 先于苏轼的唐代韩愈也表示过怀疑,他在 桃源图诗里开笔就写道: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根本不相信有桃花源的存在,但是,他没有提出更多的根据加发否定唯有苏轼把否定传说中的桃花源存在的理由说得非常充分

7.关于桃花源的诗句

        《桃花源诗》

        ——晋·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武陵桃源送人》

        ——唐·包融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桃源》

        ——唐·李白

        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

        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

        《桃源》

        ——唐·李白

        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翻流水满溪春。

        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

        《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山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同吉中孚梦桃源》

        ——唐·卢纶

        春雨夜不散,梦中山亦阴。云中碧潭水,路暗红花林。花水自深浅,无人知古今。夜静春梦长,梦逐仙山客。园林满芝术,鸡犬傍篱栅。几处花下人,看予笑头白。

        《桃源行》

        ——宋·王安石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朝中措·桃源图》

        ——元·善住

        桃源传自武陵翁。遥隔白云中。漫说人间无路,岂知一棹能通。红英夹岸,霞蒸远近,烂漫东风。将谓神仙别境,鸡鸣犬呔还同。

        《题桃源》

        ——唐·李宏皋

        山翠参差水渺茫,秦人昔在楚封疆。当时避世乾坤窄,此地安家日月长。草色几经坛杏老。岩花犹带涧桃香。他年倘遂平生志,来著霞衣侍玉皇。

8.桃花源诗序苏轼在文中表达了什么观点

        苏轼的这篇诗序中,一方面驳斥了过去把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错误 另一方面把桃花源和仇池 青城 菊水并举寄托了他对这里的一山一水的由衷赞许 苏轼与众不同,他对桃花源的存在表示了怀疑 这是指桃花源那样的社会,而不是指桃花源这个风景区 先于苏轼的唐代韩愈也表示过怀疑,他在 桃源图诗里开笔就写道: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根本不相信有桃花源的存在,但是,他没有提出更多的根据加发否定唯有苏轼把否定传说中的桃花源存在的理由说得非常充分.。

9.一篇类似桃花源记的古文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shǔ)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ruò)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rán) 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qū) 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jí)。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 chuí)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én)戌(xū) 秋日,虞(yú)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zēng)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明朝(有一个)技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

        (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房屋、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艘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东坡游赤壁的情景。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有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在《赤壁赋》中的语句),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在《后赤壁赋》中的语句)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两腮长着浓密的胡须的人是苏轼(苏东坡),佛印(一个和尚,苏轼的一个朋友)在右边,鲁直(黄庭坚,字鲁直)在左边。

        苏东坡、鲁直一起看一幅横幅的书画手卷。苏东坡用右手拿着卷的前端(古人写字是从右向左写),左手抚着鲁直的背。

        鲁直左手拿着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

        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平卧右膝,弯曲右臂支撑在船上,并且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佛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撑船的人。

        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水壶,那个人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船的顶部较平,作者就在它上面刻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细小得像蚊子的脚,一钩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文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原来是挑选了一个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也真精巧奇妙啊! 奇巧人:这里指具有奇妙精巧手艺的人。

        奇巧,特殊的技艺。 径寸,直径一寸。

        用来形容物体的细小。径寸之木:直径一寸长的木头。

        为,做。动词。

        这里指雕刻。 器皿:指器具。

        木,树木。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没有一件不是按照木头原来的样子模仿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罔,无,没有。因:顺着,就着。

        象:模仿,这里指雕刻。 贻:赠。

        尝:曾经。 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

        大苏,苏轼(公元1036-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宋代眉山(现在四川省眉山县)人,著名文学家。人们称他和他的弟弟苏辙为“大苏”“小苏”。

        泛,乘船浮行,苏轼曾游赤壁,写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在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城外。

        八分:直译就是有8分长。 有奇:还有一些。

        有同“又”,奇:零数。 高可二黍许:大约有二个黄米粒那样高。

        可,大约。许,上下,左右。

        轩敞:宽敞、明亮。 箬篷: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里的文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里的文句。

        徐:缓缓。兴:起 石青糁之:用青绿色颜料涂在刻的字上。

        峨冠而多髯者:戴着高高的帽子而且有很多胡须的人。峨冠,高高的帽子。

        髯,两腮的胡须。 佛印。

       

语文 桃花源记

       1、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田园乐七首·其三》唐代:王维

       译文:我就是那杏树坛边的渔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2、桃花源里住,罕见问津人。《山中四咏》明代:元鹏

       译文:在桃花源里面住,很少见到问路的人。

       3、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桃源行》宋代:王安石

       译文:逃避乱世的不仅是商山四皓,也有桃花源里的种桃人家。

       4、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武陵桃源送人》唐代:包融

       译文:最先见到这幅美景的是谁呢?如今武陵源的水流动依旧,桃花也重开了。?

       5、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唐代:王维

       译文:吕逸人隐居之地方,与尘俗世事隔绝。我专程来柳市南头访问吕逸人。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现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作者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极狭,仅容一人进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发源地,长达数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

       故事颇有传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首先是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其次是桃源中人。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最后,这个“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至于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要寻找它就只能飘然高举,《桃花源诗》最后说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也仅仅是意愿而已,谁办得到呢?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二、问题研究

       1.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

       “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实质,必须先看原诗,因为在某些实质性的问题上诗比记还要说得明确些。例如“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会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和平生活的写照;“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说的是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概括起来说,这些描写都表现了原始共耕社会的特点。记,则是先通过渔人所见来展示这个社会生活的风貌,从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写到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后通过村人“自云”来揭示这个社会的由来,又通过接待渔人来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诗和记,二者相互补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轮廓。

       应当指出,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关于层层设疑的写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不少以游仙为题材的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赋》、郭璞的《游仙诗》等,多是假托游仙抒发作者的不平感和对现实的不满。《桃花源记》不是写作者本人“游仙”,但渔人的桃花源之行颇与“游仙”相类(唐王维《桃源行》中就有“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诗句)。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练习说明

       一、熟读并背诵全文,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可以适当地加进自己的想像。

       设题目的是:①使学生当堂成诵,要求背得顺畅,并能大体上叙述作者原意;②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能根据上下文意补充若干细节,作创造性的复述。答题方式要灵活,可以先熟读成诵再作复述,也可以经过熟读粗知课文大意后,先复述故事,最后练习背诵。为了激活学生的想像,在熟读课文过程中,教师可以就故事情节提出某些问题,或要求简答,或引而不发,让学生放开去想,也可以加几句点评。

       二、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提示〕讨论前要先大致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一点社会发展史常识。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结合学过的有关社会发展知识,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培养辩证思维。

       此题可让学生讨论,形式不拘,或全班集中讨论,或分组讨论。前面“问题研究”已对此题所涉及的内容作了初步说明,但仅供教师参考。此题是开放性的,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能自圆其说即可,不要搞统一答案。

       三、本文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练习。

       1.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字。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陶渊明的语言明净如一泓清泉,没有一点杂质,真正做到了将可有可无的字句一概删去,这种语言风格很值得探究。三个小题要学生注意的是作者行文时的省略笔法各不同,只让学生作答是不够的,还要作一点分析,使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1.这是省略句子成分。在不妨碍理解的前提下,省略掉具体的指称,可以使行文简洁、流畅。这种省略不仅文言文中常见,在现代书面语和口语中也常见,只是在文言文中出现得更为频繁罢了。在分析过程中,最好不使用“主语”“宾语”或“施事者”“受事者”之类的概念。

       答案依次是:村人、渔人(可用“他”替代)、渔人、村人、渔人(可用“他”替代)。

       2.这可见作者的剪裁功夫。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作者不正面地详细叙述这一对话过程,却用总叙的方式把它浓缩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里。这种省略方式最能反映出陶渊明的语言风格。

       3.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如此”,是指代语,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四、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试作解释。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不足为外人道也

       设题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读文言文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细究词义,切勿望文生义。答案如下:

       1.交通,这里指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现代汉语中,“交通”是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妻子,这里指妻子及儿女。在现代汉语中,“子”是词尾,无义。

       3.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在现代汉语中,“无论”是表示条件的连词。

       4.不足,不值得。这个意思仍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如“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等。

       教学建议

       本课拟用一个半课时教读。

       由于文章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在此条件下,教师可以凭自己的经验创造出有特色的教法来。下面提几条建议,以供参考:

       一、关于诵读教学

       本文共309字,用中速读一遍约需2.5分钟。假定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已读过两三遍,课上再读七八遍,必能基本成诵。再加上教师及个别学生的示范朗读和检查背诵,课上用于诵读的时间不会超过35分钟。这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基本保证,从长远的眼光看,尤其应该如此,决不容忽视。

       读和讲可以穿插起来进行。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在扫清语言障碍的基础上读得顺畅,主要是字音准确,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并通过多次诵读熟悉故事;(2)对情节作一点分析,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具体地想像出故事的发展过程,能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并牢牢记住文章中所有重要的语句,能读出一点“讲故事”的味道;(3)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能比较熟练地背诵全文。以上是就水平一般的教学班而言,在水平较高的教学班,也无妨先背下来,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二、关于想像力的培养

       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品味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想像来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例如:

       1.渔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

       过去的诗人对此就有不同解释。唐代诗人王维曾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桃源行》)按这种说法,渔人这天并非出来打渔,而是为了欣赏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觉间来到桃花林的。南宋诗人谢枋得的看法与此不同,他写道:“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庆全庵桃花》)这是说,渔人“沿溪行”恰好在溪的下流,桃林中既“落英缤纷”,自然有不少花儿落在水面,随流而下,渔人是在看到这些花瓣后,逆流而上到达桃花林的。这两种说法都有理,不必辨其是非,却也无妨以此引起学生的想像。

       2.渔人何以敢入洞?

       渔人见桃林面积之广(“夹岸数百步”),又是纯一色的桃树(“中无杂树”),为人间所罕有,已有“寻仙”之意;待到行至桃林尽头,发现了“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他以为这是“天外有天”的标志,便决意去追寻光源,满心希望能由此而直达仙境。

       3.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村人为“避秦时乱”而来此,至晋太元中已将近六百年。文中没有提到渔人所说的具体内容,但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可以推知他说的是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为培养学生想像力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不宜过多,更不宜琐碎,要给学生留出自己发挥想像的余地,办法就是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有关资料

       一、参考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

       好了,今天关于“桃花源诗朗读”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桃花源诗朗读”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